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神考题再现,让教育回归正轨

神考题再现,让教育回归正轨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到期末,大学生在紧张复习备考的时候,网络上也不断爆出一些高校五花八门、令人“脑洞”大开的“神考题”。再看看网上爆出的部分“神考题”,它们就是靠“毁三观”、靠粗鄙化、靠重口味成为瞩目焦点,不仅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教育意义,反而助长了校园内庸俗文化的流行。我们呼唤多一些紧扣主题、构思巧妙、简洁明了、充满高雅趣味且不为难学生的“神考题”。

神考题再现,让教育回归正轨

又到期末,大学生在紧张复习备考的时候,网络上也不断爆出一些高校五花八门、令人“脑洞”大开的“神考题”。

“为什么饮料瓶一般是圆的,而牛奶瓶一般是方的”,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的一道试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古代文学鉴赏与应用”课老师则要求学生就“小偷偷偷偷东西”,对出下联;而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性文明与性健康”这一课程的期末试卷,压轴题竟为“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由于这些考题或出人意表,或鲜辣刺激,或近似脑筋急转弯,或紧贴社会热点,因此总能抓住考生和网友的眼球,有人赞有人弹。

期末考试弄得轻松一些,好玩一些,更接地气一些,本没有错。更何况,那些不循常理、不按套路的试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大学生对社会、人生、文化、爱情等方面的习得与思考。以“神考题”来称呼它们,本身就饱含了某种嘉许和鼓励,希望能以类似的内容或形式创新,给学期行将结束时的那场考试带去一股清新之风,改变死记硬背、临阵磨枪的应试局面。

然而,一些“神考题”溜出了书本和课堂,将学生置于新情境和新材料中,给他们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往往容易跑偏,失去节制,忘了命题的初衷,忘了它必须承载教育评价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考试,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提出什么样的设问都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必须落到知识点的巩固上,而不能怎么吸睛、怎么花哨、怎么热闹怎么来。

撇开伦理道德不讲,“如何看待大学生约炮”这是一道信度和效度不高的试题。考试不是匿名问卷调查,有多少大学生会冒着被批评、失分的风险举双手赞成?所以,用它来考查学生的心理结构或能力,明显失当。在此基础上,激发他们认真地思考与分析,并内化成为自己的一种价值判断,更是无从谈起。如果试题的情景材料以及相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表现出相应的行为,不能为评价他们的能力提供参考,它就不是一道好试题。(www.daowen.com)

尽管考卷和试题不是课本或教材,但它们仍然有不可小觑的育人功能。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定型期,一些高雅、向上的试题会给这些青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之,无厘头甚至滑向低俗的试题却容易败坏他们的胃口。再看看网上爆出的部分“神考题”,它们就是靠“毁三观”、靠粗鄙化、靠重口味成为瞩目焦点,不仅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教育意义,反而助长了校园内庸俗文化的流行。

把那些雷人的甚至走火入魔的试题赶出考试,不标新立异,不耸人听闻,是每所学校、每名教师都该有的自省与自觉。我们呼唤多一些紧扣主题、构思巧妙、简洁明了、充满高雅趣味且不为难学生的“神考题”。这不仅是考风的问题,还关乎学风和教风。

2015年1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