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什么我们应关注缺席者?

为什么我们应关注缺席者?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细心的人发现,这份榜单也有些“小意外”:一是部分学校名不见经传,很多甚至闻所未闻的高中迅速崛起;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个别传统名校却意外“落榜”。这回有个别名校“落榜”,也坐实了人们的一些猜测。输了起跑,甚至走过一段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以落榜为耻,还自诩所谓的“个性”或“坚持”,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执迷不悔地前行,从而让学校失去一个“二次创业”或“改革再出发”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应关注缺席者?

作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措施之一以及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向社会公布了首批32所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从全省569所普高里脱颖而出,它们可谓是“百里挑一”。然而,细心的人发现,这份榜单也有些“小意外”:一是部分学校名不见经传,很多甚至闻所未闻的高中迅速崛起;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个别传统名校却意外“落榜”。

作为“缺席者”而受关注,说穿了,是人们的一种潜意识作祟。教育改革从坐拥诸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名校起步,这不仅是名校的责任,也使其更具有了先发优势。因为名校成就了一大批名校长和名教师,他们本该引领这场新世纪最重大的教育变革,改变高中“千校一面”的现状,从关注考试成绩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然而实际上有些人却没有这样的担当,成为“落跑者”的标杆。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打的是一场“攻坚战”,它不是搞修修补补、锦上添花。所以,对于一向以高考升学见长的传统名校来说,建立基于发展而不是选拔、基于学生一生而不是高中三年的办学质量观,无异于向自己开刀。很多人直言,升学率越是高的名校,推进课程改革的阻力也就越大。这回有个别名校“落榜”,也坐实了人们的一些猜测。无论什么原因,至少在通向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这些学校仍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无非也就是一校之私、一己之利。害怕在课程改革里“陷”得越深,以后在考试、升学上就会“掉”得越快;害怕在考试、升学上“掉”得越快,将来学校的招生、福利等就会“亏”得越多。有些名校并非不知道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它们就愿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还时不时拿“接地气”、“为学生着想”等做挡箭牌,把利己主义思想渗入到了教育的骨髓之中。

必须承认,在这个价值多元的年代,“教育该往哪里去”永远存在着官方与民间、学者与家长、公开发言与私下议论之间的不同判断,处在夹缝间的学校有时确实很为难。而那些落榜的名校恰恰忘了自己应该弥合这种分歧,通过改革来扭转唯知识传授、唯考试、唯升学这样“一边倒”的教育生态,为那些与传统教育格格不入的学生创造成才的机会,为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做些坚持。(www.daowen.com)

因为这份特色示范榜单,我们关注缺席了的名校,不是为了道德审判,而是希望它们能有所顿悟,能换一种思维方式,把“优质且多样化地培养学生”这样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输了起跑,甚至走过一段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以落榜为耻,还自诩所谓的“个性”或“坚持”,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执迷不悔地前行,从而让学校失去一个“二次创业”或“改革再出发”的机会。

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名校不缺天时地利,关键是人和,要把所有教师的思想统一到省教育厅的部署上来,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课改的社会氛围。现在该到放下架子、虚心学习、迎头赶上的时候了,否则,再过去二三年,不仅会被后起之秀甩开距离,更会被一些锐意进取、大胆改革的学校实现“弯道超越”。

到那时,还在课程改革边缘游走或彷徨的那些名校,我不知道,还能靠什么“扬名立万”?

2014年4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