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何○和×不能共存的原因

为何○和×不能共存的原因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沪上小学近日全面启动了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闸北有一所小学规定,教师批改课堂作业要用“O”替代“×”来标示作业的错误。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用已知探索未知的兴趣、思维和方法,告知学生世界的多样性而不是唯一性,批改课堂作业用“O”替代“×”,正是教育非唯一性思想的体现。暂且看一看吧,用“O”替代“×”,能给闸北那所小学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为何○和×不能共存的原因

“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有个最明显的特点:一说什么东西好就全是优点,一说什么东西不好就全是问题。近日,媒体关于批改作业打“O”还是打“×”的讨论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沪上小学近日全面启动了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闸北有一所小学规定,教师批改课堂作业要用“O”替代“×”来标示作业的错误。这与长期以来公众所习惯的用“×”表示错误、“O”表示学生订正过关产生了矛盾,不免引来大家的一些口水,赞赏与质疑的都有。

赞赏者认为,这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一项重要改革。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用已知探索未知的兴趣、思维和方法,告知学生世界的多样性而不是唯一性,批改课堂作业用“O”替代“×”,正是教育非唯一性思想的体现。而质疑者则反问,教师要不要培养学生面对自己错误的勇气?这样的规定是在搞一种“符号游戏”,是没事找事。如果把这个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比改符号更实在,也更有意义。

必须承认,对立双方的观点说得都有些道理,但它们的偏狭也不言而喻。学校教育最大的现实就是它的复杂性。以作业为例,有些答案是开放的,而有些则是恒定不变的。一律用“O”固然可以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增加答案的多样性,但它也会把一些简单的是非判断弄复杂了;而全部用“×”当然也不可取,很多孩子都曾被老师猩红的“×”吓到了,并就此停止了灵感的喷涌。

按照法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的观点,这场讨论中的所有正方与反方都属于典型的垂直思维,即思考问题只会一条道路走到黑。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就是制造出诸多的片面正确性以及价值混乱,远离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批改作业没有讨论者说得那么复杂,无论是“O”还是“×”,它们都不是教育创新的开关;批改作业又远比讨论者说得还复杂,因为有时需要“O”登场,有时又需要“×”坚守。

批改作业看似简单,实质上却蕴含着师生双方信息传递、动态转换、共同生成以及价值认同的过程。有人的参与,就注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一律打“O”或打“×”都有把问题简单化的趋向,没有立足学科的特点,更没有把教师和学生当作一个丰富的、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发展可能的生命个体来看待。所以,这样的“O”或“×”虽然清晰,却很苍白与刻板,它把意外与惊喜、创造和发现都排除在教育之外了。(www.daowen.com)

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了,是聪明人的做法。但用在教育上,也会把我们带进理性主义的泥沼,使我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总会不自觉地走向唯一性、因果性、确定性和简单性,而且喜欢用排他的手段来争取教育的话语权。反映在作业批改上,无论是“O”的僭越,还是“×”的抵抗,说白了都是这种思想的发酵。

我很好奇,批改学生的作业,倘若没有符号或自创一些符号,又会怎样?肯定不会捅破天,也不会乱了课堂教学,毕竟符号是死的,老师是活的。怎么批改作业、用什么样的符号批改,可以指导,但绝不能硬性规定。林语堂东吴大学教书时,根据学生的“面相”打分,我们做不到,但把作业批改权还给教师是起码的,别动不动附加这个要求、那个规定。

对于一项方向没有大错的教育改革,既不捧杀也不棒杀,需要我们兼容并包的思想以及持正的立场。暂且看一看吧,用“O”替代“×”,能给闸北那所小学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2013年10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