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对一些记者说,我只是个孩子,请你们保护、尊重我,不要把它当作新闻写出去。可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成为人们的谈资。”这是辽宁高分考生刘丁宁在公开信中的一段话。曾因种种原因从香港大学退学,刘丁宁选择了复读,结果再次考出辽宁文科最高分,因而被网友戏称为“卫冕状元”。但从那以后,她再也无法躲开镜头与话筒的追逐,一直生活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是个多么有才情与诗性的孩子,只想安安静静地成长,不希望被人认识。就像她所说的一样,自己“只是一棵向日葵,连瓜子都没长出来呢”,大家可不要把她炒焦了。但一段充满戏剧冲突的人生,再加上高考“状元”的头衔,注定让她无法宁静。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焦躁、急进、无法松弛、根本淡定不下来的社会语境里,炒作刘丁宁,把她无限放大,显然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唯独忘了她还是个孩子,而且是一个有着独立主张、内心既强大又脆弱的孩子。我们根本没有顾及她的感受,不停地喧哗与骚动,无节制地索取集聚在她身上的巨大注意力。刘丁宁所遭遇到的难堪也是整个高分考生群体的尴尬,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陋习”。只要高考成绩一公布,从媒体到公众,都会不自觉地去搜寻“状元”,随时进出与打断他们的生活,消费关于他们的一切信息与细节。
还高分考生一片宁静,媒体需要有这样的操守。但曝光他们,想从注意力中分杯羹的,又岂止媒体一家。没有内部人士的鼎力相助,媒体又怎能先于考生拿到高分考生名单?没有学校的大张旗鼓,记者又怎能顺利地把那些青涩的“状元”推到公众面前,进行细致地“拆解”?没有家长的默许,所有关于他们的报道与图片又怎能突破隐私权的“封锁”,被浓墨重彩地加以传播?
其实,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学校漏夜悬挂的横幅、张贴的喜报,又何尝不是“炒作”?只不过它们的辐射面、影响力没有报纸、电视、网络那么大而已。高考成绩不错,学校确实应该兴奋,但没必要广而告之,让走过路过的人都没法错过。这里面有没有抢生源、抓经济、炫政绩的意图,谁都说不清。可以肯定的是,在因高考而衍生出来的利益链上,绝不仅有媒体一家。(www.daowen.com)
正是高分考生让媒体卖了版面、镜头与点击率,学校则声名鹊起、大红大紫,家长也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虚荣心满足。这种共赢的诱惑,显然没有哪一方会轻易拒绝。于是,在高考这场“年度教育大戏”中,媒体经常发扬“狗仔”精神,学校习惯性地成了“爆料人”,而家长则很好地充当了“配角”,让“状元”传播从校门口走向了更大的平台。所以,表面上是媒体在炒作高分考生,实际上却是全社会的“合谋”。
这中间最应该被珍视的考生本人,恰恰最容易被忽视、被遗忘和被损害,他们像个提线木偶一样任人摆布,失去了自由而宁静的天空。刘丁宁是个敏感的孩子,她只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精心书写生命的每一笔。所以,她才会起而抗争,对舆论的喧嚣大声说“不”。这不是一个很大、很高的要求,却振聋发聩,全社会都应该对年复一年、低俗的“状元炒作”之风进行深刻反思。
多么希望公众窥探高分考生的欲望不那么强烈,多么希望媒体少一些迎合、多一些引导,多么希望学校真的能沉下心来关注学生的发展,多么希望家长能把一些虚荣心置之度外,从而为“刘丁宁们”真正营造出一方宁静,为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张帆蓄力。
2014年7月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