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看来,政治传播的有效性不仅不能再从以往全天候、全覆盖的宣传中获得,而且“灌输式”的传播形式往往还会导致受众下意识地排斥信息,拒绝理解。不少学者就此认为主体间理解的实现保证了政治共识的形成。
政治传播既是“关于政治的有目的的传播”[1],又是一定范围内政治信息扩散、接受、认同和内化的全过程考察。而无论是“作为政治的传播”还是“作为传播的政治”,长期以来,政治传播都被当作在一种政治逻辑主导下,“自上而下”“我说你听”式的传播结构。但随着政治多元化与信息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往“传播即灌输”的政治传播理路逐渐丧失其有效性:一方面,多元价值诉求使得以往受众不再轻易认同某一个传播渠道(特别是主流渠道)的政治信息;另一方面,网络的扁平化结构也使得受众的主体意识增强,越来越倾向于依照自身的主观偏好和需要来选择性接受信息。当前看来,政治传播的有效性不仅不能再从以往全天候、全覆盖的宣传中获得,而且“灌输式”的传播形式往往还会导致受众下意识地排斥信息,拒绝理解。
因此,面对传播权力多中心化以及传播内容受众主导化的客观现实,政治传播也开始由“灌输式”转向“商谈式”,如电视问政、行政公议、网络社交互动等形式,这些“商谈式”传播模式通过设置议题,使得传播者与受众能够以平等身份对传播内容展开“何为良善”的沟通探讨,而各个主体为了能让自身被理解,也会不断地交换意见,试图消除分歧,最终形成某些共识。不少学者就此认为主体间理解的实现保证了政治共识的形成。但事实上,实现理解只是形成共识的重要前提,政治商谈中主体之间实现相互理解并不等于能够形成同一政治共识。这就好比尽管医院里的医生能通过各种陈述让吸烟者充分理解到吸烟有害健康,但事实上,医生与吸烟者之间往往并不能形成有关戒烟的共识(比如,吸烟者认为烟在日常生活中能满足其一定的社交需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智能传播 机遇与挑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