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取消奖学金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就

取消奖学金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就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没有钱的奖学金到手之后,大学生还能不能收获同样的喜悦与欢欣?在取消奖金的同时,苏州大学增加了出国交流基金以及助学金额。与助学金、贷学金等侧重保障功能不同,奖学金着眼于奖优,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回想学生时代,不少人都有为冲刺奖学金而奋起的经历,有摘取荣誉后的狂喜,有名落孙山时的自责……向出类拔萃之人提供奖教金、奖学金,其实是一种要约。

取消奖学金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就

套用那句广告词,不一样的配方,是否还有熟悉的味道?当没有钱的奖学金到手之后,大学生还能不能收获同样的喜悦与欢欣?

近日,苏州大学有学生发网帖称,获得了2014—2015学年度的“学习优秀一等奖”,但奖金数额却是象征性的1元钱。原来,该校出台了新规,凡综合奖、学习优秀奖、卓越创新奖和专项奖等,均不再设立奖励金额,仅颁发荣誉证书。在取消奖金的同时,苏州大学增加了出国交流基金以及助学金额。学校教师认为,此项改革主要是倡导学生不要“以获得奖金”作为求学的目标。

大概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依托奖金制度建立起来的教学激励并不长效,因为它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即随着整个物价水平居民收入的提升,金钱的刺激作用愈来愈小。而更让人担心的则是,它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扭曲一部分学生做学问的动机,趋向急功近利,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诸多背离学术道德和不良竞争现象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让奖学金“空心化”,把“学”与“金”分离开来,有助于重建大学校园里教与学的秩序。

不过话说回来,什么叫奖学金?顾名思义,就是用额度不等的金钱来对学生取得的学业成果所实施的一种奖励。与助学金、贷学金等侧重保障功能不同,奖学金着眼于奖优,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说白了,就是让优秀的学生“名利双收”。回想学生时代,不少人都有为冲刺奖学金而奋起的经历,有摘取荣誉后的狂喜,有名落孙山时的自责……那些美妙的内心体验,几乎构成了学习的全部“原动力”。

没有金钱的干扰,的确能使学习变得更加纯粹,但它不一定会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奖学金设立的初衷就是寄希望于外部调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潜能,它承认绝大多数人都是物质的存在,校园里还有很多不知“所学为何”的学生。在他们找不到“心的方向”、对学习兴味索然时,需要依靠外力来推一把,靠短期的目标来强刺激一下,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www.daowen.com)

浙江大学的“心平奖教金”已经达到了百万元,而在争夺内地“高考状元”时,港澳地区高校也会动辄使出高额奖学金的“杀手锏”。难道这些优秀的师生个个都是唯利是图者,难道这些高校只懂得悬赏与犒劳?向出类拔萃之人提供奖教金、奖学金,其实是一种要约。毕竟,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他们是受各方青睐的稀缺资源,值得为这种优秀的“投入品”支付相对高昂的价格,它与低俗、利诱、金钱至上等无关。

我不反对去物质化的“奖学”,但怀疑它能否走得更远;我也不反对让学习的目标变得更高尚一些,譬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但奔着奖金去,至少不像有些人说得那么糟糕。更何况,虽然只附带了区区1元的奖励,但荣誉背后可能有诸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利益,无非它们以非金钱的形式呈现罢了。所以,我们也千万别高估这样的“奖学”会有多少道德优越性。

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但存在了几十年,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奖学金制度可能需要变革,但我们也别忘了它曾福泽过多少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让他们有尊严、有荣耀地完成了大学这段“镀金”生涯。

2015年12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