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校长的角色:我们对期待有哪些?

大学校长的角色:我们对期待有哪些?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媒体又盯上了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大学校长不好当。这些先验的存在很难让普罗大众降低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许,校长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屏蔽掉具体的语境和个性色彩,拿到历史的、文化的放大镜下去仔细审视。而这恰恰是很多人眼里的大学校长的“标准像”。虽然也有傅斯年这样著名的“大炮”,但让他不妥协的是学校的权利和师生们的权益,而非其他。

大学校长的角色:我们对期待有哪些?

这是个人人都可以说出自己想法、活出精彩的时代,但大学校长却是个例外。言辞激烈一些、观点奇崛几分,都会引发舆论的“围追堵截”。

最近,媒体又盯上了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一个月前,他的一段有关空姐的演讲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为什么中国空姐要有研究生专业?不就是推个车倒个水吗?”“为什么在天上倒水的女孩要比地上倒水的长得漂亮?”结果,这番言论被远在四川的一群航空学员举牌抗议,认为哗众取宠,充满了职业歧视,要求他“下课”。但同时,也有很多人喜欢他那特立独行、敢说敢做的性格。

大学校长不好当。因为在他们前面站着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竺可桢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高校里发生任何一点矛盾与纠葛,人们都会不自觉地回望,从如烟往事里去比对与寻找慰藉。这些先验的存在很难让普罗大众降低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许,校长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屏蔽掉具体的语境和个性色彩,拿到历史的、文化放大镜下去仔细审视。

说出皇帝没穿新衣的孩子是孤独的,因为他太直接、太实诚了,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通常也会噎得别人难受。在一个崇尚宽柔相济、中庸之道的社会里,其实我们不太习惯甚至会反感那些伶牙俐齿、锋芒毕露、似乎随时准备跟人辩论的大学校长。过了童言无忌的岁月,又没到随心所欲的年纪,如果仍直来直往、不懂转圜,那么离温文尔雅、君子之风就有些远了。

而这恰恰是很多人眼里的大学校长的“标准像”。是啊,蔡元培“质朴的说理”,从不追求打动人的效果,用顾颉刚的话来说“先生之为人,诚实恳挚,无丝毫虚伪……其言讷讷也,如不能出诸口”。即便像罗家伦那样,在言辞婉转、大气磅礴、热情洋溢之余,依然能做到“咄而不夺”、和而不流。虽然也有傅斯年这样著名的“大炮”,但让他不妥协的是学校的权利和师生们的权益,而非其他。(www.daowen.com)

更何况,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行胜于言”,这也是清华大学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四字箴言。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国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想象和吁求。他们不希望校园被媒体与社会过度聚焦,不希望有太多夸夸其谈的校长和师生。在那个民族生死存亡、国家何去何从的危急关头,他们希望象牙塔里的栋梁之才都能沉下去、闷着头、心无旁骛地做人做事,而不是坐而论道、扯闲篇。

虽被戏称为“寡言君子”,却一点都不妨碍梅贻琦头上的光环。他把自己比作京剧里的皇帝,看似重要,却轻易不开口,主戏都让别人来唱。确实,有时候校长就得经常躲于人后,不必事事都那么高蹈,时时都那么高光。激发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热情,提升整个团队的精气神,要好过滔滔不绝的演说;把才华横溢的师生一个个推向前台,要好过个人魅力和风骨的一次次展示。

毫无疑问,大学校长绝不是个自由、诗意的符号,没多少标新立异的空间,反而承载太多超越个体、超越常人的东西,有时连一些很私密的言说都会被“上纲上线”。所以,在那些无关宏旨、不涉及学理的探讨上,尽可以委婉、松弛、低调一点,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一只刺猬

2016年5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