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土地资源的高投入。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可耕地资源,已难以支撑以扩大土地投入的增长方式来满足持续增长的人口的物质文化需求了。专家认为,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需要新增大量建设土地,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却不允许过多占用耕地,因此,必须把节约土地放在重要位置,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
现实中节地的途径有多种。首先,节约土地是指要减少土地资源的投入。不建大而无当的大广场、大马路,少建低密度的别墅,减少行政主导而经济上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是一种土地节约。其次,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是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力、资金、技术等非土地要素的投入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如在城市增加钢筋水泥等投入,盖高楼,提高城市用地的建筑密度或容积率,可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人口容量。另外,还可以以一种集约度更高、收益能力和土地利用效率更高的土地用途来取代原来集约度和收益能力较低的土地用途,如在土地成本较高的城市中心区,以商业用地取代原来的居住用地或工业用地,也是一种土地集约利用。第三,提高农地集约利用水平。我国耕地的劳动集约度是比较高的,要进一步集约利用就需要提高技术集约度,如推行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在这方面,尚有巨大空间。
来自国土资源部的专项调查表明,我国土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从1996~2004年不到10年时间内,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与此同时,大量土地被粗放利用,甚至浪费。调查显示,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4.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为此,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对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实行有偿使用;稳步推进工业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供应,要积极探索和推行工业用地租赁制度;按照“符合规划、权属清晰、界址清楚、依法批准、有偿使用”的原则,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稳步推进集体建设用地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引入市场机制,优先储备盘活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土地。
研究表明,节地需要各行各业一起行动起来,其中在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农村建设以及其他各项建设和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节地空间。
城市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潜力巨大。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中最大变迁之一。城市建设必定要占用土地。但是,城市用地应当尽量立足于建设区改造挖潜,这样既可以使旧城更新,又可以使城市增容扩能,还可以节约土地和保护耕地。按照国家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最高定额,一般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标准是100m2,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120m2。但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664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用地已达133m2。而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城市用地为82.4m2,发展中国家人均城市用地才有83.3m2。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超过国家规定的高限33%,大大超过国际上人均城市用地水平。依照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不能走城市蔓延的路子,应当采取更加紧凑的模式,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功。
距哈尔滨市区30km处的松花江小山子段,急流冲刷南岸,造成耕田大面积塌方。为此,哈尔滨市政府先期投资800万元,对第一期0.75km的大堤实施塌岸应急消险加固工程。(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新华网,见: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6-03/09/content_4279354.htm。
开发区建设节约集约用地也有潜力。随着国家对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开发区(园区)过多过滥、圈占土地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各类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很不平衡。2004年,有关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监测。通过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开发区总体规划图与卫星遥感影像图套合比较,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160个开发区的平均建筑密度仅为13.91%(最高57%、最低2.2%),平均建筑容积率仅为0.43(最高3.64、最低0.04),平均空闲率为6.16%(最高51%)。同时监测到开发区(园区)内还有27%的农用地,6.9%的未利用地,加上空闲地,平均还有1/3的土地尚未充分开发利用。
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同样大有潜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住宅逐年增加,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大有改善。目前,我国有70多万个村庄,1994~2004年,全国村庄建设用地为709万亩,年均用地89万亩,高于城市(45万亩)和建制镇(52万亩)的用地数量。2004年全国土地利用状况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增建设用地402万亩,其中,村庄建设用地38万亩。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增加也较多。村庄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1997~2004年,村庄建设占用耕地382万亩,年均48万亩,多数省规定宅基地面积为每户0.25亩,但超标现象比较严重,一户两宅、一户多宅现象大量存在,形成了不少“空心村”,闲置和浪费大量土地。对于农村建房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讲过,“农村盖房要有新设计,不要老是小四合院,要发展楼房。平房改楼房,能节约耕地”。并对江苏等省控制宅基地面积,向空中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如今的江苏华西村提出“多占天,少占地”、“向空中要土地”,规划建设农民公寓,每户农民可节约土地0.4亩。
在各项建设和建筑材料使用等方面也都有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1997~2004年,我国公路用地为681万亩,平均每年占地85万亩。交通部门的实践表明,节约公路用地,关键是降低路基,而且低路基处理已经成功应用。据河北省交通厅测算,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平均填土每降低1m,1km永久性占地就节约近5亩,如果加上路基减少取土,节约的土地就更多。另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只生产黏土砖每年就要毁田50万亩,每修建100km高速公路,路基取土用地近万亩,而我国每年发电、供暖等工业剩余粉煤灰总量很大,既可铺路使用(已有成功技术),又可合成烧砖。据报道,甘肃一个省已堆积粉煤灰1亿t,压占4000亩土地。如果在修建公路时使用,既可以节省投资10亿元,又可以减少路基取土用地万余亩,还能够防治污染,一举多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