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歌剧的产生与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歌剧、中国戏曲、近代话剧的深刻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的接收方式和接受程度,既有其综合性和全方位的特点,即不单单受其中一类的影响,而是接受三者的综合影响;但也有各个不同的接受点和侧重面,即中国歌剧在接受上述三者的综合影响时,必然根据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创作倾向,选择其中之一作为自己的接受点和侧重面,这成为中国歌剧家族中多样化风格和类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艺术渊源。
(一)歌舞剧
歌舞剧是主要继承和发展自我国民间歌舞和歌舞小戏传统,同时接受西方专业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歌剧类型。以歌舞演故事,音乐素材主要来自民间歌曲,加以专业化编配或创编,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其重要代表剧有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延安秧歌剧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型歌舞剧《刘三姐》等。
(二)正歌剧
正歌剧是主要是借鉴西方正歌剧的形式规范和音乐手段,由中国作曲家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多以中国音调元素进行创作或表现中国风格的歌剧作品。其代表剧目为早期的《秋子》《草原之歌》《望夫云》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原野》《苍原》等。
(三)歌曲剧
歌曲剧是以话剧式的戏剧结构、情节展开和人物对话为基础,加进一些专业化的歌曲分曲,用以抒发人物情感、表现戏剧内容的歌剧作品。其代表剧目,早期有《扬子江暴风雨》,后期有《星光啊星光》等。鉴于此类歌剧仅以歌曲作为抒情表意手段,音乐展开的戏剧性特征较弱,故亦有人称之为“话剧加唱式歌剧”或“插歌剧”。(www.daowen.com)
(四)民族歌剧
民族歌剧是在音乐戏剧性展开方式上,主要运用戏曲板腔体的音乐结构和发展手法,来创作主要人物大段成套唱腔的歌剧作品。一般由会民族唱法的演员扮演剧中主要角色。其代表剧目,早期有《白毛女》,中期有《小二黑结婚》《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新中国成立后有《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五)先锋歌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曲家接受西方现代艺术先锋观念的影响,以新潮的作曲技法表现中国题材,意在彰显中国歌剧作品风格。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命若琴弦》和《赌命》等。
在上述歌剧类型中,正歌剧和探索性先锋歌剧,因其题材严肃,音乐戏剧性结构严整,音乐语言比较艰深,整体审美倾向趋于清雅乃至孤雅,故亦可合称之为“严肃歌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