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卦初九爻爻辞为:“拔茅茹以其汇征吉。”邓秉元断句为“拔茅,茹以其汇。征吉。”王弼释曰:“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孔颖达曰:“茹以其汇者,汇,类也,以类相从。”按照此释,该爻辞的本意应该是,拔其根相连的茅草。茹不是植物,只是一种状态。《象》传亦说“拔茅征吉,志在外也”,未言拔茹。关于“志在外”,杨万里曰:“君子之志在天下,不在一身,故曰志在外也。”尚秉和断该爻辞为:“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并说:茹,菜属也。《诗·郑风·东门之》:“茹藘在陂。”《汉书·食货志》:“菜茹有畦。”茅,《说文》:“菅也。”茹与茅为二物。“以其汇”者,言茅与茹同拔,连类以及也。这是尚氏之释。然而,茅生长在陂,就是在高坡山冈上,而茹生在平原良田中,未见有二物同生一处者。茅,也叫菅草,成片丛生,其根相连,除之不尽,而茹杂于良田禾苗间,“同拔”之论恐不可靠。程颐的断句与尚氏同,但未言茅茹同拔,只言“茹,根之相牵连者。”以茹为一种状态。程氏认为:“君子之进,必与其朋类相牵援,如茅之根然,拔其一则牵连而起矣。”又言:“贤者以其类进,同志以行其道,是以吉也。”这是程氏之论。刘大钧的断句与邓秉元同。刘先生认为,“茅,喻群贤也”。他据《续后汉书·五行志》,认定“拔茅”为一句,“茹以其汇”为另一句。据《释文》,以茹为牵引。又据《汉书·刘向传》“在下则思与其类俱进,《易》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释此爻辞为“与其类俱进”。还有郑玄的断句为:“拔茅,茹以其夤征。吉。”帛书《易经》作“茹以其胃”。于是爻文即有三种形式:茹以其汇、茹以其夤、茹以其胃。按,胃,类也。汇,古伟字,美也。夤,出也,勤也。孰是孰非,不好断定。李镜池的断句为:“拔茅茹,以其汇。征。吉。”李镜池认为“茅茹”就是茅蒐、茅藘,一物异名,俗谓茜草,是一种可作为红色染料的草。他引《说文》“茅蒐、茅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以证“茅茹”为一物,即茜草。此又一说。
“拔茅茹”释竟。(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