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资源开发原则:多角度与多层次

教育资源开发原则:多角度与多层次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资源不仅应该是教材,还需要包括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包括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信息化课程资源。学校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需要整合各个层面的课程资源,如把部分地方课程转化为校本课程,使之更适应我们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办学风格,又需要深入开发社会资源,例如对家长资源的利用。

教育资源开发原则:多角度与多层次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资源不仅应该是教材,还需要包括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包括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信息化课程资源。从这个角度讲,课程资源就应该是我们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上的一切人力的、物力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综合。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不但改良国家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向,还积极参与通州区对于地方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同时努力开拓适合我校内涵发展的发现教育课程和思维课程,并根据教师特点和学生个性,在班级文化和德育体系的支持下,加强班本课程的建设。学校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需要整合各个层面的课程资源,如把部分地方课程转化为校本课程,使之更适应我们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办学风格,又需要深入开发社会资源,例如对家长资源的利用。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专业背景不同,一方面,可以为学校提供非常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比如在我们学校的网络课程、微课程建设中,我们就邀请了医药学背景的家长为我们做实验、设计甚至录制微课,文学研究背景的家长被邀请到校园中,为孩子们讲授国学经典等课程;另一方面,家长的单位也更有可能成为孩子们的校外实践基地,在谆谆善诱中给予孩子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地处首都北京,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用,能不能在核心素养的目标支撑体系下放开手脚,大胆去做。利用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体验馆、大学、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平台,将课程的建设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上。最终目的就是要在课程体系的支撑下,建立一种学习的共同体。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例如博物馆定期更新的各种展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启迪的重要凭借,音乐厅各种各样形式和内容的展演,有些甚至设计了丰富的互动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他们的表现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从教育管理到教师课堂、从教师素质提高到学生和家长的密切配合等多重力量的协同努力。对学校而言,在整合发现教育多年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明确我们学校自己的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联系与差别,在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程评价方式改革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积极实践,不断尝试、不断纠正,是进一步推进发现教育、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好路径。

屈原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作为一校之长,我学习着、探索着、发现着、成长着,同时也欣喜着身边的老师和孩子们破茧成蝶的蜕变,忧虑着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每天早上,我站在校门口迎接一个个我深深爱着的学生,那一张张鲜活稚嫩的脸庞,那一双双明亮清澈的眼睛,我深深地感到肩膀上的责任——孩子们,我们要把你们,送往更美好的明天。每天傍晚,放学铃声响起,彩虹门被夕阳装点得更为绚丽多姿,孩子们排着队,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秩序井然地走向爸爸妈妈,在家长们忙不迭地“谢谢”“辛苦了”等由衷的感谢中,我意识到,他们把自己的整个世界都交给了我,我要对这些花朵们温柔相待。当孩子们的笑声在校园里消失,老师们拖着疲惫的步伐开始了第二天工作的筹备,我和他们肩并肩,分享他们一天的喜怒哀乐,帮他们分析问题、排忧解难,看着他们再次明朗、自信起来的笑脸,我豪情万丈,是的!我们有理由期待,更美好的未来!(www.daowen.com)

学校工作是一个唇齿相依、环环相扣的有机系统。身为校长,我既要做管理工作,梳理教师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又要兼做教学工作,我相续主持、参加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同时,我也要带领我的团队,梳理教育现象,总结教育规律,从事教学研究。在工作的多重变奏中,在核心素养的主旋律下,我累并快乐着。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当一个小学校长,不仅是一两百学生的导师,而是一两百户、一两千人的导师,他的地位的重要好比一个作战的团长。”进入教育领域工作这些年,我大大小小走访了国内外几百所学校,校长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世之道,不但影响着学校的氛围和风气,也深刻影响着老师们的言行举止、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在一所学校里,校长是风向标,决定着学校驶向的方向;校长是灯塔,决定着学校办学的品味和高度。

做校长多年,经历了一茬又一茬的教学改革,每一场改革都更像是一场革命,让我脱胎换骨,重新审视自己熟悉的校园、老师和学生,每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我都像一场洗礼,让我从陈旧的躯壳中努力发出新的气息。我逐渐意识到,与其被动完成任务,不如主动迎接挑战。于是,我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教育领域陈旧落后的闸门,不断地把学校小生态圈里的老师和学生们,摆渡到更为开阔和光明的所在。

在未来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我深感到镌刻在心头的责任感,人的未来,乃至国家民族的明天。“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我感同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