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语言的咬字主要指的是字头部分,就声母而言,在语言学的理论中,我们按声母发音阻气的着力部位和特点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方面,即唇、齿、牙、舌、喉,称为“五音”。
(一)唇音
唇音就是双唇音b、p、m和唇齿音f,着力点在唇,发音时双唇或唇齿成阻,双唇在瞬间形成的爆破力量将对歌词的意境表现带来积极的作用。
b:宝贝、步兵、标榜
p:爬坡、乒乓、批评
m:盲目、麻木、卖命
f:发放、奋发、风范
(二)齿音
齿音就是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既zh、ch、sh、r、z、c、s,发音时上下齿着力于舌尖、硬颚或上齿背面成阻,塞擦而成声。
zh:战争、周转、珍重
ch:车床、长城、春潮
sh:硕士、少数、舍身
z:自责、遭罪、粽子
c:残存、层次、从此
s:飒飒、速算、思索
r:人人、忍让、柔弱
(三)牙音
牙音就是舌面音j、q、x,发音时牙床用力,舌面和硬颚成阻,塞擦而成声。
j:姐姐、讲解、聚集
q:齐全、情趣、强求
x:消息、选修、血型
(四)舌音
舌音即d、t、n、l,发音时舌尖与硬颚成阻,着力、弹擦而成。
d:达到、调度、读懂
t:塔台、疼痛、团体(www.daowen.com)
n:奶牛、能耐、男女
l:流露、理疗、罗列
(五)喉音
喉音即舌根音g、k、h,发音时舌根与软颚成阻,塞擦而成声。
g:改革、高贵、巩固
k:开课、慷慨、可靠
h:海河、黄河、绘画
(六)关于“四呼”
“四呼”是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理论中关于吐字规律的一个术语,它是前人根据发音时的口型特点总结出的吐字方法和发音规律,这些吐字方法和发音规律被归纳为开、齐、撮、合四种类型,称为“四呼”。
(1)开口呼,凡是韵母不是i、u、ü的都属于开口呼。
发音时口腔开度相对较大,吐字用力在喉。如a、ai、an、ei、en等音,来、妈、高、发、歌等字,齐齿呼字头中,介母是i的音节都属于齐齿呼类型。发音时,上、下齿比较靠近,口腔闭合,吐字用力在齿。如ya、ye、yan、tian、bing等发音。
(2)齐齿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叫齐齿呼,如iou、iao、ia等,发音时,上下齿几乎是对齐的。
(3)撮口呼,字头中,介母是以ü开头的音节属于撮口音类型。发音时,双唇拢起幅度较大,其吐字用力在唇。如yu、nü、yuan、yun等音,鱼、女、元、云等字。
(4)合口呼,字头中,介母是u的音节属于合口呼类型。发音时双唇拢起,口腔和拢起的双唇联合形成圆筒状,其吐字用力在满口。如wa、wai、wang、xuan、tuan等音,布、多、快、呼、说等字。
准确地掌握“四呼”中所归纳的几种吐字的口形和方法,对歌唱语言的表达和吐字的准确、清晰,以及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标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呼”与“五音”在吐字、发音中的关系是生和出的关系,即字从“五音”生,又从“四呼”出,这样的吐字、发音才会字音准确、清晰。加强长期训练,对歌唱会有很大帮助。
(七)气息的灵活运用
在气息运用方面,民族唱法要求声带的功能强,音质坚实、脆亮,有利于咬字和唱词。在气息的运用上强调以下几点:
讲究气口。气口是中国民族唱法中用来说明吸气点和吸气方式的术语,中国民族声乐的曲调结构复杂,有时一个字数音,一腔数板,需要在正常的气口外,补充一些气口。通常在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长音之后加进临时气口,或者为了渲染音乐气氛和感情高潮部分,在适当地方加入感情临时气口等。使用气口的方式除一般歌唱吸气方法外,还需采用偷气(指不易让人察觉的吸气)、抢气(在短时间内急速吸气)、快吸气、慢吸气、浅吸气和深吸气等。
气息的支持。民族唱法在声带使用上张力较强,共鸣比较集中,采用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呼吸对抗力量的集中点,也就是支撑点在肚脐上至腰间,这样便于贮存气息,控制呼气,以灵活地支持发声。
气息的控制。在呼气发音时,气流外围的肌肉(吸气肌肉群)始终做与气流相反方向的下沉运动,形成与呼气动作明显对抗的力量,起到调节呼气,保护声带,发挥共鸣和变化音色的作用。
气息的灵活运用。除了经常使用的基本呼气方法之外,还要有灵活变化的呼气训练,以便在声带和共鸣的配合下,完成各种不同的发声。如润腔,就是用演唱技巧,求得唱腔的美化和动听;顿音,是呼气在支点处做半顿、半连的弹性对抗运动形成的。另外还有截音、颤音、沉音等,呼气方法也都各不相同。
重要的是,民族声乐唱法中的润腔技法最能体现民族风格特点,是民族声乐中高层次的追求,它能体现歌曲中独特的韵味,演唱者要学会科学地运用润腔技巧。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以唱为中心,它通过将语言与音乐相结合,运用润腔手法进行修饰等,将民歌艺术的性格气质、风格特色充分地彰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