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近代德国教育理论发展水平的是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体系。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德国和欧美各国的中学教育,尤其是对古典中学的教育影响很大。赫尔巴特学派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赫尔巴特(1776—1841)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一个法官的家庭,曾任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教授,主持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赫尔巴特根据他的教育原理创办教育研究所培养教师,训练出大批校长和督学,受到当时政府的极大重视,普鲁士政府便任命他担任皇家考试委员会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
赫尔巴特的社会政治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当时的历史情况,他极力主张维护现存的社会秩序。也就是说,他希望在不破坏和不根本改变德国当时社会秩序中求得某些改革。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他的这种社会政治观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管理、教学和德育。在管理部分,他提出了纪律问题。他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满足于管理而不顾到教育,这是对心智的压迫;教育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即儿童本身也不认为是教育。此外,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1]他提出了威吓、监督、命令、禁止和惩罚等管理的方法,对待学生采取严酷的态度,很少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赫尔巴特之所以重视管理,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儿童有一种“不驯服的烈性”,它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对儿童必须自幼加以管理,使之在儿童时期就能够克服他的烈性,“造成一种守秩序的精神”。赫尔巴特的德育论主要是论述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问题。他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观念是最根本的要素,人的一切心理过程——情绪、意志、思维、想象等,都不过是观念的变形。人们用这些观念来调节个人意志和社会冲突,就能使自己成为服从既定法制的、有美德的人。根据这个理论,他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拥护普鲁士君主制度的“具有完美德性的人”。
如果说在赫尔巴特的管理论和德育论中消极的东西比较多的话,那么他的教学理论在教育史上却是起了积极作用的。第一,他阐明了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要求将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他提出,观念(idea)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观念的聚集和分散的活动,因此,心理学就是研究观念的形成及其运动的科学。赫尔巴特曾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等人的影响,他把莱布尼茨的统觉观念应用到他的教育学中,认为观念有同化作用。人们心灵中已有的旧观念可以同化、吸收新的观念,使自己的观念得到补充、丰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念,这个过程被称为统觉。他认为,统觉作用就是利用已有的观念吸收新的观念并构成统觉团,统觉团越丰富,越系统化,就越能吸收新知识。教学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因此,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就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意识阈中;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唤起意识阈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2]赫尔巴特毕生致力于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伟大尝试,开辟了教学论发展的新道路,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养多方面兴趣的要求。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多方面的兴趣。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另一类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赫尔巴特以多方面兴趣为基础建立广泛的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自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主体的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以来,历经几个世纪,直到赫尔巴特提出了比较广泛的课程体系之后,各国才形成了比较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普通教育课程体系。当代世界各国历经多次改革之后的现行普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本类型,都还是赫尔巴特当年提出来的,可见其影响深远。同时,他认为在教学中应追求实质,即必须使学生学习有“实际用处”的知识,而获得这种知识的本身就包含着能力训练的作用,因而又形成了“实质训练说”。
第三,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所谓“专心”,就是深入钻研学习材料,力求清晰地认识个别的事物,学生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所谓“审思”,是指深入理解和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相互联合形成统一的东西。由此就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明了(清楚)。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清楚、明了地感知新教材,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专心活动中,兴趣为注意阶段。方法则采用叙述教学(或称单纯提示的教学),教师通过实物的观察、图片的演示、简练而清晰的讲述、提示新教材,让学生在保持注意力集中的同时观察、感知、分析每一个单一的感知对象,获得明晰的观念。第二阶段,联合(联想)。这个阶段主要是把新获得的观念与旧有的观念联系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这时儿童的心理处于动态的专心活动中,兴趣为期待阶段。方法则采用分析教学,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唤起其已有的观念,使之与新观念建立联系。第三阶段,系统。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概括、做出结论,使之概念化、系统化,并纳入原有的知识系列,以形成组织严密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时儿童的心理处于静态的审思活动中,兴趣则处于探求阶段。教学上采用综合方法。第四阶段,方法。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通过独立作业,或按教师的指示进行改正作业等练习,把系统化了的知识应用到“个别情况”中去,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时儿童的心理已进入动态的审思活动中,兴趣正处于行动阶段。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教学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为教育心理学化和教育科学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教学阶段理论存在其所固有的机械论倾向的弊端。(www.daowen.com)
第四,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把教育和教学的关系看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儿童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教学则是儿童获取系统知识、形成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有教育作用,教师应当寓教育于教学。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3]简而言之,就是应该“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4]据此,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根本途径。这一点,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赫尔巴特揭示了这一原理,使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深化”了。在他以前,教育家们通常把德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赫尔巴特首次揭示了教育和教学的内在本质联系,使德育获得了坚实基础,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
第五,赫尔巴特强调了教学中系统化和直观的观念形成的价值和必要性。他在重视古典教养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意义。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是一种闭门读书的教学理论,其教学是一种从观念到观念的教学,甚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忽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引导儿童活动;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儿童能力的培养。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总体上反映了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特点:既有进步的一面,亦不乏保守的一面。他明确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并试图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教育学理论,是近代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山之祖。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重大影响,19世纪中叶以后,欧美许多国家都以他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形成所谓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重视课程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建设,其特点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分科教学,系统传授各种基本文化知识,注重强制性的纪律和教师的权威作用。因此,赫尔巴特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杜威称其心理学是“教师心理学”,而不是“儿童心理学”。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德国受到重视,并形成了以齐勒尔、斯托伊和赖因为代表人物的赫尔巴特学派。通过建立协会、出版著作和发行刊物,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说很快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一种对后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到19世纪90年代,赫尔巴特学派运动的中心开始由德国移向美国,其代表人物是曾经在德国留学的德·加谟、麦克默里兄弟以及哈里斯等。1892年,他们成立“赫尔巴特俱乐部”(后几经改名,1902年改名为“全国教育研究会”),翻译出版赫尔巴特的著作和阐述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的论著,使得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成了美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日本为媒介传入中国。可以说,最早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西方教育理论就是赫尔巴特以及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尤其是在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之上发展起来的“五段教学法”曾对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对于当时中国的废科举和兴学堂以及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育学说曾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