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暴力执法”的新闻舆论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舆论传播中,不少事件最终被证实与事实不符或者是网络谣言,网民在网络上借暴力执法的噱头,发布虚假的或夸大其词的信息吸引民众注意力,博取舆论同情。一旦有暴力执法事件被网络舆论曝光,相关话题会迅速传播扩散,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却不受关注,哪怕只是谣言也会被网民肆意传播。
在网络“暴力执法”的新闻舆论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舆论传播中,不少事件最终被证实与事实不符或者是网络谣言,网民在网络上借暴力执法的噱头,发布虚假的或夸大其词的信息吸引民众注意力,博取舆论同情。一旦有暴力执法事件被网络舆论曝光,相关话题会迅速传播扩散,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却不受关注,哪怕只是谣言也会被网民肆意传播。这种舆论失真现象有总体失真和部分失真之别,“总体失真”指基于蓄意歪曲、夸大和制造谣言而导致网络舆论的总体偏差和异化现象;“部分失真”指部分事实正确,但基于价值观和情感偏向,选择性撷取部分事实、选择性忽略部分事实,造成偏听偏信的部分事实失真现象;舆论失真现象常常被网络舆论推手或操控者利用,使得网民的情绪化谩骂、戏谑和宣泄等网络语言暴力充斥网络舆论空间,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网络道德弱化,网络戾气蔓延。
更有少数不良网络媒体、网络意见领袖和别有用心者在网民不了解网络暴力执法和抗法事件的真实情况下,“以底层民众的代言人自居,以人民的名义发声”[39],而这些谣言、暴力语言往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谴责执法者/抗法者的暴力行为,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挑起双方更大的矛盾冲突,激发民众的暴戾情绪。在执法者暴力执法的单向度舆论导向下,被执法者弱势的一面被无限放大,而对于其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则被选择性忽视。目前,网络舆论空间中几乎清一色都是对被执法者同情和支持的言论,提高了暴力抗法行为在道德层面的受众接受度,在这种舆论环境下,更容易鼓励和激发被执法者的暴力抗法行为,助长社会戾气。(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有关智能传播 机遇与挑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