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改革需呵护,而非责难与抹黑

教育改革需呵护,而非责难与抹黑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那些我们不敢尝试或无法尝试的教育改革,比较好的姿态是拉开距离,静观其变,多一点掌声,少一些臆测,多一点建议,少一些质疑,千万不要以责难为能事、以抹黑为乐。

教育改革需呵护,而非责难与抹黑

我不知道,随着争议的不断升级与扩大,山东聊城市那所学校还能不能把教学改革坚持下去,因为它正处于舆论的风暴眼。

从2013年起,聊城市嘉明第一实验小学就开始尝试数学教学改革。学校招收两个班作为试点,取消了一二年级的数学课,转而补充朗诵、国学书法课程。目前,该校已有24个班取消了数学课。校长李志猛本身就是一名数学教师,他坚持认为,数学是门需要逻辑的课程,而低年级的孩子记忆力好、逻辑性差。再说,小学数学知识点不多,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

如果我们相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对于一项刚刚起步、才探索了两年的教学改革,下任何判断或结论都为时尚早。但舆论关于“废立”数学课的激烈争论,诸如“是创新还是任性”“请三思而后行”“不能校长说了算”等,已经让学校失去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无法“有容乃大”,也无法“宁静致远”。往后的日子里,他们的改革将会在放大镜下前行,将面临五花八门的挑刺与诘难,不得不瞻前顾后、小心行事。

其实,取消一二年级数学课,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或相关法律法规,那么它就应该作为一项办学自主权得到必要的尊重,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给予细心的呵护。对于我国的教育来说,从来不缺守成者,而是缺冲锋者,不缺坐而论道者,而是缺起而行之者,不缺批评的声音,而是缺理解与支持的目光。改革的胆子越大、步子越快,用鲁迅的话来说,更需要周围的人“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中国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有时候,让教育改革倒退甚至夭折的,绝不是所谓的“体制桎梏”,而恰恰是普罗大众的不耐心与不宽容,是那永不消停的舆论质疑。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但不容试错的滔天口水常常压得那些锐意进取的学校和教师透不过气来。他们可以忍受独行的寂寞,却容易在围观的喧嚣中败下阵来,他们可以带着体制的镣铐跳舞,却总是不知不觉地被“捧杀”或“棒杀”。(www.daowen.com)

总算有些明白,为什么时下有那么多教育教学改革无法大张旗鼓地进行,为什么有些学校连做好事、做正确的事也藏着掖着,好像见不得光一样?他们生怕被舆论这柄“双刃剑”搅浑了一池春水,转晕了方向,再也不能坚定地出发。尤其是像数学这样所谓的“主课”,它的废与立、增或减总是让那些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充满了焦虑。“关心则乱”,风暴中哪里还找得到一片香草的天空?

一所小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砍掉一二年级数学课,即便这样的改革暂时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至少也应该为他们“吃螃蟹者”的勇气与胆识喝彩。更何况,我们还没计算孩子在语言表达文化积累、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账”。虽不能说“丢了芝麻,捡了西瓜”,但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退一万步说,从三年级开始“恶补”数学,又能落后多少?会差到哪里?

面对那些我们不敢尝试或无法尝试的教育改革,比较好的姿态是拉开距离,静观其变,多一点掌声,少一些臆测,多一点建议,少一些质疑,千万不要以责难为能事、以抹黑为乐。让改革者能继续心无旁骛地前行,把对与错、是与非都交给时间来证明,不是更好吗?

2015年10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