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跟着课本游绍兴”只是一句广告词而已,不曾想,真有一些学校、一群师生不远万里赶过来开课讲学。
最近,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的300多名师生来到了绍兴。在充满离愁别绪的沈园里,一名老师给学生讲解了陆游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凤》。而在鲁迅故居,他们的第一课则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带队老师介绍说,实施新课改后,北京的学校每年都会抽出十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前往各地游学。而绍兴名家遍地、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正是很多学校心仪的游学目的地之一。
我不知道,在沈园的粉墙黛瓦间吟诵“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会有什么样的况味?也不知道,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蜂,还有那长妈妈、高而瘦的先生会不会突然就窜入学生们的梦里?但我知道,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在景致与文字之间随意徜徉,一定非常好玩。对于那些年轻而躁动的灵魂来说,能从没有市声的课本里逸出,混入这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他们肯定幸福死了。
新课改与其说是“新”,不如说是“旧”;与其说是推倒重来,不如说是把根留住,恢复那些已经被我们遗忘或抛弃的优良育人传统。譬如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从为人师表到诲人不倦,从教学相长到知行合一,莫不如此。或许我们无法再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动人场景,但让学生从“有字之书”的学习适当地转向“无字之书”的实践,将两者结合起来,这可以有也应该有。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是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只有与自然、生活亲密接触,人才会打开所有的感官,调动心灵去体会、揣摩个中滋味。旅途中的见闻比编排在课本里的文字更直观、更立体,某种程度上,它们还是活的、有情绪的、能与人互动的。所以,在路上永远比在课堂里有魅力,而把课堂放在路上,边走边学,走走学学,那是再好不过了。(www.daowen.com)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走不出校园,被呆板的教学禁锢得死死的,不全是因为评价制度等客观因素,而是内心里少了一点变革、创新的冲动。带着300多个孩子,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绍兴,得筹谋多长时间、下多大决心啊!只要产生一丝怕麻烦、怕担风险的念头,就只能退回教室里,像以往一样照本宣科。这是变化最小、生成最少,却也是最省力、最没有“后顾之忧”的一种知识传授形式了。但那些敏感、求知若渴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也就失去了一个“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的机会。
事实上,如果我们的课程改革无法提供学生类似的求知体验与人生历练,将他们从符号世界中解放出来,拉回到滚滚红尘里,那么再多的成绩与荣誉都难以服众。因为它始终走不出“圈养”的窠臼,也不会让课堂变得与众不同,成为学生一辈子的记忆。
我们应该为家门口有杭州、宁波、绍兴等文化名城而庆幸,为近现代史上诞生了那么多浙籍名家而自豪,但似乎也得追问一句:这些身边的、弥足珍贵的资源有没有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最生动的注脚?成为课程改革最有力的推手?别让“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再次上演,别眼睁睁地看着人来人往徒唤奈何。
2016年5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