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划方面,党和国家已经从更长远发展战略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了谋划。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更加明确地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第六篇的题目作了总体部署。要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此外,该规划纲要还用五大章节内容,分别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强化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详细部署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种措施和具体办法。
在制定具体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中央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意见。在节能方面,基于对我国节能潜力的重视,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计划,2006年7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是《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目标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值得指出的是,节能工作不仅仅是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还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在2007年6月4日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和目标已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概括地讲,体现“一个结合”和“两个推进”。“一个结合”,是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国家创新型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两个推进”,就是要一手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手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按照《国家方案》,到2010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m3;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大沼气利用力度等措施,努力控制农牧业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在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方面:力争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hm2,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三化”)草地5200万hm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力争实现90%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hm2;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实施
2007年6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一方案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部此类国家方案。方案的颁布实施,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必将对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的贡献。
在新闻发布会上马凯主任表示,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义务,按照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17个部门,集中多领域几十位专家,历时两年,研究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实施。
在节水方面,2006年5月下旬,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是我国第一个涵盖了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技术的政策性文件。《大纲》提出了通过节水技术政策的实施力争实现的目标:到2010年实现工业取水量“微增长”,农业用水量“零增长”,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逐步下降。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200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进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
在节地方面,中央提出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国务院还明确提出重点研究城市建设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见。国务院还下发通知要求,修订和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土地复垦;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试点;推动第二批城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我国有些省份如辽宁省也下发了相应文件,决定将各级政府节约土地列入政绩考核的重要一项,考核不合格将被勒令整改,并暂停其农转用和土地增收的审批,有关领导将被问责。辽宁省政府要求将以各地实际耕地保有量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考核、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依据,作为各市政府主要领导工作业绩考核重要内容。同时,辽宁省还将实行土地使用问责,如果地方政府擅自修改或者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反规划超规划用地,将追究地方政府领导的责任;如果其他领导干部插手干预用地的,要追究相关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在分析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引导投资及决策重大项目的依据。该《指导意见》确定了以大宗短缺资源、战略性资源和贵重资源综合利用,以排放量大、存放量大、资源化潜力大的废弃物的大宗利用和高效利用,以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和提高再生资源产业整体水平为重点来确定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领域。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指导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把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贯彻到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相关政策中。(www.daowen.com)
除了上述各种战略规划外,中央在制定这些具体规划时的战略思路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多的是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例如,在2006年“两会”期间,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审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发现,规划纲要中多次使用了“禁止”、“不”等否定词句。这让习惯“鼓励”、“加强”、“改进”等正面词句的代表眼前为之一亮。全国人大代表李长杰认为,“规划纲要中‘禁止’和‘不’字等多处使用的否定词句,却传递出了许多积极的信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发展思路正转向科学发展的变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宣部联合举办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型展览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宣部、全国人大环资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国资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协等13个单位定于12月17~21日在北京展览馆联合举办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
目的:展示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决策采取的重大措施;宣传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广资源节约的先进技术和典型经验;普及资源节约知识,倡导节约文化和节约风尚,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主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内容和形式:这次展览,面比较宽,涉及工业、农业、交通、建筑、民用等重点领域,以及企业、机关、宾馆、商厦、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主要展示国家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采取的重大措施;展示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果;展示资源节约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普及资源节约相关知识。展览会以实物、模型、图片、录像、投影、多媒体等形式展出。
相关活动安排:组织有关部门、各地区的机关、企业、院校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展览,还将组织大中小学参观科普展区。同时将组织技术交流与推介会,为企业搭建平台,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交流和介绍。还将组织“地方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布会的形式,介绍地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规划、主要目标、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等。展览会以实物、模型、图片、录像、投影、多媒体等形式展出。馆、中央企业馆、科普馆4个部分组成;其中综合馆包括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全民节约共同行动4个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9家中央管理企业将组团参加展览。
组成和参展单位:本次展览会由综合馆、地方馆、中央企业馆、科普馆4个部分组成;其中综合馆包括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全民节约共同行动4个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9家中央管理企业将组团参加展览。
特点:节约是本次展览会的主题,组委会在展览会的筹备过程中,要求从展览会的策划、设计、用材、布展、展出和撤展等环节都要体现节约的思想,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如在策划中要体现简洁、朴素的节约风格,在设计上要尽可能使用节能产品,在材料选用上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设施,展出和撤展过程中要做好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