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生活

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生活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4]教育是由对话传承价值,是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方式建立起来。是故,就教与学的本质而言,应该是对话性的。没有对话,也就没有沟通;而没有沟通,也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教育。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教育领域完全是对话性的”[75]。我国先圣孔子的“述而不作”,以对话育得“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启发诱导,教学相长,给后人留下了对话式教育的典范。

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校生活

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人自有生以来即与人“共存”,甚至可以说人是通过他人而存在。人通过父母获得生命,通过家人和他人的爱与照顾得以成长,通过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因此,“人与他人共在”是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此外,人是在他人的言语、行动中被形塑的,作为存在主体的“我”的思想、意志、行动是在与其他存在主体的互动中生成的,同时“我”也在与他人互动中型塑了其他存在主体,所以人存在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相互交往生成”。“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71]人的生命作为有价值的存在,总是以某种方式叙述、表达着置身世界之中的自我存在的状况与需要。“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72]因此,人生活在世界之中,总是有意无意、或隐或显地寻求与他者的对话。德性的生成,观念的积淀,思想的提升,始终来自外在世界的频繁交流,来自他者精神之间的对话交流。“思想并非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物,而‘固定居住’在人脑中;不是这样,思想是超个人超主观的,它的生存领域不是个人意识,而是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交际。思想是在两个或几个意识相遇的对话点上演出的生动事件。思想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性的。”[73]

教育是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相互感受和共同成长。“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然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此即是说,要随时准备为人而转成‘你’之世界……要反复不断地亲近他们,打动他们。”[74]教育是由对话传承价值,是通过主体间的对话方式建立起来。是故,就教与学的本质而言,应该是对话性的。没有对话,也就没有沟通;而没有沟通,也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教育。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教育领域完全是对话性的”[75]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一种对话教育的艺术,“通过它,老师使学生把怀在身上而自己忘记了的真理分娩出来”[76]。我国先圣孔子的“述而不作”,以对话育得“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启发诱导,教学相长,给后人留下了对话式教育的典范。(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