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趣味教育,助益无边-教育,它是个难题

趣味教育,助益无边-教育,它是个难题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欣赏节目里“父亲角色”的回归,也有人爱听宝贝们的萌语、爱看他们的萌态,而打动我的则是那温馨的“成长”主题。他们也希望孩子劳逸结合,但面对中高考的压力,“逼”着孩子上没有任何兴趣可言的兴趣班,几乎成了不二的选择。仅从调整与休息上去理解学生假期的意义,不得不说有些偏狭。

趣味教育,助益无边-教育,它是个难题

前一段时间最火的综艺节目当属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有人欣赏节目里“父亲角色”的回归,也有人爱听宝贝们的萌语、爱看他们的萌态,而打动我的则是那温馨的“成长”主题。在偏僻甚至有点恶劣的环境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节目组设置了很多好玩的游戏让亲子间互动,然后那几个爱哭的孩子开始熟悉乡村的味道,慢慢地长大。

这里有一个教育最基本的命题,那就是“玩中学、学中玩”。玩是儿童最大的天性,也是最贴近学习的内容之一。天真烂漫的嬉戏里蕴含着认知与创造,个体容易从中获得满足、成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才有人说,玩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加以恰当的引导,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潜能,把“好玩”转变成“好学”。

然而,并非所有的家长都能理解这一点,特别是寒假即将来临,假期短、聚会多、学业忙,是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还是接着上各种辅导班、培训班或学习班,一些父母很纠结。他们也希望孩子劳逸结合,但面对中高考压力,“逼”着孩子上没有任何兴趣可言的兴趣班,几乎成了不二的选择。

仅从调整与休息上去理解学生假期的意义,不得不说有些偏狭。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家长把玩当成了学习的对立面。让孩子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与大自然,其实是转换了一种学习方式。正所谓“玩得有意义就是学,学得有趣就是玩”,课堂上学的是间接经验,而在课外则可以收获更多感官体验。老师嘴里那株千娇百媚的玫瑰,只有捧在手里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才真实与立体。(www.daowen.com)

更何况,为应付考试,我们的课堂充斥了太多的知识点教学,不仅照本宣科,而且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传递和体验。那么呆板的学习又怎能勾起孩子的求知欲,怎能完成一个所谓生动活泼“全人”的塑造?而在变幻万千的社会与大自然里,他们不再被“圈养”,翻身成为主人,拥有了发展兴趣、创造方法以及探索认知的一切可能性。

记不起哪位名人曾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家长们既要懂得尊重,又要善于引导,让孩子从消磨时间的“玩”逐步进入有意义的“玩”。没有“玩”的假期肯定不美,哪怕“玩”出一张涂鸦的年画、一个堆歪了的雪人,甚至几句无法串联的祝福,那都是孩子们灵感的迸发,课堂上很少有。

2014年1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