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法国的各级教育仍在天主教会的控制下。18世纪,法国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向法国封建的社会制度和教育制度发起了挑战。18世纪中后期成为法国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18世纪末,法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第三次大决战,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也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国家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和反对农奴制的斗争,还改变了法国的教育。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虽然进行得晚,但比较彻底,舆论准备也比较充分。它“是完全抛开宗教外衣、在毫不掩饰的政治战线上作战的首次起义;这也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彻底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1]。
在大革命中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个党派,提出了许多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教育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制宪议会时期由君主立宪派提出的《塔力兰方案》,立法议会时期由吉伦特派提出的《孔多塞方案》,国民公会时期由雅各宾派提出的《雷佩尔提方案》等。其目的都是想改革封建的旧教育,使教育为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服务,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力工具。(www.daowen.com)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法国学校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是以广泛深入的教育改革为开端的。在教育体制方面,建立起了具有法国特色的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新政府。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拿破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相一致。为此,他采取与天主教会“和解”的政策,以利用教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把教育的领导权、监督权直接交给中央最高层,由他们设立帝国大学和教育总监。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全法国被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内的各级学校,以确保资产阶级对教育的直接管理,捍卫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法国的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自拿破仑时代形成后,延续了近两个世纪之久,对法国的国民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法国教育在领导体制上的显著特点,至今影响犹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