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之难题:别人永不了解的自愿

教育之难题:别人永不了解的自愿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地教育局调查后回应称,整个事情的经过是学生们看见老师在校门口洗车,就主动上前“自愿帮忙”,而非网上传言的“强迫学生洗车”。要说次次都是自愿,觉悟没那么高;要说是强迫,也不尽然。A跟B说,C是自愿的,并据此获得了某种豁免的正当性。那是对自愿精神的玷污,难怪人们会讽之以“被自愿”。所以,面对那些舆论热点,与其用“自愿说”来为自己开脱,倒不如请当事人来一五一十地还原真相。

教育之难题:别人永不了解的自愿

在一个家校关系相对紧张的年代,发生在校园里的任何芝麻小事都可能会被人放到显微镜下去观察与评议,有时真让人啼笑皆非。

前不久,一则“大冬天小学生给老师擦车”的微博以及配发的3张现场图片被疯狂转发。网友“陕北老李”在微博中称,在山西省榆林市第三小学校门口,3名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在一条巷内拿着抹布和水盆正清洗一辆红色轿车。当地教育局调查后回应称,整个事情的经过是学生们看见老师在校门口洗车,就主动上前“自愿帮忙”,而非网上传言的“强迫学生洗车”。

如果时光倒退二三十年,这又是多大的一点儿事啊,哪会被那么多好事者踮着脚围观议论。在我的学生时代,很多人都有被老师叫去帮忙干活的经历,从跑腿、搬家到下地,不一而足。要说次次都是自愿,觉悟没那么高;要说是强迫,也不尽然。被老师接纳、信任、托付的那种体验,非常美妙。现在回想起来,如果缺了这些课堂外的交往与交流,我们见到的老师或许都是单面的,就像站在橱窗里的一样。

是啊,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随着经济发展而积累起来的社会矛盾以及仇官、仇富等情绪,都喜欢选择学校、教师作为破溃口,它们总能最大化地吸引世人的目光,而且沸点很低。以往那种简单、淳朴、宽松而又充满体谅的家校关系正在被越来越大的口水、火气甚至敌意所取代。一方面,学校埋怨家长锱铢必较、咄咄逼人;另一方面,家长总是担心校园里会发生以大欺小、侵犯孩子权益的一幕。

很显然,那则擦车的微博后面有一对不知疲倦的眼睛,那些疯狂的转发背后有一种怀疑被证实的“获得感”。这些年,部分学校、教师德不配位的行径拉低了世人对教育的观感与信任度,以至于当学生们真的自发去帮助老师擦车时,也没多少人认为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的无力感就在于,有时候一些无需赘言的论断,譬如不要把教学目标盯在考试成绩上、相信老师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等,却要花上相当的口舌,家长刚将信将疑。(www.daowen.com)

“当他们是自愿时,就要受到赞扬或责备;而当他们是非自愿时,就要受到宽恕,有时甚至怜悯。”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话,看得出他对“自愿”有多么推崇。因为这是一种去除了外在意志的表达,是对主体性的尊重与高扬。但问题是,日常生活里我们恰恰听了太多所谓的“自愿”:那些乱收费的行为,无一不是打着家长自愿、学生自愿的旗号;那些乱摊派的举动,也都冠以学校自愿、教师自愿的噱头……

A跟B说,C是自愿的,并据此获得了某种豁免的正当性。这样的逻辑可不可笑?那是对自愿精神的玷污,难怪人们会讽之以“被自愿”。有时候,这种欲盖弥彰、瞒天过海的做派更令人生厌。它不仅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还把权力压迫带进了话语体系,使得“自愿”“同意”“点赞”等原本充满正能量的词汇都面临着意义消解的困境,异化为调侃之词、无稽之谈,极易滑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思维惯性。

所以,面对那些舆论热点,与其用“自愿说”来为自己开脱,倒不如请当事人来一五一十地还原真相。我想,即便学生有些许勉强,那也没什么大不了。人是一种群体动物,尤其对于像老师这样生命中一个最重要的伙伴,给予任何力所能及的帮助都不该小题大做甚至“上纲上线”。

2016年1月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