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做事,讲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讲了很多故事非常经典,有一个关于“备课”的故事,我觉得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借鉴与反思。
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精彩,甚至导致听课的同行们和督导员们,都忘记了做听课记录,而完全沉浸在了课堂本身的魅力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学生。这堂课赢得了持续不断的、雷鸣般的掌声。课后,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钦佩地对这位教师说:“请问,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节课的?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教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当然,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我大概只用了十五分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和上台表演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你作为教师功力的深浅。而备课,也远不仅仅是吃透教材和教参、整理资料、做PPT那么简单。教师备课是一门终身的学问,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自己,才有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把备课分为两个部分,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他把写教案看作是显性的,而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看成是隐性的。而隐性备课的部分,诸如钻研教材、朗读课文、查阅资料之类,在他看来是重中之重,教案,虽然一定要写,但不过是隐性备课的一个载体。在我看来,隐性备课其实就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通过钻研、查阅、学习甚至讨论、磨课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相关学科素养,教案的形成乃至课堂教学水准的提高,则是水到渠成。
在备课的组织上,我校有两种做法,第一是个人备课,第二是集体备课。
关于个人备课,我有两个原则,第一是一定要备得全面,然后再求得深刻;第二是拒绝一次备课教多次的情况,每次都要根据不同的理念要求、自身对教学理解的加深、学生情况等做出调整和变化。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知道,任何课堂都不是完美的,课程改革和教师的备课、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过程。关于集体备课,我们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段,进行集体备课,同组备课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分享。
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全面原则。所课全面,就是和课堂教学相关的所有内容,都要考虑在内、统筹安排,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材料、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辅手段、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总体来看,不管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人备课,都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是备学生,发现教育之下,非常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老师讲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要通过老师的讲、老师的引导启发和提问激发,调动学生的心脑手口,让学生跟着一块讲、一起动,一起思考,共同提高,打造一个教学相长的磁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此都是“备学生”方能实现的。那么,“备学生”要如何备呢?首先,要备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整体特点和个性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尤其是7-12岁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差异非常大。备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整体特点,就是要了解学生大致的认知水平是什么样的,对于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是什么,他们已经了解过什么,现有年龄阶段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大致能到什么层次。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个性差异指的是学生个体由于遗传、家庭、后天教育、个性等不同造成的区别。作为教师,可以深刻感受到,来自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修养、能力等方面差别很大,而读书多的孩子明显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相对更加优秀。在备课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便于因势利导,运用调动、启发的行为构建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有机整体。备课过程中,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计课程的内容,哪些老师讲、哪些学生讲,什么时候讲等,既要充分预设,又要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反应随时调整。只有备好学生,才不会出现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场面,才会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发挥学生的优势。
第二层次是备教材和教法。有一次与我们的教学副校长沟通,究竟什么是备课呢?备课,有的时候就像搭房子一样,都说教师是园丁,其实备课有一点非常像工程师,就是对所教授内容的通盘计划,也就是教学内容的蓝图,一定要设计好。这个蓝图,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材和教法。(www.daowen.com)
我听过一堂语文课,那位老师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有一只河蚌正张开硬壳晒太阳。正巧有只鹬飞过来,用它的长嘴叼住了河蚌的肉。河蚌马上合上硬壳,将鹬的长嘴紧紧地夹住。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就会有一个枯死的河蚌!”河蚌回答说:“今天不放你出去,明天也不放你,终究要有一个死鹬!”双方互不相让,后来,一个渔翁来了,一下子把它们都捉住了。
这位老师带着学生分析文本,讲到鹬蚌相争的具体情景,也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景,看起来非常新颖的方法。正分析的时候,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不对啊,鹬的嘴被夹住了,怎么说话的啊?”这位老师一想,是啊,于是就鼓励了这个学生的发现。不一会儿,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了,他说:“老师,河蚌合上硬壳,也没法说话啊。”接着就又有学生说:“老师,那这个故事根本就不成立啊。”这个老师原本的教学目标是带领孩子们理解鹬蚌相争的真正含义,结果到最后,课堂讨论成了故事是不是真的成立。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寓言、童话、神话等想象类文本综合起来看,按照正常生活的逻辑去推断,很多都是不符合逻辑的。比如《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和奶奶被大灰狼吞了之后,怎么可能还活着呢?比如《灰姑娘》的故事,一只水晶鞋,怎么可能只有灰姑娘穿上才合脚呢?我们都知道,一双鞋码,常常很多人都可以穿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不能用生活的正常逻辑来评判超事实的、超想象的文本。
上述例子中,这位老师一味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却忽略了文本自身的内涵限定,忽略了这是“语文课”而不是逻辑课或者科学课,对于学生的提问,他不能及时地规避、引导,回到课文的本义、语文学科的知识上来,反而被学生牵着走,整个课堂失去了意义。其实,这节课的老师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吃透课文,也就是没有备好教材和教法。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教材和教法的重要性——它是方向,引领着课堂教学的进行;它是教师内涵和素养的展现,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和质量;它是教师作为有主体性的人,有思想有作为的有力支撑。
具体怎么备教材、根据相应的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呢?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发现教育、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我们不能“教教材”,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并依据教材和教参资料,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涵盖多个层面的内容,拥有多元化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开发,常常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我看来,要想合理、智慧地认识和理解教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会把教材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从全局把握教材。我们现有的教材,横向上包括教科书、教参、各类音频视频资料等,纵向上则包括国家课程的教材、地方课程的教材、校本课程的教材,还有我们老师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料。对于这些庞大的教材系统,我们要想运筹帷幄,就要对他们了解透彻。第二,站在超越教材的角度备教材。只有超越教材,不被教材所左右,不奉教材的观念为圭臬,才能做到不亦步亦趋、不照本宣科,备出教材的新意,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大胆批判其不合理之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里的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台阶、一个载体,而不是左右教师行为的思想准则。第三,根据自己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设计能引起良性互动的问题。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基础。对于新课程改革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建构的课堂来说,没有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问题设计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据北京师范大学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显示,在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课例,设计的好问题、无确定答案的问题要远远高于二等奖的课例。在对教师的引领中,我们强调非确定问题的设计,也就是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并真正调动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既要体现层次性、启发性,又要契合当时的情景,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
如果教师对学生、对教材十分熟悉,对教材内容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那他肯定就具备非常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他的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体,既能够十分精细地预设课堂,又能巧妙利用课堂生成,在不断思考、探索中带领学生进入精神的高地、学科的巅峰,同时,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成为思想的引领者、智慧的点拨者。当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甚至花上一辈子的精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