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节约观念与主张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节约观念与主张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为资源稀缺比较乐观和比较悲观的依据或理由是各不相同的。认为要素之间确定有着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这种关系是很微弱的,不足以对资源节约产生显著影响。关于资源稀缺的观点,对于资源节约态度的确立至关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资源效率至上论”产生的背景和含义。因此,资源效率至上论既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亦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资源节约观念与主张

1.对资源稀缺一般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乐观和悲观,你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认为资源稀缺比较乐观和比较悲观的依据或理由是各不相同的。一般看来,对资源稀缺持乐观观点的人,往往至少有如下几个理由。

(1)自然无限论。认为自然界仍然存在许多人类所不知的地方,可能存在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各种有用物质。这些物质就是人类的资源,就可以对现有稀缺的资源进行替代,从而缓解、甚至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稀缺问题。例如,核能在过去是人类所不知晓的,但它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却与日俱增。

(2)市场调节论。认为市场具有一种天然的功能,就是可以把资源或其他生产要素配置到效率最高、从而出价最高的地方或用途,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另外,通过市场机制,可以作用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一方面当供不应求时,通过价格提高或上升可以刺激资源供给增加、抑制资源需求增加,从而使增加了的供给与减少了的需求实现新的平衡,并缓解资源稀缺状况。

(3)技术无限论。认为人类发展的历史不仅仅是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历史,更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技术、特别是可以提高资源效率的技术层出不穷,保证了人类不断发现新资源、新用途、新工艺,从而有助于缓解、甚至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4)要素间替代论。认为一般而言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技术、资本和资源。资源稀缺时,其他要素可以部分地替代资源,从而缓解资源稀缺状况。

(5)贸易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稀缺、甚至资源短缺的问题,资源贸易可以通过互通有无、发挥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缓解资源稀缺程度。

而对资源稀缺持悲观观点的人,则往往可以说出如下理由。

(1)自然有限论。认为自然界固然仍有许多人类未知的地方和物质,但人类终究只有一个地球,并且这个地球已经承载了65亿人口,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和时候,表现出不堪重负的窘境、甚至困境。自然界可以给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极限的。

(2)市场失灵论。认为固然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但绝不能忽略了市场失灵或失败的时候,如市场不能充分考虑非货币效用,从而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的功能;共享资源基本上不受市场的支配,从而市场对于共享资源的配置作用极其有限;市场上往往存在投机行为,过度的投机行为会扭曲资源供需关系,从而不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

(3)技术有限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技术变革是阶段性的,不是说你想要技术就有相应的技术。我国资源节约技术,如节能、节水技术的有效供给不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4)要素替代的有限性。认为要素之间确定有着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这种关系是很微弱的,不足以对资源节约产生显著影响。再者,自然资源是一切财富或要素的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真正能替代资源的物质或要素。

(5)贸易有限论。认为贸易自由化固然是一个方向,但也受到质疑、挑战。受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源贸易的自由度更是有限,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贸易更取决于政治格局及其变化。

关于资源稀缺的观点,对于资源节约态度的确立至关重要。过度的乐观与悲观都是不可取的,既不利于资源节约的持续有效开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效率越高越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资源效率与其他效率的间隔关系,也需要搞清楚资源效率与资源公平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讲,在一定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性,即提高资源效率往往需要牺牲经济效率或社会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效率并非越高越好,需要在资源效率与经济效率、社会效率之间进行必要的选择、甚至是两难抉择。此时,就不能认为资源效率越高就越好。在一定经济、技术和制度条件下,资源效率有一个合适的水平,这个合适水平的资源效率,既能保证资源基础不至于过度消耗,又能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社会的发展。显然,盲目地进行国际或区际资源效率比较,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资源效率的比较必须考虑经济结构、水平及技术等方面的可比性。

小知识:资源效率

所谓资源效率,是指单位资源的产出数量,或单位产出所占用(消耗)的资源数量。其测算指标很多,在此仅讨论三个主要指标。一是资源容量,是指单位产品中某种自然资源的含量,如每吨钢材能耗、单位谷物产量水耗、单位农产品资源耗用量或占用量等。显然,随着科技进步,产品的资源容量会下降。二是资源投入产出率,即单位资源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如单位能耗所创造的GDP、单位能耗所生产的农产品数量等。三是资源利用强度,反映对资源的利用水平,该概念仅适用于可更新资源,如单位草场载畜量、单位耕地面积农产品产量、水域捕捞强度和养殖强度等。

另外,资源效率与资源公平之间往往呈现矛盾关系,即提高资源效率往往会影响到资源公平目标的实现,反之亦然。因此,资源的分配不能全然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须充分考虑各群体、各阶层的资源权利及其公平性,须保证资源公平目标的实现。现实的选择往往是在资源效率与资源公平间达成某种可以接受的妥协或平衡。换言之,资源效率的提高不能以完全不顾资源公平来实现,否则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3.有学者主张“资源效率至上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资源效率至上论”产生的背景和含义。这种主张或论点产生于可持续发展思想背景下,主要源自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而给自然资源基础带来与日俱增的压力,同时亦带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有鉴于此,有些学者主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再追求经济效率或资金效率,而应高度重视资源效率。此主张者认为,只有以资源效率为最高目标,才能从根本上纠正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或经济效率的传统发展思路,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基础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因此,资源效率至上论既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亦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说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是因为它确实可以起到矫枉过正的作用,实现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说其局限性和片面性,是因为它将经济效率、社会效率与资源效率完全对立起来了,认为只能牺牲经济效率、社会效率保证资源效率。由此,不难得出自己对“资源效率至上论”应持什么样的观点。

4.一般地来说公平与效率往往是矛盾的,应如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般地讲,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在追求效率的时候很难顾及公平,反之亦然。但这并不是说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时不能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应当承认,资源节约实质上就是一个提高资源效率的过程,因此资源节约注定以提高资源效率为最高目标。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有层次的,其中经济的层次性是最主要的。不同经济层次或不同收入层次的资源需求、满足资源需求的经济支付能力等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决不允许处于最底层的群体不能获得其满足最基本需求的资源(如最基本的生活用水、生活用能及生活住房等)。为此,对不同阶层实行有差别的资源供给及资源价格政策,是兼顾资源效率与资源公平的有效手段。例如,部分地区已经实行的阶梯水价政策,既保证了经济收入较低群体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满足了高收入阶层对水资源的额外需求,这样就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这种平衡是以牺牲部分效率来换取公平来实现的,或者说是以牺牲部分公平来换取效率来实现的。实际上,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必要的妥协。这种妥协之所以说是必要的,是因为如果不牺牲一些效率来换取公平,就会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平而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会动摇资源有序分配、合理利用的社会基础;或者因为不牺牲一些公平来换取效率,就会加重资源短缺局面,就会动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

当然,各地区在具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目标时的做法可能会有较大差异,这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在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及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就不会那么尖锐,此时节约资源的客观阻力就会小些;反之亦然。越是在经济发展较差、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资源效率目标就要更多地为资源公平目标让路。

5.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差异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取决于多种因素,可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1)年龄因素。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人的资源节约意识可能越强,因为他们所经历的资源短缺情况可能比较多,从而知道资源浪费的可怕后果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当然,随着资源短缺意识在各年龄层的宣传与普及,年龄的差异可能越来越小。

(2)受教育程度。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然界的认识、对人与自然间关系的认识就越比较理性,其资源节约的意识会越强。加之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自我约束的意识越强、荣辱观越强,其资源节约的意识自然会越强。当然,还需要从意识转化为行动,仅有资源节约的意识而不付诸行动,对于资源节约也是无补的。大凡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恰恰资源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不是因为其没有资源节约的意识,而是其仅仅将资源节约停留在认识阶段而没有或不屑于付诸行动使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节约的行动比资源节约的意识更为重要,大爷大妈的资源节约行为值得全社会学习和效法。

(3)文化因素。浪费奢侈、自由散漫的文化,是不利于资源节约的,节约、自律的文化有助于资源节约。应营造资源节约和资源节约光荣的文化环境,扭转盲目攀比、崇尚奢华的不良文化现象。总体上讲,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节约的文化,是我们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所不可或缺的无形财富。

(4)经济能力。资源节约的意识与经济支付能力有着重要关系。一般来说,低收入阶层会处处量入为出,以节电、节水、节粮等为其生存的重要方式。相反,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说,资源方面的开支往往仅仅占其总支出的极小部分,因而不会去过多地留意使用或占用资源的数量及为此而支出的货币有多少。高收入阶层所占用或所耗用的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土地等资源)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5)其他因素。资源节约意识及其差异性,还取决于其他因素,如宗教婚姻等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因素对于资源节约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婚姻状况及家庭状况也会对资源节约意识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完整的婚姻和家庭有助于资源节约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6.如何认识生产方式与资源节约的关系?

关于生产方式与资源节约的关系,应当发展地看、一分为二地看。从根本上讲,人类发展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带有必然性、不可逆性。人类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人类历史不可能、也不允许倒退。因此,资源节约只能适应、服从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但另一方面,资源供给确实对生产方式有一定的反作用、甚至是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生产方式的选择和变化必须考虑资源基础及其变化,必须考虑资源利用方式及其变化,从而也必须考虑资源节约的要求、可能与前景。

小知识:生产方式与增长方式

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的阶段划分是一致的,大致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或可简单地分为古代生产方式、近代生产方式、现代生产方式。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分类,如分散的和集中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和现代的生产方式等。

增长方式是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增长方式可以根据技术、资源、资本、管理、劳动等生产要素相对组合情况(相对密集程度)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及管理型增长方式。

具体来说,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进步,改变了资源利用方式,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了资源利用的数量或规模。因此,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对于资源节约的贡献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鉴于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必然性与不可逆性,应当将生产方式对于资源节约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应尽力促使生产方式朝着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发现新资源或资源新用途有方向发展。

7.如何认识消费方式与资源节约的关系?

所谓消费方式,一般是对消费偏好、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总称。消费偏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人”又分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不同情况;“时”则是指时间的变迁对于人的消费有着重要影响,时代在发展,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变迁;“地”则是指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城乡之间等方面的差异。消费结构是指物质消费与非物质消费(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心理、审美等消费)所占的相对份额。消费结构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收入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地讲,收入水平越高,非物质消费的比重越大,反之亦然。消费水平则是指消费的总量水平,包括物质总量(如用水、用能、占地等数量)和价值总量(消费总支出)等两方面。

消费方式与资源利用方式和效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首先消费偏好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次是消费结构,最后是消费水平。

8.我国是典型的东方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对于资源节约有什么影响?

包括食物消费模式、居住模式及交通模式等在内的消费模式,对于资源利用及其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我国的消费方式有其显著特点,有着鲜明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食物、居住及交通模式。首先,我国食物消费是典型的东方型消费模式,即碳水化合物(谷物)在食物消费中占有较大比重,而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所占比重较小。这与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当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性食物消费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之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将长期是以谷物为主的食物消费模式。这种食物消费模式,是一种节粮型的食物消费模式,从而也是节水、节地及节能型的食物消费模式。

其次,我国亦有着鲜明民族、文化、地域和时代特色的居住模式,这种居住模式与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乡分离的社会形态相适应。这种居住模式的特点是多数人居住在乡村,少数人居住在城镇;庄园、别墅等占地较多的居住模式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典型的居住模式,而平房、公寓等占地较少的居住方式是典型的居住模式。加之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对占地较多、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居住方式采取极其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因此,节地型的居住模式将长期主导我国的居住模式及其发展。这无疑对于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极其有利的。

再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城市化水平相适应,加之典型的中国式居住模式,我国交通模式亦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非机动交通方式仍占有较大比例;二是公共交通是优先发展的重点。这种模式无疑会节约交通用能、用地,对于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极其有利的,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然而也应当看到,我国的传统交通模式正在发生显著甚至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在大城市,随着人民收入水平和需求水平的提高,机动交通方式和家庭交通方式呈快速增长之势,并因此而带来交通堵塞、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已成为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挑战之一。

无论是食物消费方面,还是居住和交通消费方面,人们注意到一个问题:传统的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是不是正在失去?如果是正在失去,那么这种变化是必然的吗?有无减缓其失去的速度?我们怎么办?这些问题确实在困扰着我们。通过分析和思考,我们可能会发现,不能一味地说不让人们去选择“更加现代”、“更加文明”的消费方式,但也不能无所作为地任凭这样下去,否则会导致资源环境基础不堪重负!出路可能在于改造传统的消费模式,使之在继承和发扬资源节约优点和优势的同时,也更多地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相同步,更富有人性化,更富有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特色,更富有亲和力和接受度。

9.如何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一个勤俭节约的民族,一个兼容并蓄的民族。这些传统美德,无疑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大有裨益的,应当发扬光大。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我们中国人有讲面子、爱面子的传统,请客要体面,要体面就要让客人吃多吃好,餐桌上剩下的饭菜越多就说明越好客,主人就越有面子。殊不知,这种讲面子必然带来浪费现象,必然会导致资源浪费。显然,此时我们民族固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已让位于热情好客、讲面子的心理。推而广之,政府讲面子、爱面子,就会建设“形象工程”,马路修得越宽越好,大门修得越高、越宽越好,办公楼修得越体面越好,城市占地面积越大越好。殊不知,这种讲面子实际上是典型的政府浪费行为。调查发现,土地、能源等资源浪费的主体,其实往往不是企业,因为企业对花每一分钱都是很谨慎的;也不是家庭,因为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多数人心里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浪费主体恰恰是政府机构。

总之,从资源节约的角度看,我们有些传统美德已经不那么美了,需要补充新的内容,否则就会动摇我们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人讲面子的传统,让浪费资源的人、家庭、单位尽失其脸面,使其改邪归正。

10.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政绩观与资源节约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行动指南,其核心是要做到5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资源节约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之间,建立起较为平衡、协调的关系,是统筹人与自然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能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统筹各种因素和各个方面,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也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政绩观基础之上。政府考核体系是政府及其主要官员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推动力。就资源节约而言,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体系有碍于资源节约。为此,须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及其变化,从而反映资源节约成效的政府考核体系,这样的体系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能源消耗总量及其变化指数——反映能耗及其变化、从而反映节能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②淡水资源消耗总量及其变化指数——反映水资源消耗及其变化、从而反映节水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③土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百分点——反映土地资源占用或土地产生效率及其变化、从而反映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④单位GDP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及其变化指数——反映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水平及其变化、从而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节约水平的重要指标。

另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科学政绩观,还要体现在“为谁负责”的方面。严格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将为辖区内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目标,以让人民满意的态度开展工作、包括资源节约的工作,不应唯上、迎合上级的要求,而应唯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政绩观必须建立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组织和管理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相关活动,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节约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