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学科中心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缺陷,人们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意见,形成了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观。
1.适应性课程[4]
未来社会不断加快的变化与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课程模式——适应性课程。其特点是课程本身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采纳以未来为导向的动态的学习资料,取代传统课程中以过去为指向的静态的学习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适应性课程认为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核心,倡导通过该理论核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一课程模式不仅有助于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性,也有助于随时纳入新的信息与材料。
2.一体化课程(www.daowen.com)
一体化课程是针对传统的分科课程体系而提出来的。它认为,如果传统的工业社会需要学校教育提供分科课程的话,那么现代社会需要一种一体化的课程。它强调专业领域的联系性,强调不同的专业研究围绕着一个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核心。一体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社会与变革性社会中所必备的基本科技素养,终其一生随时准备扩展技术和理解的能力与意愿;第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素养;第三,运用现代语言工作的能力;第四,审美的和文化的素养。
3.关切型课程
关切型课程是在批评传统课程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传统学校忽视了对艺术、人际、情感、具体思维、行动等其他能力的开发,导致忽略了激发学生参与人类生活的动机,为此需要一种能发挥人类热情、关切和责任感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不能适应禀赋、兴趣各异的学生各自的不同需要,导致普遍的学习被动性和大量的学业失败,形成了学校很沉重的负担。因此,只有使学生专注于所学习的内容,才能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学习。这些都要求以关切为核心组织学校的课程内容,这样有助于克服传统课程的不足。
以关切为核心组织的课程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自我的关切;对亲近的人的关切;对陌生人和相距较远的他人的关切;对动物、植物和环境的关切;对人造世界的关切;对思想的关切。无论是哪方面的关切都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可以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关切型课程力图根据学生能力的多样性来制订不同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培养,是对传统的认知型课程的有力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