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执法主体解释生硬缺诚恳,引发网络舆论极化

执法主体解释生硬缺诚恳,引发网络舆论极化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一些暴力执法事件的处理结果中,总会出现涉事执法者是临时工的说辞,这种解释不仅不能让民众信服,反而进一步激发网络民众的抵触情绪;还有的处理结果态度生硬,带着“权力的傲慢和无礼”,道歉不诚恳,或者掩盖部分事实,解释缺乏说服力;这对于执法者而言,会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或被污名化、妖魔化、标签化,等等。当群体意见高度统一时,便容易走向极化,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执法主体解释生硬缺诚恳,引发网络舆论极化

1)暴力执法事件触发网络民众情绪

社会事件的某个方面触及社会情绪的“引爆点”,如事件中激烈的矛盾冲突,挑战社会道德伦理秩序,危害社会公平正义,产生仇官或仇富心理等,这种社会事件容易引起网民的注意力聚焦——巨大关注与热议[21]。网络议题都会形成网络群极化现象,而暴力执法和抗法事件具备聚焦网民注意力的以上种种元素,因此,这种网络议题特别容易触发网络民众情绪,形成网络舆论共振的热点事件。

这种民众情绪的触发不仅体现在执法者的暴力行为本身,还体现在当事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后续处理结果中。比如,一些暴力执法事件的处理结果中,总会出现涉事执法者是临时工的说辞,这种解释不仅不能让民众信服,反而进一步激发网络民众的抵触情绪;还有的处理结果态度生硬,带着“权力的傲慢和无礼”,道歉不诚恳,或者掩盖部分事实,解释缺乏说服力;这对于执法者而言,会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或被污名化、妖魔化、标签化,等等。

2)意见领袖的助推与网络群体极化

在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意见领袖或者社会地位、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其思想、观点往往更有影响力或说服力,针对相同的网络社会事件,网民们被不同的意见领袖所说服、感染,他们的观点、意见在不同的网民群体中会趋于统一,形成不同的舆论圈层。随着事件讨论的逐渐深入,不同群体、圈层的网民们,围绕着其意见领袖的核心观点、情绪,其情感和话语行为变得越发极端和疯狂。当群体意见高度统一时,便容易走向极化,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www.daowen.com)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Case Sunstein)认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22]在暴力执法和抗法事件中,网民热衷于讨论事件的爆发与传播阶段,舆论往往会一边倒地谴责、谩骂执法者,但随着事件真相的不断发掘(新的爆料),舆论可能会出现反转,反转之后,出现另一种群极化现象。比如,2018年9月初,瑞典警察于寒冷的凌晨,把曾先生年迈且有病的父母抬出酒店,把曾先生三人拉到坟场丢下。这一警察粗暴执法事件,网络舆论先是一边倒地谴责瑞典警察,但当网民看到网络视频和更多的事件真相爆料后,舆论出现反转——从法律角度捍卫瑞典警察执法的合法性,从道义的角度指责其粗暴对待无过错老人(曾先生年迈父母);更从“高声喧哗”“贪便宜”“穷游”“假摔”“碰瓷”等角度谴责曾先生的非道德行为,网络舆论空间呈现出多重的群极化特征。

3)网民“沉默的螺旋”效应

在网络群体中,当个人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者“优势”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如此,一方的“沉默”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23]在网络舆论空间中,一小部分持反对意见的人,由于害怕被孤立,害怕被其他网民批驳,自己的声音会变得“沉默”。在网络暴力执法和抗法事件中,网民价值观和情感往往偏向于弱势的被执法对象,非理性的情绪化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比事实真相更重要,少数较为理性的声音常常被忽略。由于“沉默的螺旋”效应,异质的理性声音受到打压或屏蔽,致使其表达欲望锐减或受到削弱。同时,人们选择性接受事实,更加固化原有的价值观和观点,对立面的意见难以进入他们的视野,更加助长了非理性、情绪化声音的宣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