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种可分享的公共资产。
学校共同体为教师个体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教师“主体观”与“学习观”教师视界的融合提供支持,为知识的构建做好铺垫。
1.交流分享,形成崭新的主体观
主体观的转向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基本主题之一。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而是“自我”与“另一个我”的关系,是我与你的“相遇”关系,是主体间的“共在”,是平等的、开放的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在交往和对话的过程中,每一个主体都敞开自己的“视界”,同时进入他人的“视界”,最终实现双方的“视界融合”,这一过程亦即主体和主体彼此分享经验,共同建立意义和理解的过程。
友善用脑学校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实现教师的视界融合。2016年9月,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北京市骨干教师王静、通州区骨干教师徐宏、语文青年骨干教师乔玉连到学校共同体之一的南关小学做语文、数学、音乐学科说课展示。王静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介绍说课的技巧,乔玉连老师对说课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她们的分享实现了知识结构的共建过程,为南关小学的教师们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为他们理论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为了实现主体间的共在,自我与他我的相遇,学校共同体积极树立教师的榜样,先后派遣数名教师到永顺小学参观学习。永顺小学拿出语文、数学、英语等6节示范课,简明新奇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与“另一个我”相遇,敞开自己的视界的同时,走进他人的视界,在融合中激励自我,实现自我。
2.教学相长,隐喻“人之间”的合作(www.daowen.com)
学校共同体的兴起与学习观的转向直接相关。
斯法德指出,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学习隐喻,即获得和参与的隐喻。根据学习是获得的引喻,学习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活动,抽象的概念和技能是通过一定的心理机制进行编码和储存而被主体所内化和理解;而根据学习是参与的隐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通过参与共同体的实践,通过人际互动和情境浸染而进行的。就学习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后一种学习隐喻越来越受到关注。学习不能从社会情境中抽离,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人之内”向“人之间”的转向。学校共同体产生的教师学习观,便是一种“人之间”的合作。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指出:“任何行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同事的共同体中有着丰富的教师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回首2016年学校共同体的点点滴滴,专家讲座、自主读书、分组研讨、学习总结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都是一种“人之间”学习观的体现。2016年9月23日至25日,学校共同体学校举行了学校科学(友善用脑)理论读书班活动,共有70余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活动过程中,沙培宁老师主讲的《管理变革进行时》,学校文化的建设、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以及对“三学”研究,给予教师们一个自我认知与自我反思的机会;自主读书活动中,学校共同体的校长、副校长及主任共同参加了这项活动,大家用心研读了《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学习与人生》《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北京市中小学职业学校学生学情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研读伴随内省,并为交流与分享创设平台,特别是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汤静老师在别人都回宿舍休息时,还在教室里静静地思考。学习汇报的过程,是教师“接触通道”的有效形式,能够体现“人之间”的学习与合作,参加学习的领导与老师们把学习心得绘成思维导图,并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与探讨,改善教学实践。
以学校共同体读书研讨活动为表征的“人之间”的学习观的转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供给,整体提升通州区友善用脑学校共同体成员的理论高度、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提供教育产能。
北京学习科学学会李荐主任给出这样的评价:在活动中,老师们学会合作、学会质疑,学到的理论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学到的知识深入扎实。这样的活动必将对通州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