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蓄水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大坝环境水文地质研究

蓄水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大坝环境水文地质研究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搞清蓄水条件下库坝区地下水动态的变化以及发生渗漏的必要的条件。从统计而言,水库蓄水后库坝区地下水动态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这是与前面论及的水库蓄水后形成的图3.2.2 所示种类地下水动态特征相一致的。对于不同条件下库坝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的分析是进行水库渗漏预测预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蓄水条件下库岸中地下水分水岭的存在并不能保证水库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损失。

蓄水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变化-大坝环境水文地质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选址以及设计阶段,通过区内地质以及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必要的钻探工作)应回答如下问题:水库蓄水后库坝区会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如果发生永久性的渗漏,那么其强度如何。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搞清蓄水条件下库坝区地下水动态的变化以及发生渗漏的必要的条件。从统计而言,水库蓄水后库坝区地下水动态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岸坡浅部地下水位和深部测压水位均高于水库设计水位。在此条件下,水库蓄水后只会出现暂时性的而不是永久性的渗漏损失,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3.2.2(a)。

(2)岸坡浅部地下水位高于水库设计水位,但深部测压水位低于水库设计水位,之间的关系见图3.2.2(b)。

(3)岸坡浅部地下水位和深部测压水位均低于水库设计水位但高于水库河床高程,之间的关系见图3.2.2(c)。

(4)岸坡地下水位不仅低于水库设计水位,而且还低于水库河床高程,之间的关系见图3.2.2(d)。

蓄水条件下,上述4种地下水动态类型中除图3.2.2 (a)之外,其余3种均可能引起库坝区永久性的渗漏,尤其是第4 种情形所示的“悬托河”水库,极易产生永久性的渗漏、且渗漏量可能很大。

图3.2.2 蓄水条件下库岸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换模式

WL—水库设计水位;P—地下水压力(以水头计);a—蓄水之前的地下水位;b—蓄水后的地下水位

传统的观点认为,水库蓄水后如果河间地块中地下水分水岭依然存在,即地下水位高于库水位,那么水库就不可能发生永久性的渗漏(Robert,1970)。水库蓄水后形成的第2种地下水动态类型[见图3.2.2(b)]表明岸坡区地下水位(一般是浅层地下水位)高于库水位并不能保证水库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而只有如图3.2.2(a)中所示种类动态特征所述,即当深部测压水位也高于库水位时才不致引起水库的永久性渗漏。

在一定的条件下,岸坡地下水和库水之间的水体交换模式与地下水和湖水之间的水体交换模式是相似的。当水库所在流域既存在区域水流系统(regional flow system),同时又存在与库水之间具有一定水力联系的局部水流系统(local flow system),在这两个水流系统之间很可能存在一个水流停滞带(stagnation zone)。所谓水流停滞带是由一系列水流停滞点(pseuostagnation point)组成,带内任意点测压水头值均大于库水位值,并且相对稳定保持不变。位于这个特殊带之上的地下水的减压运动方向是向上的,而位于这个带之下的地下水的减压运动方向是向下的或近于侧向的、而与区域流向一致(Fetter,1980)。二维和三维稳定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个特殊带一般出现于局部地下水流的底部边界外侧,在水平方向上靠近库岸处,如图3.2.3 所示。水流停滞带的水文地质意义在于:若存在此带,则表明水库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否则永久性渗漏就会发生。这是因为水流停滞带的存在使得局部流系统的边界保持了连续性而与区域流系统相隔离。(www.daowen.com)

图3.2.3 地下水流停滞带的剖面分布特征(据Fetter,1980,并作修改)

1—地下水位;2—等势线;3—地下水流停滞带,其中的数字为高出库水位的测压水位值;4—地下水流向

库坝区地下水流停滞带的出现与否取决于如下因素:①库岸中地下水位相对于库水位的高度;②区域地下水流流向及其梯度的大小;③库区某深处是否存在具有一定厚度的相对强透水岩层;④各向异性系数值(Kx/Ky)的大小。此外,还与水库所在的河床形态有关。当库岸中的地下水位高于库水位、库区较大范围内不存在透水性明显强于相邻地段的岩层且各向异性系数值较大以及区域地下水流的坡度又比较缓时,那么在库区就容易形成水流停滞带(图3.2.3)。这是与前面论及的水库蓄水后形成的图3.2.2 (a)所示种类地下水动态特征相一致的。而当库区某深处存在具有一定厚度的强透水岩层(或库区含水介质的各向异性系数值较小)、且区域地下水流的梯度为一定时,即使库岸中地下水位高于库水位也不会在库区形成水流停滞带,从而导致水库发生永久性的渗漏。这是与前面论及的水库蓄水后形成的图3.2.2 (b)所示种类地下水动态特征相一致的。当然,这种地下水动态特征也与研究区地形特征有关,而起伏较大的地形是形成深部渗漏的有利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1)无论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选址阶段还是在其设计施工阶段,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来自钻孔中的地下水位信息则是进行上述研究的一个主要依据。为避免“一孔之见”的局限性以及可能的片面性,应必须深入研究所布钻孔的水文地质背景(如所布钻孔于可能存在的局部流、中间流以及区域流系统中的位置等),进而确定钻孔数量、钻孔的合理深度以及在钻进过程中对于孔中水位的观测。

(2)对于不同条件(如天然的以及人为的)下库坝区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的分析是进行水库渗漏预测预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蓄水条件下库岸中地下水分水岭的存在并不能保证水库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损失。

(3)水库蓄水后会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损失取决于库岸中的地下水位及其不同深处测压水位是否均高于库水位;若较深部存在区域流,则取决于局部流与区域流系统之间是否存在地下水流停滞带。如果区内地下水位及深部测压水位均高于库水位,那么水库就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渗漏损失;否则,永久性的渗漏就会发生。

(4)库岸区一定深处地下水流停滞带的存在与否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布置在钻孔中的测压计对不同深处测压水头的测量并结合分析研究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是可以作出正确判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