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更名并非什么新鲜事,通常都是怎么好听、醒目、“高大上”,就怎么来,很少有往低处走的。
这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前不久就出了这么一招,结果犯了“众怒”。有个别大四学生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学院在他们临近毕业时提出修改专业名称,将广播电视新闻学(财经方向)更改为广播电视新闻学,理由是拓宽就业范围,方便就业。但学生们对此却并不认可,他们表示,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时,就是觉得它很有针对性、有特色,名称一改,反而会影响他们找工作。
人们常说“追名逐利”,寓意先有“名”后有“利”。确实,作为一种符号资源,名号历来是利益攸关者博弈的对象。一般来说,谁占据了这种资源,就可以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因为它的改与不改、怎么样改、改成什么,都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积极适应,都是对既定事实的主动接纳,有利于整合社会的各种观念以及心理期待,从而增强其资源获得和生存能力。
所以,只要合规合法,更名不是什么坏事,尤其对于教育这种需要寻找更多资源支撑的行业来说,如果能换取更高的社会认可度、更大的办学效益,又何乐而不为?但大学不仅求“利”,更要讲“理”。这个“理”就是自诞生伊始,高等教育一直在摸索与依循的发展规律。如果专业更名有“利”驱使,那么如何将它打造成名实相符、社会迫切需求且让师生从中受益的专业就是“理”。
诚如部分学生所言,与同处一省的郑州大学与河南大学相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新闻专业没有任何优势可言。4 年前,把它定位为财经方向,既是该校最大的看点,又是最大的卖点。彼时,为什么就不考虑方便就业的问题?恐怕是想着先用热点与兴奋点扩大专业影响面,把家长的目光吸引过来、把学生招收进校再说。当然,有这样的小心思也不足为怪,但不能见“利”忘“理”、有名无实。(www.daowen.com)
我们诟病一些学校患上了“更名强迫症”,绝不是想阻止它们进步,而是反对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既然把财经当成专业建设的一个主打方向,那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做下去,从培养目标到师资安排、从课程开发到教学调整等,都得有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用时间来慢慢积累这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特的过程。任何朝令夕改或朝三暮四的做法,只能自证其青涩与粗疏。
虽然不知道学生们有没有掌握财经特色的新闻传播技能,但从他们对专业更名的焦虑来分析,可能在讲究辨识度的人才市场里,财经仍是当下一个烫金的标签、不错的炒作题材。学校这时候的更名,无异于砸人饭碗。
教育是一种后验性商品,只有用过之后才知道它的真假好坏,因此真实可靠的信息是很重要的参考。选择专业如此,招聘毕业生也是这样。在名号上做文章、打擦边球,蒙得了一时,蒙不了一世。不抓内功,反而汲汲于此,显得太小家子气。
2016年5月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