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以律”是师卦初六爻爻辞,后有“否臧凶”三字。“师”者众也。“律”者,有法则、音律二义。研究《易》者,有以“法则”释律者,有以“音律”释律者,分为两派。先谈音律说。《九家易》曰:“坎为法律也。”李心传云:“荆公曰律如‘同律听军声’之律。法律之律三代未有。《律书》曰:六律为万事根本,其于兵械尤所重。武王吹律听声。”此爻《象》传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只说“律”,而未明是法律的律,还是音律的律。王安石和李心传主音律说,且明示三代未有法律之“律”。吴澄曰:“案《周官·春官》大师之职‘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郑注引《兵书》云:‘王者行师,出军之日授将弓矢,大师吹律合音,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商则战胜,军士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徵则将急数怒,军士劳;羽则兵弱,少威明。’”由《兵书》,可见古时打仗,以听五音宫商角徵羽而知吉凶。李道平亦曰:“律者,乐律也,非法律也。”又说:“《周礼·太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又,‘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是古者出师,皆执律以从。《左传》称师旷知南风之不竞;《吴越春秋》载大夫皋如之言曰‘审声则可以战’,皆其遗法。”李道平以律为乐律。主张此说的还有刘大钧。刘大钧说,否,帛书《易经》作不。否字,先儒多作不。所以“否臧”即“不臧”,即“律竭”,即没有了乐律。又说,古时行军作战,皆按乐律进退。律即竭,则凶。刘大钧“律竭”之说并非臆测,是有根据的。《左传·宣公十二年》云:“否臧且律竭也。”可证“否臧”不是“不善”,而是没有了乐律,即律竭也。
程颐等主张“律”为律法。程氏认为,律法可以禁乱诛暴,律可以号令节制,统制于众。没有律,则凶。所以《象》传曰:“失律凶也。”尚秉和亦曰:“坎为律。律,法也。臧,善也。否臧,即失律也。失律故凶。”唐明邦曰:“律:纪律。”有如“三大纪律”之类。李镜池等也以律为纪律。还有一种折中之说,以军律之义即由乐律所引申。宋林栗即说:“或曰:诸儒言律,或以为律法之律,或以为吹律之律,二者将安折中?曰:法律本于吹律,律起于黄钟,黄钟坎也。古者断竹为律,吹中声以验气候轻重长短,毫厘不差,度量权衡于此而取则焉。是以后世法令通谓之律。”林栗最后说,对于此爻可直说法律,不必谓吹律以听军声。《十三经辞典》周易卷释律为法令。且释《象》传曰:“以为如不按律令行事,将会有凶险。”不谈音律之解。(www.daowen.com)
“师出以律”释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