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村落:古人智慧,建构科学,美丽风光

中国村落:古人智慧,建构科学,美丽风光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村落的最初建构,并不完全是自然而然,而是花了一番心思的。“风水”,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而总结出的建构法则,是一种更让人适宜居住和生产的科学,使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统摄下认真地生活。排的这个辈分,我现在是第二十四代。据《俞氏宗谱》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布局建造。有识之士选址建村,必重视森林和自然的屏障,以及由此而组成的美丽风光。

中国村落:古人智慧,建构科学,美丽风光

胡时滨 黟县西递村退休教师:

通过天井啊,能够看到天空的万千世界:飘浮过来的白云啊,太阳啊,月亮啊,你坐在这个厅堂上面,会很惬意的。

但是它为什么不叫天窗而叫天井呢,这是告诫住在这个房子里的人们,绝对不能像井底之蛙那样,外面的世界大得很。

中国村落的建房设局,就有很多这样的讲究。

不过,第一步要讲的,便是选址。选择如桃花源一般的宜居、生养之地。所以,能侥幸留存至今的古村、古镇,无一例外,都可以或者早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

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中国的村落,于风景如画之中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宇宙观——“天人合一”。

因势象形,不喧宾夺主;依势造景,不横行霸道。自然的材料,自然地开展,一个个村落仿佛是从土地上自然地生长出来一样。

不过,村落的最初建构,并不完全是自然而然,而是花了一番心思的。这番心思,叫作“风水”。

胡彬彬 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在形成这个建筑之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去看,我要建的建筑跟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跟我们当地劳作的这些赖以生存的土地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一个通识理念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建筑和自然一定要协调。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一峰独耸,这叫华表;两山对峙,日月捍门……其实就是,背有大山,面朝沃野。所谓“风水”,就是一处特别适合“成家立业”的地方。

汪瑞华 黟县宏村退休教师:

风水学用现代话来讲,不是迷信,它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比如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前面有水,有利于调节气候;北面有山,可以挡住西伯利亚来的寒流。

阮仪三 同济大学教授:

我们现在把风水异化了。认为它是赚钱啊,发财啊,致富啊(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对的,它是人和大自然的一种和谐相处的默契,一种心灵的感受。

“风水”,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而总结出的建构法则,是一种更让人适宜居住和生产的科学,使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统摄下认真地生活

元朝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浙江武义县的俞源村,刚刚成熟的庄稼又遭受了一场洪水的袭击。

俞俊浩 俞源村村民:

我们俞源以前常常发洪水,也有人发瘟病。

村里人请来了一个叫刘基的风水师。风水师认为此地溪流太直,容易将村落里的气数泄尽,于是将溪流设计成“S”形,整个村的格局看起来像一幅“太极图”。

俞俊浩 俞源村村民:

“我帮你改个太极,你这个河流太直,住不起人。”

说来也奇,曾经旱涝肆虐的村子,从此安然无恙,富甲一方。这个刘基就是后来辅佐朱元璋明朝国师刘伯温。

俞俊浩 俞源村村民:

后来瘟病也没有了,洪水也没有了,再后来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帮我们俞源村排了一个辈分:敬、卫、恭、仪、像,权、衡、福、寿、昌,荣、华、成、礼、义,富、贵、随、贤、良。排的这个辈分,我现在是第二十四代。

其实,这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水利改造工程。“S”形的溪流意在使河道变长,容积加大,减缓流水的速度。同时刘伯温借“黄道十二宫”之说,把环绕俞源的山冈变成了“神山”,禁绝砍伐山林,消除了山洪下泻、溪流泛滥的诱因。他又在村里按北斗七星状挖了七口池塘,作为蓄水、抗旱、救火之用。

整个村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堪称中国古村落生态建设的典范。

俞源村,坐落于武义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现存明、清古建筑1072间,共计3.4万平方米。该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据《俞氏宗谱》载,俞源村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师刘伯温按天体现象设计布局建造。

中国的村落,风水无处不在。而最为紧要的风水所在,是我们和村庄的初次相见,这便是村口。村口,常常也是水口。

浙江武义郭洞村,四周层峦叠嶂,只在这里有一道狭小的出水口。这让山坳里的村庄,看起来犹如洞天福地。

建村设寨,水是命脉。水,也是财富的象征。为了锁住财富的出口,人们在这里种树、蓄水、造桥、供奉……以期让水流,也是财富,缓缓地流出。

何晓宏 郭下村村民:

我们边上的树木,龙山上的树木,为什么这么好呢?因为我们祖宗有很严格的家规家训,并且一直流传下来。

何惠 郭洞村村民:

上山捡柴火者就要拔其指甲,砍小树者就要剁其手指,砍大树者就要剁其手臂。这听起来是非常残酷的,但是的确是把我们整个龙山这样完整地保护下来了。

层层叠叠的古树围住了郭洞村的水口,草木、桥梁、庙宇……有识之士选址建村,必重视森林和自然的屏障,以及由此而组成的美丽风光。

胡彬彬 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这个就是敬畏,因为过去我们的先民有一个非常朴素的,但是非常科学的道理,就是人只是自然衍生出来的一分子。所以,在人

和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从属于自然的。

中国的村落,无论大小,不避奢俭,都会因地制宜,设置水口,它是一个村的“形象代言人”,是他们交流、休闲的公共地带,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故乡地标,也是他们安放乡愁的永远空间。

郭洞村,位于距浙江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据武义县志记载,郭洞村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于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

许多有历史的大中小城市,它们的最初,可能就是几户人家,一个小村。小到一个家,家的门口;大到一座城,城的入门,都有它的水口所在。

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文学家郭璞流落浙江温州,郡守请他设计温州城。

风水学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两晋时文学家郭璞的身上,他在著作《葬经》中提出了“藏风得水”之说。不仅有立言,浙江温州古城的选址布局,便出自郭璞的手笔。

今天的这一处公园,江心屿,就是当年郭璞指定的温州城水口所在。俯瞰温州的入海口,有三座岛屿锁钥江海之中,这是一个天造地设的绝佳水口:它可以缓冲雨季时上游下泄的山洪,也可以阻挡海潮对沿岸的冲击。一方城池,永保安澜。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被称为“瓯江蓬莱”。

中国历史上数次由北而南的大迁徙,形成了汉族人民中一个特有的族群:客家人。也因此创造了一种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客家民居。

既为客家,当然不能“喧宾夺主”,他们选择的定居点多是山高水远之地。为了能够抵御野兽、盗贼的骚扰,为了能够完成聚族而居的需要,一种巨大的可以容纳百人甚至千人居住的单体民居建筑,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蔚为壮观。

振成楼坐落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占地约5000平方米,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俗称八卦楼。它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由洪坑林氏二十一世林鸿超兄弟等人花5年时间建造完成。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

林日耕 振成楼居民:

我们在河南一带,为避难,往南迁。当地南方这边,居住着土著人,当地的土著人因为人口少、土地多,你来了不反对,叫“客人”,叫习惯了才叫“客家人”。

张民泰 春晓楼居民:

为什么土楼它可以耐受这么长的时间呢,关键是因为土楼是由生土挖起来建造的,这个生土不仅不会风化变质,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越来越牢固。客家土楼,方形土楼中历史最早的遗址距今1200多年。圆楼历史才不到600年。方楼和圆楼有很多差别,第一,圆楼可以抗震,方楼不抗震。因为圆楼下面大,上面小,上面倾斜,地震倒不出去,更倒不进来。第二,圆楼防风,方楼不行。方楼压力大,大风一来,方楼一推就倒掉了。圆楼没有受力面。

林日耕 振成楼居民:

因为地形、气候和材料的不同,同是客家,却也是一方水土,一方民居,形成了圆形的土楼、半圆形和方形的围屋。

吴更生 和平县博物馆馆长:

客家的建筑,都是围屋啊,全圆的土楼啊,只有我们和平才有四角楼。

陈仰天 林寨古村村民:

一个是潮汕文化,一个是广府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客家文化。四角楼的特点:第一,它能起到防洪的作用,第二呢,防那个兵匪,过去这个地方官宦人家多,经商的有钱,所以它有炫富的那种感觉,你建的房子这么好,我建的比你还要高大,还要堂皇。

尽管造型各异,但功能如一:防备外敌。

张国雄 五邑大学教授:

来到了这个地方以后,它一定是结合了三省交界地区的山区地形,作为外来的人口,在当地为了自保聚族而居,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封闭性的民居形式。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古村,拥有全国最大的四角楼古建筑群。目前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有24座,其中清代20座、民国4座,总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米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

不仅是客家民居,防御,是绝大多数中国村落的共同要求。

长城不是村落。不过,长城不是孤立的一道边墙,它的依托是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与长城唇齿相依、共同承担防御任务而修建的一系列军事堡垒。其中,尤以明朝设置“九边”军镇时期军事堡垒最为繁重。这九大“军区”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陕西镇、甘肃镇。

清朝以后,没有了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些屯兵城逐渐荒凉,其中许多,成了老百姓居住的村落。当年的军屯,今天依然还是农田;当年的城墙,今天仍旧还是屏障。

即便不是军事重镇,沿线依旧是商业城镇,巨贾大户;一样是城门城墙,壁垒森严。

当一个不需要设防的村庄,便会有更自由的想象和寄托。

浙江永嘉苍坡村已有800多年历史,今天依然存留着宋代的寨墙、古道、老房……不过到此一游者,往往“心不在焉”,他们是奔着“文房四宝”而来的。

不是说这个村里展示古玩的笔墨纸砚,而是这个村的建构,是按着文房四宝的形制和布局设计的。

这条笔直的石板街道纵贯全村,尽头指向笔架山,这是“笔”;街道两侧的池塘,是为“砚”;池塘边的巨型石条,就是“墨”了;而整个呈正方形的村子就是一张铺展开来的“纸”。

以“笔墨纸砚”的形,作为村落设计的魂,无疑是在表达苍坡人的理想追求——心怀天下。他们的关键词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巧合的是,在后来的800年里,“读而荣身,耕而致富”者,苍坡村代有人出。

苍坡村位于岩头镇北面仙清公路西侧,为李姓聚居之地,始建于公元955年,原名苍墩。现存的苍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九世祖李嵩邀请国师李时日设计的,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楠溪江沿岸,坐落着许多这样的优雅村落。它们不比徽派民居的精巧,没有晋中大院的豪华,没有闽西土楼的霸气。

它们是敞开的房屋,低矮的围墙,看得见青山田野;房屋之间的间距,让每栋房子保持独立的形体和品格,村落因此显得更为疏朗。

对于不同凡响的人事,我们喜欢给他们编排一些“天生异象”。村落也未能免俗。其实,许多村落在神奇的“风水”说和世代传说之下,就是一个个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生态典范。(www.daowen.com)

远方的雷岗山是“牛头”,村口的两棵大树是“牛角”,半月池和南湖是牛的“胃”,穿梭在家家户户门口的水圳是牛的“肠”,这家家户户,当然是牛的“身体”了,牛要站立奔走,依靠的是四座桥,这是牛的“脚”。

汪瑞华 黟县宏村退休教师:

这是一种情感寄托。因为在古代农耕文化中,牛是家中的宝贝,是家当,于是人们就把村庄说成牛。我们宏村它不像现在,从开始到最后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因为古代的自然村,它是因形就势、随其自然发展起来的。说白了,就是任何一个地方的建筑、规划,它是环境决定格局,形式追随功能,金钱影响规模,文化提升品位。

我们是1131年来的,住在村后的雷岗山台地,1275年因为用火不慎,把雷岗山脚下的十三楼烧了,1276年,就在东北一个三角地带建了新的村庄。1403年到1426年有一个短期规划。村里有一个叫胡重的女人,她丈夫出去当官了,宗族里因为她太有才华,就让她来行使丈夫的权力。她带着全族人花了23年,一是做了一个宗祠;二是在宗祠前面挖了一个半圆形的河湾,因形就势,随其自然,这就是半月塘;三是把村中的一条1200多米的改道的老河,改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人工水系——水圳。

这种穿梭到家家户户的水圳,是一种古代的自来水供给系统。后人把它比作宏村的“牛肠”。

600多年前,宏村人在村落上首拦河建坝,在原来的河滩上扩建村落,利用河道冲毁后变成的小溪,让它穿堂过屋,建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水圳。

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小渠踏石,饮用、浣洗都在这“牛肠”里,每天早上八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八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

水圳九曲十八弯,流过了家家户户的门口之后,经月沼,入南湖,灌农田,浇果木,最后汇入绕村的河流。

胡时滨 西递村退休教师:

水渠修通之后,随着村子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一直到万历年间,当时汪姓一共有17个头头面面的人物,他们一起联合倡议,就把村子原来南面的一些水沼啊,水塘啊,水渠啊,以及一些深脚田,通过深挖连成一片,仿造西湖的平湖秋月,把它修成南湖,宏村水系自此基本成形。

汪瑞华 黟县宏村退休教师:

功能,风水,景观,它为什么挖成一个类半圆形呢?因为古代讲,大自然只有规律没有规矩。太圆太方叫太过规矩,这个直线叫刚线,弧线叫柔线,放一起叫刚柔并济。而且它的造型像砚台上装水的那一块儿,因此叫砚池,表示文运昌盛。前面有山,那边看过来也有山。苏州园林,怕我们一览无余,要做个墙挡一下,叫障景,像文学的欲扬先抑。我们这里全是高墙,有几米甚至十几米高。要是不留个口,你可以想象一下,没有远山,这个湖再美,水面也是被房屋包围的,根本就没有情调。风水上也不允许,这叫窒息,就是不通气。现在留了个口,风水上叫气口,环境上叫对流,美学上叫留白。

假如你要“按图索牛”,你是拼不出牛形图来的。

所谓牛形的村落,其实是一种勤劳致富、耕读传家的心理暗示。宏村从此人事兴旺,走过了600多年的风光。在无须牛耕的时代,这头“牛”,依然“牛”。

水圳除了可作饮用、洗涤、灌溉之用,还可产生水力,用于防火,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许多建构有序的古村落,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人工水系。

不过,有一种人工水系,是个例外。

浙江的开化县所处,是钱塘江的源头。引源头清水筑塘养鱼,是这里的奇观,更奇的是,有的人家把鱼塘筑在了家里。

汪良清 禾丰村村民:

有这个房子的时候,他就挖了这么一个鱼塘。当时造这个房子的地基的时候,里面挖出了一股泉水,所以开始慢慢地把它搞了一个塘,再养鱼,因为水不够,所以又把河里的水引一部分进来,再从这里出去。

清水养鱼,只是喂食青草,生长期长。生长期长了,主人往往不舍得食用,有的鱼已经养了20多年了。

以这样的方法引水,用这样的清水养鱼,想是“渔翁之意不只在乎鱼”了。

禾丰村位于何田乡东南部,区城面积12.8平方公里,有4个自然村,全村394户,人口1350人。

“炊烟会从田野上袅袅升起,而在人的视野里却见不到任何房子。”“这样的土地,发挥着双重职能——地下住所,地上良田。”20世纪30年代,域外的地理学家这样描述他们在中国的惊人发现。

其实,中国的窑洞建筑,40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李贵良 曲村村民:

这地坑院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这地坑院,一直就住到现在,姥爷、老姥爷都住这地坑院里。以前老祖先都是种地,种苞米、小麦,现在有果树,有桃树、梨树、葡萄树、柿子树,就是经济作物多。

《史记》和《诗经》都记述了周朝的奠基人、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带领族人迁徙到陕西的岐山下,掘地挖穴,重整基业的故事。

黄土高原冬季十分寒冷,植被稀疏,缺乏足够的建筑用材和取暖用材。但黄土的松软度和多孔性,使其容易开挖并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先民们据此创制了这种冬暖夏凉的居住方式。

大多前来观光的人都会问到,他们不会掉下去吗?院子里会不会积水呢?

房檐上这一圈青砖砌起的拦马墙,就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同时保障了地面劳作和儿童玩耍的安全。

地坑院中心,设计得低于周边约三十厘米,并在其偏角一处挖掘四到六米深、直径一米左右的水坑,用来积蓄雨水和污水排渗。由于地处相对干旱的地区,这样的防护设施,足以抵挡雨水的侵袭。

就地取材以及环境、气候和技术因素,是村落建筑形式的重要成因。但最终决定建筑形式非此不可的,则是社会文化的因素。这种社会文化的因素,便是先民们精神的追求和智慧的结晶。

曲村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现有地坑院115座,具有整修价值的地坑院103座。在曲村,仍有很多人居住在地坑院中。

在土地稀少的地方,石头支撑起一片王国。

周志华 西井峪村村民:

人家的砖房啊,和咱们的石头房不一样,咱们这个石头房呢,冬天暖和夏天凉快。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们家那边连房带墙都没有躺的。没有水泥,这个石头垒得有层次感,地震的时候,有摇晃,是吧?它一摇晃,这石头往里去了;又一摇晃,这石头又回来了,原位。假如说我们这儿用水泥,它一摇晃就裂口了,再摇就酥了,就躺了。

500年前,民族英雄于谦,以石自喻,托物言志,写下了广为流传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00年间,二十六代于家后裔在这里以坚韧不拔的品格,开山凿石,用石头书写了一部村落史诗。

这些建筑,大都以天然石料为基础,用干打垒的技术,仅用双手使每块石头之间错落咬合,拔地而起。

始建于明万历九年的清凉阁,下两层为全石结构,不挖地基,由一块块巨石垒砌,有的巨石重达万斤。

于翠田 于家村村民:

第一个特点,它没根基。第二个特点,没辅料。第三个特点呢,它是东南西北四正方位。第四个特点,它的石头你横看并不成线,竖看也不压个缝,一块石头一堵墙,一根柱子一匹梁,一块石头一平台,一块石头搭成房,完全用石梁、石柱、石门、石窗、石龛、石栏、石头台阶,它已经过了436年的风侵雨蚀,鬼斧神工。它就耸立在我们村的村东首。

石头街道、石头房墙、石头四合院、石头楼阁、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桥石栏……于家村,实打实的石头村。

于翠田 于家村村民:

咱们这个村子的起源,就是于谦的长孙于有道逃难来到这儿,在成化年间,也就是530来年前。那时候这是一片深山,他就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开荒种地,在这儿生了五个儿子。现在我们全村就分五鼓,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六代,400户,在家居住的有1600口人,这个村95%是于氏家族的人。

在现代建筑材料丰富的今天,于家村的人们依然愿意使用石头叠砌自己的家园。除了为延续于家村的民居特色,更在于,这块块垒石,仿佛篇篇锦绣文,这幢幢石屋,好像座座纪念碑,是对祖先、对民族英雄于谦的最好敬献。

于家村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的中西部,是河北省唯一一处古村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直系后裔的发祥地,全村95%是于氏家族。于氏后裔代代开山凿石,辈辈垒房盖屋,建造了规划有序、工艺奇特、粗犷豪放、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

无论夯土围墙,石头垒砌,或者木头结构,中国的村落都可以找到它的传承。不过,眼前的这一幢幢碉楼,一时难以寻祖归宗。

奇特的造型、先进的材料、混搭的装饰,这种“四不像”的建筑,恰恰是中国村落建筑与近现代文明结合的成功示范。

张国雄 五邑大学教授:

广东江门五邑侨乡这个地区,有大量的人往外走,尤其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大量的向东南亚、北美、大洋洲移民,移民把海外的文化传播了进来。五邑侨乡这个地区,它的乡村景观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一层楼的那种传统的、低平整齐的主屋,从村后开始出现点式的别墅、碉楼,它的建筑材料、建筑技术都是从海外来的。这个呢,就是移民把海外的建筑文化带到了五邑侨乡。

李日明 开平市侨乡文化研究员:

华侨是很爱国爱乡的,好多华侨啊,在外面赚了钱以后,就回来光宗耀祖,建设自己的家乡,建这个碉楼。他希望以后,人老的时候,就回到家乡来。

五邑,指今广东江门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五邑人的祖先来自中原,他们为五邑地区带来了正统的中原文化与儒家文化。南宋末年,“崖山海战”这段惊天动地的惨痛历史,为五邑大地和五邑人留下了千古不灭的精神道义。

四川丹巴藏羌民族的碉房,是中国建筑“叠石奇技”的最早见证。

据古遗址和石棺葬墓群的发掘,早在5000年前就有土著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并掌握了较高的石砌墙技术。

面对这幢幢形似堡垒的建筑,人们首先想到了防卫的功能。确实,丹巴碉楼在历史上和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因此起到了保护藏、羌人民利益的重要作用。

不过,它的出发点本不在此。

这种“依山居止,累石为室”的建筑,汉书称之为“邛笼”。“邛”是藏地本教崇拜的一种大鹏鸟,邛笼的原始形态是用以表达“邛鸟”崇拜的祭祀性建筑。

至于后来的这些民居碉楼,初衷也不为防御,而是因为生育。

丹巴村寨的居民,凡生一子,必要建立一处碉楼,这样孩子才能得到保佑成长,孩子每长一岁,碉楼就要加修一层,直到十八岁。千碉之国,那就是千家香火。

今天,人们已不再建碉楼,但是在房屋的顶部,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帽形顶层,这代表着建造高碉的位置。它四角呈月牙形,角顶安放着白石,这是诸神的象征。

丹巴碉楼,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丹巴县河谷两岸,以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居多,也有像梭坡十三角碉这样独居于山头的。丹巴碉楼每一座都经受了百年风雨,棱角分明地巍然屹立着。梭坡乡境内的碉楼最多也最出名,有世界上最集中的古碉群,共84座,堪称碉楼博物馆,又有“千碉之乡”的美誉。

中国村落的许多建构,在充分施展生活智慧和艺术审美的同时,或明或暗,或大或小,总要安放着他们敬畏天地、感恩自然的精神寄托。

胡彬彬 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说中国传统村落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建筑文化,因为这些建筑有非常明确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长江以南,讲的是徽派建筑,你到福建看土楼,你到云南去看竹寮子,你再到湘东地区去看府邸式庄园,你到河套平原区,到黄河走廊里边去,它不是这样的。你看苗族的建筑,汉族人称它为飞檐,但是你到苗区去,没有人说这是飞檐,他们将这个称为裾檐、裙裾,那个线条非常优美,它的审美特征非常的多样化,非常具有民族个性,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村落的建构,受制于地理,但因为它是人类在生活中重要的角色,所以村落逐渐演变为联系历史与未来、原始与现代的一个文明因子。

天地之间,中国人用自己的观察方法和智慧,总结了四时与百物的规律,并据此营建着自己的家园。

建构起这些家园的,是村落的每一幢房子、每一个布局、每一处设计。这建构里,包含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花草树木,更包含着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

中国村落,在“建”与“构”之间,生养着一代代中国人。

歌曲『天空』

天空为什么那么空,因为云彩要装其中。

山风为什么那么疯,因为人心要吹得动。

经幡为什么那么翻,因为要神仙听得见。

花朵为什么不再躲,因为要开得红似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