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发展使媒体逐渐向智能方向转型,除了内化于自身意识的兴趣点信息推送模式,外化于身体的智能聊天系统与实体机器人通过捕捉用户情感、分析信息内容与形式试图形塑一个类人的交流对象。智媒时代,传播在回归双向互动之后,进一步完成了身体本位的重现。
基于用户点击行为的计算与信息推送使受众形成了以自身兴趣为核心的阅读模式,此时的传受关系近似于人内传播的自传自受。内在传播过程实质就是人的思维过程,基本表现形式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尽管智能推送并非内化于人体的传播过程,但其依然是人对外部环境产生反应后与自己的互动行为。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主我与客我理论指出,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4]。在人与媒体的互动中,自我意愿通过点击行为表现出“主我”特质,媒体作为外部社会环境则在评价“主我”行为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予以反馈,即他者眼里的自己。而智能推送将媒体眼中的受众与受众“主我”的意愿有意识地连接,实现了循环强化的自我认知,完成了类人内传播的回归。(www.daowen.com)
完全外化于身体的智能聊天系统与实体机器人则模拟了人际传播的应用场景。语音识别技术的突破帮助Siri、微软小娜一类的人工智能助理实现了与用户的语音交互,也使微软小冰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开始了用户情感采集和学习的工作。机器人开始产生类人的话语表达使用户对虚拟机器人产生了情感信任。世界上最早的聊天机器人ELIZA在临床治疗中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开发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瑟夫·魏泽鲍姆(Joseph Weizenbaum),其学生曾一度展现出对ELIZA过度的倾诉欲;而势头正劲的小冰则收获了百万用户的表白(截至2016年初)。用户在与机器人对话的过程中将机器人想象成情感丰富的聊天对象,而开发者多将聊天机器人定位为年轻女性,使用户的想象更具实体感。实体机器人给以聊天系统为原型的虚拟机器人披上了物质外衣,将用户在聊天过程中对机器人的想象转化为实物接触。2017年,“女性”机器人索菲亚在沙特获得公民身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披上“人皮”的聊天机器人越来越向人类靠拢,甚至成为人际交流的替代品,新华社便曾派出特约记者“智能机器人”佳佳采访了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无论是实体机器人还是虚拟机器人,只要赋予其人类的理性与感性化表达便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人类对其的交流判断。智能机器人通过肢体接触与声音传递实现了原始人际交流的回归。智能时代人媒交互对身体在场的强化与回归推动着人媒信任关系的原始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