海岸带和内陆湖泊区域承载着全球超过70 %的人类活动。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海岸带水环境面临水质下降和富营养化等一系列问题,内陆湖泊正经历剧烈变化,面积萎缩、水质恶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湖泊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卫星遥感具有大尺度、周期性、快速同步获取水体信息的优点,其对大范围水质动态分布与变化的有效监测,有助于弥补常规观测方法的不足。因此,作为一种大面积水环境生态监测的快捷手段,水色遥感在针对海洋及海岸带水体的研究时已经被广泛地利用。由于内陆湖泊面积相对较小,水环境状况复杂,对卫星遥感传感器的时间、空间、光谱、辐射分辨率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致使内陆湖泊水环境卫星定量遥感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随着卫星遥感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湖泊水色定量遥感研究逐步成为国内外湖泊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水色遥感传感器的技术发展,海洋水色遥感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在理论研究、科学应用、技术进步等环节得到了持续的链式发展,并基本实现了大洋Ⅰ类水体水色遥感的业务化应用。在水色卫星遥感传感器发展方面,自1978年第一颗装载有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oastal Zone Color Scanner,CZCS,1978—1986)的水色卫星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发射并得到成功应用以来(Gordon et al.,1983),水色遥感在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海洋水色遥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大批先进的水色遥感传感器被搭载在了卫星平台上,包括美国的the 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 Sensor(SeaWiFS,1997—2010)(O'Reilly et al.,1998),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Terra/Aqua MODIS,1999—present)(Esaias et al.,1998),欧空局的the Medium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ERIS,2002—2012)(Antoine and Morel,1999)。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水色遥感科学和应用的提高与推动,一批新增的国外先进的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也在陆续规划与发射之中,主要有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er Radiometer Suite,VIIRS)(Lee et al.,2006)、第二代海洋水色监视仪(Ocean Colour Monitor,OCM-2)(Barre,Duesmann and Kerr,2008)、地球静止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Ryu et al.,2012)、海洋和陆地颜色仪(Ocean and Land Color Inst rument,OLCI)(Aschbacher and Milagro-Pérez,2012)。这些新型的水色遥感传感器有效延续了传统的水色遥感监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水色遥感传感器的辐射、空间和时间等分辨能力。我国的首颗海洋卫星HY-1A于2002年5月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海洋遥感的新纪元。近几年,我国发射的HY-1B等,同时规划了海洋动力环境(海洋二号,HY-2)卫星、海洋雷达(海洋三号,HY-3)卫星三个系列发展我国的海洋卫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水色遥感的数据源。(www.daowen.com)
然而相比于传统的海洋遥感,湖泊、河口面积相对较小,时空动态变化频次较高,传统的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虽然在光谱分辨率以及信噪比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空间分辨率普遍不高,时间分辨率受到卫星重访周期以及天气因素的限制,故传统的水色遥感传感器在近岸/内陆水体水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仍较为有限。因此,针对湖泊、河口水色/水质遥感,陆地卫星多光谱遥感传感器也得到了应用,如Landsat TM/ETM+、SPOT HRV、CBERS CCD、EO-1 ASTER、HJ-1 CCD等。这些卫星遥感传感器虽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20~30 m),但时间分辨率较低(4~30 d),很难及时监测高动态水体的污染,对整个水质时空动态过程不能形成有效监测,实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马荣华,唐军武和段洪涛,2009)。因此,选择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光学传感器,实现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优势互补,将有效提高湖泊、河口水质遥感监测的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