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儒,外表给人一种人如其名的感觉,斯文的容貌搭配瘦高的身材,第一眼就让人觉得应该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事实上,小儒在班上的整体学业成绩不算优异,班上排名大约中上游,不过他在数理方面的表现却是数一数二。在学业表现呈现“阴盛阳衰”的班上,小儒算是为男同胞争回颜面的代表。数学是小儒最喜欢的课程,他觉得数学可以“发挥智慧动脑筋解题,尤其是算出答案的时候,最让人有成就感”。因此,小儒从一年级起表现最好的功课就是数学。令人意外的是,外表斯文的小儒却非常热爱运动,尤其是篮球,常常可以看到他和小史、小桑等几个好动分子顶着炙热的烈日在球场上厮杀。
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的小儒,虽然现在和小史等几个“捣蛋学生”是球场上默契十足的队友。但在以前,小儒看到小史等人在校园里抽烟、打架的行径却相当不以为然,甚至认定他们就是所谓的坏学生,暗自在心中叫他们“校园流氓”。只是爱好篮球的小儒十分向往篮球队的生活,这才和小史等人走得很近。现在小儒和他们练球练得很勤,球技在校园里也算是个中翘楚。经常接触小史等人,原本对他们有些睥睨以待的小儒,发现“小史他们也并没有那么坏,即使在课堂上和老师发生冲突,多少也和老师对他们有偏见,爱找他们麻烦有关”。于是小儒开始用比较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小史等人。但或许是一般人眼中坏学生的刻板印象使然,小儒和小史等人的关系仍然维持着一定距离,大部分的相处时间只是一起打打球,还谈不上有深厚的友谊。
研究者:经常和小史他们一起玩篮球,关系应该很“铁”吧。
小儒:也不是啦!有时候他们(小史等人)会跑到学校的旮旯里抽烟,他们也要找我,我就不会和他们一起去。我觉得他们的一些行为还是很不好,所以不想和他们走得太近,就是一起打球而已,如果他们要求做坏事,我会拒绝。(20060915)
1.初始服从继而调整
小儒和小史等人继续维持着“球场上伙伴”的关系,他很清楚地告诉自己,不要和他们成群结队地厮混,就算小史邀请他一起去恶意破坏、肆意违规,他也很明确加以拒绝。尤其是上了六年级之后,班主任不仅对班上行为问题严格管教,对课业成绩也多有要求,让大家都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活”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课业压力。小儒除了喜欢的数学依旧表现出色之外,其他科目只能维持班上的平均水准,并没有特别的努力。而今在班主任的施压下,小儒的每一科平时考试成绩班主任都要过问,甚至会定制达标分数线,未有达标即遭惩罚或通知家长。虽然小儒要达到班主任所指定的标准并非难事,但考试总有闪失之时,他也领教过“挥汗如雨扫教室”和“大庭广众遭驱逐”的惩罚。因此,小儒也会稍微用心在其他科目上,总体学习成绩也自然有所提升。
上学期暑假,小儒曾和哥哥一起到游戏厅玩一款新游戏,后来小儒竟有点“上瘾”。开学之后他还是会忍不住游戏的诱惑,趁着晨读的间隙到学校附近的游戏厅厮杀半小时。但是学校禁止学生去游戏厅,班主任更是严格禁止班上同学去玩游戏,一经发现就会课以重罚以示警诫。新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早晨,小儒溜到学校附近的游戏厅逍遥了一会儿,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没有及时赶上第一节课。迟到的小儒胆战心惊地喊了声“报告”走进教室,老师也没有问迟到缘由,小儒以为逃过一劫,没想到,神通广大的班主任还是知道了,而且知道他早上跑到游戏厅去了。
小儒:我们班主任真是个“秘密警察”,做老师太可惜了,浪费人才,他应该去做“特工”。开学初玩游戏的那次迟到,他很快就知道了。结果被罚抄课文28遍,我一直抄到凌晨三点钟,食指上的肉都瘪下一块,人都散架了。以后真的再也不敢去了。(20060915)
有了此次的“惨痛”经历,小儒再也没有去游戏厅了,他觉得还是循规蹈矩点好,免得再次挨罚,所以也更专注学业。对于学生的潜质,教师总有敏锐的洞察,班主任很快就发现了小儒的数学潜力,他把小儒叫到办公室给了一番特别的鼓励。
小儒:其实一开始我的功课还是很好的,尤其是数学,班主任还勉励我,他说他看过我以前的成绩,其实我的数学比起小吟(班上第一名的女生)还强,他要我在其他课程上也要多努力。我听了陈老师的鼓励后,学习就变得很认真,每天读书练习到很晚,一般都是十一二点钟才睡觉,成绩一下子也提高得很快。陈老师也常常鼓励我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加把劲,争取到前三名!以前他就期望我能在班里起到“带领”作用。学习成绩好,我也觉得很光荣,同学喜欢和你玩,爸爸妈妈也很高兴,老师看你的眼光也不一样,我也希望可以赢过小吟。(20060915)
因为面临升学,原本班主任就对学习成绩抓得很紧,加上这一番特别的鼓励与肯定,小儒决心要以小吟为目标,奋起直追。就这样,小儒那段时间特别用功,没有双休日,没有看电视、听音乐的时间,每天学习都到很晚,考试成绩也一直稳定在班上前几名。但这也是小儒耗尽精神、体力与睡眠换来的。小儒的父母看到儿子如此辛苦熬夜地拼成绩,也很心疼。一天晚上,小儒依旧挑灯夜战,准备隔天的考试,小儒的妈妈一如往常地要他早点休息,担心长期熬夜会把身体搞垮。口头上答应妈妈会早点休息,但小儒仍然继续复习他的数学习题,可实在太累了,小儒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隔天一早,妈妈来叫他起床,竟然看到他满脸通红地发着高烧,只好向学校请假在家休息。
研究者:你觉得为什么自己没有继续再努力下去?
小儒:我本来很想把其他功课赶上去,所以那段时间就很用功,结果一天晚上突然生病发高烧,蛮严重的,到医院输液打针,三天没有到学校上学。结果那次考试也没有考成。接下来的一次考试也没有考好,从那时候起,我渐渐就没有以前那种拼劲了。后来我妈妈也叫我差不多十点钟就要睡了。学习还是顺其自然吧,只要上课用心听,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好,“学习第一”的压力其实很大的。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以前睡眠不足,上课精神也不好,我觉得还是不要这样折磨自己了。我家的小狗每天还能出去溜达两个小时,我整天学习根本就没有时间出去,连小狗都不如。如果成绩和牺牲是分不开的,那么我宁愿不要成绩。(20060915)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小儒发觉学习成绩并不是唯一。为分数而教育,人生为分数、生命为升学而展开,日常生活失去了乐趣,学习才会变得如此“苦不堪言”。如今他觉得争“学习第一”也没有什么意思,第一名只能带给他表面的虚荣,并没有带给他欣赏知识时的渴望和享受探索时的喜悦,反而使自己的生活变成原始森林,缺乏真正教育的引导、筛选和净化。小儒甚至觉得,即使考试没有达到班主任要求的标准也没什么关系,被罚被骂也没什么,顶多是一时的身心之痛,每天熬夜苦读的辛苦才更让人吃不消。因为他承受的不只是体力的消耗,更是精神上的压迫。
研究者:后来你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充分地准备每一次考试了,是吗?
小儒:是啊!虽然陈老师(班主任)还是要看每一科的成绩,还是定有标准,但我现在是能考多少就考多少,原来有些可以考九十几分,由于没有以前用功,现在只能考八十几分。陈老师还不是经常让我爸妈到学校开会。可是我觉得没有关系,反正我也是痛一下而已,他们也是一时发泄火气罢了,我不想成为分数的奴隶。(20060915)
小儒的选择可能是一种无奈,但应该说更多的是一种主体对自己生存场域的自主选择,“因为生存就是能够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来度过生活中所出现的磨难并且要克服这些磨难”[40]。只是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或磨难,人的快乐、幸福、自由、纯真在教育中都消逝了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吗?100分使童年变成100岁。
2.转移目标追求自我(www.daowen.com)
对小儒而言,他并没有感受到当下的教育能充分地激活他的生命存在,把他的存在导向卓越,同时敞开个体生命价值充盈的空间。在经历心理调适之后,小儒对学习的抱负有所转变。在身心巨大的压力下,他选择给自己一个闲暇快乐的生活,而非去追求那个成人所构筑的美梦。
研究者:对你来讲,来学校上学是件比较有意义的事吗?
小儒:其实我没想那么多,就是到了上学的年龄就来了,来了就读书呗!我也想不到说对我有什么影响。以前听老师说考上一中的火箭班,好像非常光荣,那时成绩好的时候,老师就一直鼓励我,说我考上火箭班没有问题,对我也有许多期待,所以我也就尽量努力。……以前还会想考上火箭班怎样怎样,后来发现生活只剩“读书苦和苦读书”了,我感觉很难而且很累,还是觉得快快乐乐好。(20060915)
小儒现在似乎厌倦了那种完全被书本、考试压迫的日子,他希望能在繁重的学业与自己的喜爱间寻得一些平衡,在枯燥的学习与幸福的体验中求得一丝快乐。爱运动的小儒,自从不再全神贯注于考试成绩之后,开始热衷于打篮球。下课时间、午休时间,他总是和小史等人打球。
研究者:你的功课没有以前好了,自己觉得怎样呢?
小儒:无所谓,我爸妈也没有一定要我考第一,现在这样蛮好。像我现在就很喜欢打球,想要练习篮球,成为全校最强的。功课其实还好就好。像我哥哥以前的功课很差,但是篮球他打得好,我就觉得非常羡慕!还有和小史他们几个球友打球,我很快乐,我现在的水平和他们差不多了。(200609015)
在球场上小儒抛弃了那一张张“分分计较”等级的试卷,他目前的梦想是“成为全校最强”的灌篮高手,那同样是个值得炫耀的荣誉,一个和自己现实生活贴近的荣誉。他不想把生活的全部寄托在遥远的未来,一切努力只为实现父母的愿望,他宁可给予自己一个快乐而忠于自己喜好的现在。当人的精神状态同时和更广的利害关系发生大量内心联系,使我们对于跟人和事物的亲近和接触,突然发生的情况越来越敏感,越发觉得不知所措时,渴望在场域中占据主动的人却在不懈地进行一种“把握自我”的尝试,“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一个‘新的时刻’,在这一时刻,个体都可以询问‘我要为自己做些什么?’每一时刻的生命都是有关思想、情感和身体感知的反思性高度觉知。觉知创造潜在的改变,它实际上会引发其身产生改变并激励个人通过身体力行改变自身”[41]。小儒心态的转变,抗拒教师的期望,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下的自我保护。
对调适型学生的教育社会学解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与成人价值冲突的调适
调适型学生原本积极投入学校教育中追求教育成就目标,在教师对此信念的增强与传递下,他们加倍努力,教师认为学生应该“牺牲现在,寄望未来”,目前为追求学业成就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是可以从将来的“升学结果”中获取报偿。“少看电视多看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业成绩至上,其他暂放两边”等劝告与敦促,让调适型学生接受“追求学业成就即是唯一”的信念。努力用功的结果,导致过度的精神压力与体力损耗,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件不得不接受的苦差事。在这其中,调适型学生感受不到个体内在的充盈与完满,不能心旷神怡、心悦神愉地把自我交付于教育澄境,此时此刻的个体体验不到此时此刻的教育是一种“内在的有价值的活动的引导”[42],教育不是体验生命、成全人生、放飞理想的事业,教育中的人只是分数支配、处置、形塑的一个物品,当人被当作“物”来处理时,人也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人就是非人。当调适型学生想抗拒这种非人的生活时,于是萌发了“价值冲突”的种子,他们开始反省自己过去接受的价值灌输,当他们发现以往的“牺牲目前,扬眉未来”的信念令其不快乐甚至痛苦,而那些价值实现却又在教师强调学业成就的增强下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时,他们选择拒绝教师传递的“成人制式价值”,不再一味以追求成绩为学校生活目标,转而探索自我的其他层面目标。
这样的转折历程是一种在成人价值与青少年追求自我中间交织激荡的历程。所谓的价值观,有其层级组织结构,在运作层面上,价值是选择性行动情境中的表现,即事物的可欲性以及个人的行动倾向;从性质方面看,价值是客观化的需要与偏好;从功能上而言,价值具有指导个人行动,维持个人统整的功能。因此,进一步探究调适型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从追求学业成就的积极行动倾向,转变为维持一定水准并追求个人兴趣,将原本被教师所强化的客观化努力目标加以拒绝,不再将之作为个人学校生活与学习活动的唯一指引。由此而论,调适型学生面对的便是一种个人价值选择的转变历程,其中包含着与“成人制式价值”矛盾冲突的意涵。
(2)深刻感受教师期望差异
“教师期望”是影响调适型学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具有“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教师“开始时的一个虚假的情境定义,由于它引发了新的行动,因而使原有虚假的东西变成了真实的”[43]。然而当调适型学生产生价值冲突与心理调适之后,他们不再积极追求学业成就,也明显感受到教师期待的转变:“不仅不再期待他们的带头地位”,教师甚至“要求他们的考试成绩不要拖累全班就行”。从调适型学生身上可以察觉出教师期望的落差。
学者纳什(Nash)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与期待包括两种,一种是源自教师的特定辨别框架,即由教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生活社区等“先导因素”所产生的认识与期待;另一种是来自教师的自我经验,即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与理解所产生的认识及期待。这时教师必须拥有一个分类系统(a system of categories)——一个编档保存的系统——学生的行动可以被解释纳入这个系统中。例如,“能力”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学生行为被解释纳入这个分类,以致学生被知悉为“聪明的”或“愚笨的”、“精通数学的”或“拙于拼字的”等。这种经验上的认知引起教师对学生的有关期望[44]。教师对调适型学生期待的落差,即是来自后者的影响,从教学经验中察觉学生学业的能力而提高期望,但在历经学生的态度调适之后,教师也转变修正了对他们的期望,认为他们无法成为班上的带头人物。由于“行动者的目标和定义来自经验,行为者为他们自己创造目标,以便了解他们过去和现在的经验,且为未来设计出一份容易理解的、可以达成的生活计划”[45]。于是,教师不再展现出以往的殷殷期许,当学生自我察觉之后,自然也影响自我的成就抱负。
(3)具有批判意识但未理清
前述批判型学生对某些成人价值目标的抗拒,存在着某种层面的批判意识,特别是在成人与青少年的价值选择上,他们不仅调适了自己的学业抱负,也做出了价值取舍,这种取舍多少凸显出他们对规训化教育的厌恶和拒斥。不过,调适型学生对这一层面的抗拒似乎尚未理清,就像小儒拒绝“分数至上”的教育目标。然而,小儒追求成为全校最强的“灌篮高手”便是他真正的人生方向吗?他追求的是单纯的轻松逸乐吗?抛弃了规训化教育的压抑和形塑,小儒还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可是有些调适型学生却如尼采般发问:“我还剩下什么呢?一颗心,疲惫和玩世不恭之心;一种不安定的意志;噗噗振动的羽翼;破碎的脊梁骨。”[46]规训化教育造成人的精神贫瘠,无法建构人的精神使命,无法形成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无法寻求精神品格的优秀和卓越,也不再审视自己的当下生活。当一个受过规训的人把价值的思考生活当作没有必要的时候,当他失去对更高的生活兴趣的时候,他就会沉溺于当下被使用的快感中,沉迷于眼前的利益中;他们很可能用寻求快感代替寻求生活目标,他没有自我教化的力量和愿望;在自我放纵中自我桎梏,在自我实现中四处媚俗[47]。这些都是调适型学生需要加以理清和反省的,否则他们就会把懒惰当作优雅,把放荡当作潇洒,把厚颜当作勇敢,把奢侈当作慷慨,彻底沦为规训化教育的牺牲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