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方歌唱语言的不同
中西方歌唱艺术生长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和语言环境之中,在吐字、发音等方面各具特色。
西洋歌剧主要是用意大利语。意大利语语音清晰、音序均匀、节奏明显,元音平正而圆润、流畅。语言特点是所有的元音必须响亮清楚,元音结尾比较单纯,有音节、重音之分,是非常合适歌唱的一门语言,再加上意大利人的嗓音较圆润,非常有利于歌唱,因此,意大利美声唱法成为世界公认的唱法。
而中国民族唱法,则植根于多民族的语言特点之中,对于中国人来说,用方言及母语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更能体现民族风格。中国音乐家周荫昌教授曾呼吁:“大力提倡用母语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在此基础上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他说:“没有山西话哪有郭兰英,不会说陕北话肯定唱不好‘信天游’。”在我国民族声乐界有一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以及个性特色的歌唱家,如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新疆维吾尔族歌唱家克里木、云南歌唱家黄虹、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等。他们的演唱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使中国民族歌坛呈现出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而形成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则是因为他们尊重了民族语言的发音特点和习惯,采用了方言母语来演唱作品。
因此,中西方歌唱形式各具特点,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对歌唱艺术的影响。
(二)音乐文化背景的不同(www.daowen.com)
西方人的音乐启蒙是从宗教音乐开始,宣扬一种神性的力量。而中国音乐文化中包含:①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②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③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等,极具包容性。世界上每种音乐文化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反映了特殊的生活方式、特殊的文化背景,因此,形成了与之相关的风格特点。
中国歌剧的创作从群众中来,它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性和团结性,音乐形象始终为大众服务,音乐语言通俗而具平民化特征。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代表的音乐情感完全不同,在各自的歌剧创作中深刻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特征。
同时中国作曲家长期致力于西方音乐的学习及其技巧的运用,在对西方音乐广泛地选择和严格地审视之后,再把外国音乐中一些优秀的精华撷取过来,融合在本土音乐的创作之中,创作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
民族性存在于任何艺术形式之中,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精华。歌唱民族性具有一种独特的语汇,它不仅表达作曲家的灵魂,同时代表着一种他文化。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不能要求中国的艺术家不被其他民族的艺术形式所吸引,任何一个时代的歌唱艺术,都是在不断交替、不断推陈出新中创造新的文明和新的艺术。因此,对待西方的艺术和文明,我们既不必咬牙切齿地进行排斥,也不必趋之若鹜,对一些所谓的民族艺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它并不具有世界性。歌剧艺术的复杂性、民族性与民族文化及语言习惯等有关,因此,不同民族的歌剧艺术魅力就体现在不同文化和不同的民族性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