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突破禁语,用美语与孩子沟通

突破禁语,用美语与孩子沟通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反观那些“美语”,无非也就是避免了讽刺、挖苦、窥探、质问等语言暴力,老师把自己定位为朋友或知心人的角色,站在一个不那么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位置上,来与孩子或家长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试着不说“禁语”、学说“美语”只是跨出了通向好教师的第一步,怎样把它们修炼成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金玉良言,需要厚积薄发、全情投入、自然流露才行。

突破禁语,用美语与孩子沟通

话好说,但好的话难说。随口一说容易,但如果面对的是孩子、是未成年人,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话语说出口,就需要谨慎一些。

这大概就是湖北省教育厅发起教师“十大美语、十条禁语”征集活动的初衷吧!近日,征集活动的遴选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其中,十大禁语有“你不学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等;而十大美语则有“错了别怕,咱们再来一次”“你是最棒的女孩”“学生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宁可让你现在怨我一阵子,也不愿你今后恨我一辈子”等。

虽然我不相信,现在的孩子真的那么脆弱和敏感,一句话就能让他们从此颓废或振奋。但我相信,正如一些小说电影里所渲染的那样,有些话的确长着牙齿,它会把人撕咬得体无完肤;而有些话却好似和煦的春风拂过人们的心田,留下阳光与希望,久久回荡在记忆深处。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同“一言兴邦、一言丧国”。

对于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孩子来说,教师在言语上如何趋利避害,的确至关重要。因为那绝对不是几个字、一串音符,而是态度、思想与情感。在“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想见一位不耐烦的教师正在大声催促原本兴冲冲奔过来的学生。也许那只是他工作非常疲累后下意识的反应,没有任何责备人的意思,但这样的信息一定会被学生误读,从而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步,不是一定会造成伤害,但没有好的开始,想要成就一段美好的师生缘,恐怕悬了。

而反观那些“美语”,无非也就是避免了讽刺、挖苦、窥探、质问等语言暴力,老师把自己定位为朋友或知心人的角色,站在一个不那么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位置上,来与孩子或家长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不全是夸赞与褒奖,也并非都是激励,还有直言不讳的劝谏。通过寥寥数语,老师就把自己和孩子、家长“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为了孩子”上,即便说些逆耳的话,又有谁会较真呢?(www.daowen.com)

的确,有时能指并不一定对应有所指,一个能指可以对应多个所指。就譬如: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老师说一句“我真的受不了你了”,学生肯定不会有意见。反之,有口无心的“你是最棒的女孩”,说多了就会被认为虚情假意。所以,如果不说“禁语”、多说“美语”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行动上的尊重、关怀与体贴,那么即便说得再溜,这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也迟早会被人看穿识破,成为一堆谎言。

所以,“禁语”和“美语”的力量绝不在于不说或多说,而在于一种真诚的师生关系、发自内心的爱与关怀。就像有则故事里说的一样,有位老师让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个脸脏脏的学生画的是一双手,老师问他画的是谁的手,学生说:“老师,是您的。”老师问为什么,他天真地回答:“因为您不嫌弃我脏,经常用您那双手抱我,老师我爱您。”是啊,那无声的一抱胜过千言万语。

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除表里一致外,别无其他。当说出口的“美语”不是发自内心时,不是带着教人为善的情感时,那些牵强的微笑与伪善的眼神反而容易让孩子们体会到一种深深的隔阂。试着不说“禁语”、学说“美语”只是跨出了通向好教师的第一步,怎样把它们修炼成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金玉良言,需要厚积薄发、全情投入、自然流露才行。

2015年9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