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德国生活过一年半。要问德国是不是一个宜居的国家,我觉得不是。德国人不管做什么事情进展都非常缓慢。他们总是把“为什么”和“组织会怎样做”挂在嘴边,迟迟不肯采取行动。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日本比德国更有效率,但不知为何德国人最后总是能够拿出令人满意的成果。而且在商品的品质方面,甚至有很多比日本还要好。
所以当德国开始推行工业4.0的时候,德国人思考的问题是“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制造领域战胜美国和中国”。为什么是美国和中国呢?只要对各国的GDP进行一下对比就知道了(图1上)。
图1
日本的课题是什么?
资料:西门子根据The World Data Bank,OECD制作
从过去20年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出现了急速的增长。而从绝对值的增长上来看,美国比中国的增长更为迅猛。
因为在过去20年间,诞生于美国的互联网和数字化在一瞬间就席卷了全球。德国对于如何让自身的强项制造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且成立了几个数字化项目。工业4.0就是其中之一。(www.daowen.com)
在对比日本与德国时,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图表——从劳动时间看购买力平价GDP(图1)。这是用劳动人口与平均劳动时间除以GDP计算出的数据,简单说就是每个人每小时能够创造多少财富。从这个图表上可以看出,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中,日本仅高于韩国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而处于第一位的德国这一数值是日本的大约1.5倍。也就是说,假设日本人工作1小时赚100日元,那么德国人同样的劳动时间就能赚150日元。
德国的一切都实现了标准化。因此任何事情都有固定的规则,绝对不会因为特殊情况而有特殊的改变。但是对于日本来说,任何事情都可以特事特办和随机应变,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所以日本在非常宜居的同时,也会产生出大量的无用功。生产效率低下自然在所难免。
虽然德国人以赶中超美为目标,但却并不打算靠延长劳动时间这个办法。下午五点下班,回家陪孩子玩或者放松一下对德国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为了不延长劳动时间,德国举国上下采取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化制度,通过彻底的消除无用功来提高效率。工业4.0就是这一举措的产物。
同时,德国并不急于实现工业4.0。他们在进行许多研究之后,提出了“未来还需要20年的发展时间”“这项变革需要30年”之类很理智的目标。因为要想改变一个国家的体质,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且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花费一些时间也是在所难免的。
德国人毕竟是能够花上600年的时间,用石头一点一点建成教会的民族。这种严谨且坚持的作风也可以说是德国的国民性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