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上练习
通过地上练习,体会人体正确的跪、坐、卧的基本姿势,增强腰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腿部的肌肉感觉,培养腿部开、绷、直的能力。
1.勾绷脚
预备姿势:直角坐,两腿并拢伸直,绷脚面,两臂体后撑地(图7-3-3)。
动作做法:双脚用力向上勾脚面,还原(图7-3-4),重复16~20次。然后双脚依次勾、绷脚面练习(图7-3-5),重复练习16~20次。
图7-3-3 勾绷脚1
图7-3-4 勾绷脚2
图7-3-5 勾绷脚3
动作要求:保持抬头、挺胸,腰背挺直的姿势,勾绷脚要充分。
2.踝绕环
预备姿势:直角坐,两腿并拢伸直,绷脚面,两臂体后撑地(图7-3-6)。
动作做法:双脚由绷脚面开始,同时各向外展经勾脚面向内绕环至绷脚面,
然后反方向练习(图7-3-7)。
图7-3-6 踝绕环1
图7-3-7 踝绕环2
动作要求:保持抬头、挺胸、腰背挺直的姿势,踝绕环时要充分。重复练习8~12次。
3.举腿绷脚面
预备姿势:坐地,两腿并拢伸直,绷脚面,两臂体后撑地(图7-3-8)。
动作做法:
(1)左腿伸直上举,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练习10次,然后换右腿练习(图7-3-9)。
(2)正吸左腿,脚头前点地,接着伸直上举,再屈膝成脚尖前点地,还原。
重复练习10次后,换右腿练习(图7-3-10)。
图7-3-8 举腿绷脚面1
图7-3-9 举腿绷脚面2
图7-3-10 举腿绷脚面3
动作要求:举腿时要绷脚面,脚面外开。吸腿方向要正,以脚面带动举腿。
4.弹腿绷脚面
预备姿势:仰卧,两腿并拢伸直,绷脚面,两臂侧下举置于地面(图7-3-11)。
动作做法:
(1)两腿同时正吸腿脚尖点地,接着两腿向上弹踢小腿,再屈膝成脚头点地,还原。重复练习8~12次(图7-3-12)。
(2)左腿侧吸,大小腿贴住地面,接着向侧弹踢小腿,再还原成侧吸腿,最后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练习8~12次后,换右腿练习(图7-3-13)。
动作要求:弹腿时大腿不动,小腿弹直。侧吸腿弹腿过程中骨盆固定,紧贴地面。
图7-3-11 踢腿绷脚面1
图7-3-12 踢腿绷脚面2
图7-3-13 踢腿绷脚面3
5.跪坐压脚尖
预备姿势:练习者跪坐,两腿两脚并拢,脚面绷直贴于地面,协助者前脚掌踩在练习者的脚心处,双手搭在练习者肩上。
动作做法:协助者适度用力踩在练习者的脚心处30~50秒。然后双方互换练习(图7-3-14)。
动作要求:练习者挺胸、收腹,腰背挺直。
6.直角坐压脚尖
预备姿势:练习者坐地,双手体后撑地。协助者蹲于练习者的脚前,两手按在练习者的脚趾关节处。
动作做法:协助者有节奏地下压练习者的脚趾关节,一拍一压,重复20~30次后,当压至最大限度时控制20~30秒,然后双方互换练习(图7-3-15)。
动作要求:练习者保持两腿伸直、挺胸、立腰、立背的姿势:协助者按压时要逐渐加大力度。
图7-3-14 跪坐压脚尖
图7-3-15 直角坐压脚尖
7.体前屈压腿
预备姿势:坐地,两腿并拢伸直,绷脚面(图7-3-16)。
动作做法:
(1)右臂伸直摸左脚头,左臂伸直侧后上举,头向左转,同时上体前屈下压,一拍一压,重复16~20次后,上体前屈下压至最大限度,控制10~20秒,然后换方向练习(图7-3-17)。
(2)分腿坐,双手在体后扶地,上体前屈下压,一拍一压,重复16~20次后,上体前屈下压至最大限度时控制10~20秒(图7-3-18)。
图7-3-16 体前屈压腿1
图7-3-17 体前屈压腿2
图7-3-18 体前屈压腿3
动作要求:
(1)前正压腿时,胸腹尽量贴近大腿,脚面绷直。
(2)分腿前压时,尽量用腹部贴近地面。
8.体侧屈压腿
预备姿势:坐地,右腿前屈,左脚向侧伸直,脚面向上,右手三位,左手扶右脚面(图7-3-19)。
动作做法:上体向左侧屈,一拍一动,重复16~20次后,上体向左侧屈至最大限度时,控制10~20秒。然后换方向练习(图7-3-20)。
图7-3-19 体侧屈压腿1
图7-3-20 体侧屈压腿2
动作要求:肩和腰侧带动上体,完成侧压腿动作。动作幅度要大,在练习过程中注意保持挺胸的姿势。
(二)跪立
1.半劈腿左(右)侧坐
预备姿势:两腿跪立,两臂侧举。
动作做法:身体重心向左移坐地,左臂于左侧撑地,右腿向侧伸出点地,右臂经体侧至左前平举(图7-3-21)。
动作要求:
右腿侧伸时,髋打开,防止臀部后坐、收髋;身体稍向左侧倒时,注意挺胸、立腰。这一动作也可由站立开始,左腿向后跪立侧坐,右臂侧上举或其他姿势。
图7-3-21 半劈腿左(右)侧坐
2.两腿跪立、含胸展胸
预备姿势:两腿跪立,两臂自然下垂,含胸低头,后背成圆形。
动作做法:
1~2拍:以肩开始展胸、抬头至挺胸,同时两臂在体后自然下垂。
3~4拍:以胸、肩向前含胸、低头,还原成预备姿势(图7-3-22)。
图7-3-22 含胸展胸
动作要求:
(1)含胸时两肩放松,向前含胸、低头,胸脊椎向前呈弓形。
(2)这一动作可以站立或配合舞步进行。
3.一腿跪立(或两腿跪立)体侧屈
预备姿势:两腿跪立,两臂侧平举。
动作做法:两臂从上向下胸前交叉绕环至侧平举,随着身体向左侧屈,眼看左下方(图7-3-23)。
动作要求:
注意上体不要前倾或后仰。
这一动作也可两腿跪立做,左臂屈肘侧举,手指触头后部。
4.跪撑压足尖
预备姿势:两脚跪立,两手撑地。
动作做法:两手撑地、双膝离地,脚尖撑地有弹性地按节奏向下压脚尖(图7-3-24)。
动作要求:
压脚尖时,注意踝关节伸直,重心落在脚尖上。
这一动作可伸直膝关节进行或跪坐进行。
图7-3-23 一腿跪立体侧屈
图7-3-24 跪撑压足尖
5.两腿跪立,涮腰成单腿跪立,另一腿侧点地
预备姿势:两腿跪立,两臂左侧平举。
动作做法:上体前屈向右涮腰一周,接着两臂右侧平举,左腿侧伸,脚尖点地(图7-3-25)。
图7-3-25 单腿跪立,另一腿侧立地
动作要求:
(1)上体旋转,所经路线应在一水平面上。
(2)手臂的结束姿势也可以是左侧上举。
6.跪坐前移重心成俯卧撑预备姿势:跪撑。
动作做法:臀部后坐,上体尽量前屈,两臂前伸,然后塌腰、挺胸,沿地面向前移动成俯卧撑。接着收腹提臀向后移重心成跪坐,两手保持撑地(图7-3-26)。
图7-3-26 跪坐前移重心成俯卧撑
动作要求:
(1)身体的起伏要明显,向前、后移动时,胸部应尽量贴近地面,使背成凹形。
(2)成俯卧撑时,要尽量挺胸。
7.两腿跪立压肩(或胸)
预备姿势:两腿跪立,两臂撑地。
动作做法:两腿跪立,上体尽量前屈,尽量使胸、肩接触地面,两臂前伸着地,有弹性地按节奏上下振动压其肩部或胸部(图7-3-27)。
动作要求:
(1)臀部位置要高,大小腿呈90°,尽量挺胸、塌腰,使肩、胸靠近地面振动。
(2)可在同伴的助力下压或搬肩、胸(图7-3-28、图7-3-29、图7-3-30、图7-3-31)。
图7-3-27 两腿跪立压肩1
图7-3-28 两腿跪立压肩2
图7-3-29 两腿跪立压肩3
图7-3-30 两腿跪立压肩4
图7-3-31 两腿跪立压肩5
8.跪坐撑,左(右)滚动360°
预备姿势:两腿跪坐,体前屈,两臂前伸撑地。
动作做法:身体向左(右)滚动成分腿前举仰卧,然后再右(左)滚动成左(右)腿跪立,右(左)腿屈膝体前着地(用脚头)。右(左)、左(右)臂依次上举(图7-3-32)。
图7-3-32 跪坐撑滚动
动作要求:
(1)滚动时以臀为轴,动作圆滑。
(2)初学时同伴可站在练习者的右(左)后方用手推练习者的臀部,使之滚动圆滑。
(三)直角坐
1.直角坐撑两腿交叉摆动
预备姿势:直角坐撑。
动作做法:两腿左右分开后,左右交叉摆动,并反复进行。第一次交叉时右腿在上,第二次交叉时左腿在上(图7-3-33)。
动作要求:
(1)上体和两腿呈90°,注意抬头、挺胸,两臂后撑要伸直。
(2)在直角坐的重心比较稳定后,可以两臂侧平举,但要保持身体和腿呈直角。
这一动作也可两腿上下交换做。
图7-3-33 直角坐撑两腿交叉摆动
2.屈体坐成仰撑
预备姿势:屈体坐,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上体直立,两臂向后绕至体后撑地,接着髋、腹部向上挺开,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图7-3-34)。
图7-3-34 屈体坐成仰撑
动作要求:
(1)双手后撑时,身体要挺开,不能收腹屈髋。
(2)初学时,同伴可站在练习者侧面用手托住练习者的腰部,使初学者身体充分挺开。
3.单臂撑摆单腿转体180°~360°
预备姿势:屈右腿坐,左手后侧撑地。
动作做法:左脚蹬地,右腿屈膝向左上摆起,以左臂为轴,向左转体180°经右膝跪撑成屈左腿的半劈腿(图7-3-35)。
图7-3-35 单臂撑摆单腿转体
动作要求:
(1)转体时重心要落在左臂上,左脚蹬地后身体在空中要伸展,不收腹、屈髋。
(2)初学时可先转180°,有基础后再转360°。
(3)初学时,同伴可站在练习者的右侧,用左手握练习者的左臂,右手向上托练习者的左侧髋部。
4.屈腿坐单臀撑挺身起
预备姿势:屈腿坐,左臂后侧撑地,右臂前上举。
动作做法:左臂推地,重心前移,膝、髋、腰、胸尽量前顶,右臂尽量向前上方伸,抬头、挺身起成站立,左臂后下举(图7-3-36)。
(www.daowen.com)
图7-3-36 屈腿坐单臀撑挺身起
动作要求:
(1)屈腿坐撑时,两踵尽量靠近臀部,用力推手,挺身。
(2)初学时,同伴可在练习者的前侧方,用手向前上方托练习者的腰,帮助练习者体会重心前移,膝、髋、腰、胸依次向前顶的动作。
(四)俯卧
1.俯卧挺身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向上举。
动作做法:两腿后举的同时尽量挺身、挺胸抬头,两臂前上振,然后还原成俯卧(图7-3-37)。
图7-3-37 俯卧挺身
动作要求:充分挺身,两膝并拢、抬头、挺胸。
2.俯卧后举腿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上体不动,两腿伸直、并拢,尽量后举(图7-3-38)。
图7-3-38 俯卧后举腿
动作要求:
(1)两腿后举时,注意并拢、伸直。
(2)可在练习者脚的上方吊个标志物,使练习者的脚尽量去触标志物。
(3)开始练习时,两腿可轮流后举。
3.俯卧单结环(或双结环)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两手撑地,上体抬起,抬头、挺胸的同时,左(右)腿尽量屈膝后举,脚尖触头后部(图7-3-39)。
动作要求:
(1)身体后曲度要大,以提高环的高度。
(2)初学时,同伴可帮助抬练习者的大腿,使后屈的脚能触到头后部。
(3)单结环掌握熟练后,可以做双腿结环(图7-3-40)。
图7-3-39 俯卧单结环
图7-3-40 俯卧双结环
4.俯卧半劈腿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左腿后举,右膝弯曲,脚尖触左腿膝部或大腿(图7-3-41)。
动作要求:
(1)左腿伸直,尽量后举。右脚尖尽量触及左膝的上部(大腿),以提高自身的重心。
(2)这一动作掌握熟练后,也可将两腿平行进行练习(图7-3-42)。
图7-3-41 俯卧半劈腿1
图7-3-42 俯卧半劈腿2
5.俯卧拉肩
预备姿势:俯卧,两臂上举。同伴两脚分立站在练习者的背后。
动作做法:练习者尽量抬头、挺胸、两臂后举。同伴紧握练习者的手,有弹性地向上拉振(图7-3-43)。
动作要求:
(1)练习时,注意身体不要抬起,以免减小拉肩的效果。
(2)为增强效果,同伴可一脚踩在练习者两肩之间(图7-3-44)。
图7-3-43 俯卧拉肩1
图7-3-44 俯卧拉肩2
(五)仰卧
1.仰卧举腿
预备姿势:仰卧,两臂侧举或上举。
动作做法:左右两腿轮流上举(图7-3-45)。
动作要求:
(1)直膝上举,有控制地放下,未上举的腿,保持伸直,不要离地。
(2)这个动作也可两腿同时举起和放下。
2.仰卧屈体
预备姿势:仰卧,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双脚举成直角坐,两手触足尖(图7-3-46)。
动作要求:举腿有力,膝部伸直,放下时有控制。
图7-3-45 仰卧举腿
图7-3-46 仰卧屈体
3.仰卧挺胸起坐
预备姿势:仰卧,两臂上举(也可侧举)
动作做法:胸、腰用力上挺离地。抬头成坐,两臂经侧下压至体侧撑地(图7-3-47)。
图7-3-47 仰卧挺胸起坐
动作要求:
(1)胸、腰上挺时,注意保持抬头姿势。
(2)初学时,同伴可站在练习者体侧,一手托练习者腰部,帮助其挺胸、腰成坐。
4.屈腿仰卧成仰撑
预备姿势:屈腿仰卧,两臂侧举,手心向下。
动作做法:胸、腰上挺,同时腿部伸直,肩部向侧外展,两手撑地,接着腹部挺起成仰撑(图7-3-48)。
图7-3-48 屈腿仰卧成仰撑
动作要求:
(1)肩部外展,两臂靠近体侧,腹部打开。
(2)要尽量做到抬头、挺身,两脚尖有力支撑,两膝不要弯曲。
5.仰卧推桥
预备姿势:预屈膝分腿仰卧,两臂屈肘于肩后撑地(手指方向靠近肩部)。
动作做法:两手推地,两足蹬地,腰腹上挺,身体尽量后屈,抬头推桥的过程后,紧接着前移重心,两手离地成站立(图7-3-49)。
图7-3-49 仰卧推桥
动作要求:
(1)推桥起的过程中注意不要低头,推桥及前移重心两个过程要注意衔接。
(2)初学时,同伴可站立于练习者前侧方,双手托住练习者的腰,帮助推桥起成站立。
6.仰卧侧滚360°
预备姿势:仰卧,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上体拧转,带动髋,腿向左转180°成俯卧,接着利用惯性继续转180°成仰卧(图7-3-50)。
图7-3-50 仰卧侧滚360°
动作要求:两脚伸直、并拢,身体各关节和肌肉要有力地控制。
7.仰卧团身侧滚180°(或540°)成半劈腿
预备姿势:团身仰卧,两臂上举。
动作做法:上体拧转,带动髋、腿向左转180°(或540°),右腿向后下伸直。右左臂在转体的最后90°以内,依次地推撑地面,使上体直立成半劈腿,两臂前上举(图7-3-51)。
图7-3-51 仰卧团身侧滚180°成半劈腿
动作要求:
滚动是,两腿要弯曲、收紧,保持团身姿势。
初学时,注意循序渐进,转体度数由少到多:180°→360°→540°。
8.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
预备姿势:仰卧,两臂侧举。
动作做法:收腹举腿翻臀,头向右偏,当肩部着地时,右手撑地。在臀部翻过垂直部位时,左腿屈膝着地,右腿向上方伸出,接着左手撑地成右腿后上举的单膝跪撑(图7-3-52)。
图7-3-52 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
动作要求:
(1)注意头部尽量左偏,身体翻转要正。
(2)初学时,可由同伴蹲在练习者的左侧,一手托肩,一手托后腿助其翻转和维护平衡。
(六)把杆基础练习
1.把杆基础练习的作用
把杆练习是练习者借助扶持把杆进行的徒手练习,它是形体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训练,可增强练习者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提高平衡能力;同时发展练习者的下肢及躯干的力量、柔韧、灵巧、协调等素质,为中间姿态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双手把杆(图7-3-53)
面对把杆,身体与把杆相距一脚,双手轻放在把杆上,肘关节自然弯曲,肩关节放松下沉(即不端肩),两手扶把的距离为肩宽,挺胸、立腰、收腹,臀部和腿部夹紧内收。脚的站立根据练习动作的需要而定。
(2)单手扶杆(图7-3-54)
侧向把杆站立,单手平放在体前一步的把杆上,肘不靠扶把,另一手叉腰,站立的姿态要求与双手把杆相同。把杆的高度,一般在练习者的水平位置较合适。初学时,可面对把杆站立,在掌握好重心和平衡以后,可单手扶把或离把杆做练习。在没有把杆的情况下,可利用肋木和平衡木等进行练习。
2.把杆基础练习的内容
通过下肢练习,可增强练习者下肢的柔韧性、灵巧性和力量性,培养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和腿部开、绷、直的能力,使腿部肌肉富有弹性,肌肉线条更加优美。
图7-3-53 双手把杆
图7-3-54 单手扶杆
(1)芭蕾舞的五个脚位
动作做法(图7-3-55):
图7-3-55 芭蕾舞的脚位
一位——两脚外开,脚跟靠拢,两脚成“一”字,重心在两脚上。
二位——两脚外开,两脚跟相距一横脚,重心在两脚上,两脚成一直线。
三位——两脚外开,一脚脚跟紧靠于另一脚脚弓处,重心在两脚上。
四位——两脚外开,前后平行分立,相距一脚,重心在中间。
五位——两脚外开,前后平等靠拢,重心在两脚上。
动作要求:
①在练习站位时,必须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即膝关节伸直,臀部和两腿夹紧,收腹、立腰、挺胸、沉肩,头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②练习站位时,要求髋关节外旋,对初学者不能勉强上开180°,可由100°开始,再逐渐加大。
(2)起踵
动作做法:脚站一位(或其他位置),脚跟慢慢离地,至前脚掌立为止。然后,脚跟慢慢落下还原。
动作要求:
①起踵时,脚跟尽量同上拔起,踝关节向外顶,膝关节伸直。
②落下时,踝关节应控制重心,慢慢落下,同时膝关节保持伸直。
(3)压脚跟
动作做法:在脚站一位(或其他部位)起踵的基础上,经脚掌到脚跟,快速用力下压,再快速用力起踵。
动作要求:练习时,膝髋不许松动,起踵要高,下压和起踵都要快速有力,并经过脚掌到脚跟的滚动。
(4)蹲
分半蹲和全蹲。常用一、二、四、五位的蹲。动作做法(图7-3-56)。
图7-3-56 蹲
半蹲——脚站二位(或一、四、五位),上体保持正直,膝对准脚尖方向,缓缓下蹲到最大限度,蹲时脚跟不离地。然后慢慢站起到腿部完全伸直。
全蹲——脚站一位(或二、四、五位),在半蹲的基础上继续下蹲时,逐渐起踵(二、四位全蹲,脚跟不离地),下蹲至臀部接近脚跟为止。然后脚跟往下压,再慢慢起立至腿部完全伸直。
动作要求:
①下蹲时,上体正直,不能前倾或后仰,重心均匀地分布在两脚上。
②躯干挺直,后背、腹部、臀部肌肉收紧,膝对准脚尖方向。
③半蹲时脚跟不离地,全蹲时脚跟离地越晚越好。起立时应先压下脚跟再慢慢起立。
④蹲过程中肌肉用力要有对抗感。
(5)擦地
分前擦、侧擦、后擦地。常用一位或五位擦地。动作做法(图7-3-57):
前擦——脚站一位(或五位),一腿支撑,另一腿以脚跟带动向前擦地至脚完全绷直,脚尖外侧点地为止。收回时以脚尖带动,直膝用力收回成一位。
侧擦——脚站一位(或五位),一腿支撑,另一腿脚尖带动向侧擦出至最远点,与支撑脚在一直线上,脚背向上,脚尖点地为止,收回时脚跟带动,直膝用力收成一位站立。
后擦——脚站五位(或一位),前腿支撑,后腿脚尖带动向后擦出,至脚背完全绷直,脚尖内侧点地,脚背向侧为止;收回时,脚跟带动收成五位站立。
动作要求:
①擦地时,身体始终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身体的重心落在支撑腿上,两腿保持笔直,髋不能随动作前、侧、后移动。
②擦出的腿外开收紧,脚尖始终不离地面,收回时应全脚着地,用力回夹。
③擦出的方向要正,向前和向后擦地的方向应在支撑腿脚跟的前后延长线上,侧擦的方向应与支撑脚成一直线。
④擦出后点地的部位应准确,脚跟用力要清楚。前点地时,脚跟应向前顶,脚背向侧;侧点地时,脚跟用力向侧顶脚背;后点地时,脚跟向下压,脚背向侧。
图7-3-57 擦地
(6)小踢腿
分向前、向侧、向后小踢腿。动作做法(图7-3-58):
图7-3-58 小踢腿
脚站五位,一脚支撑,另一脚向前(或侧、后)经擦地后用力踢起25°,然后突然停住,收回时脚尖先着地,经擦地收成五位。
动作要求:
①踢出和收回都要经擦地,踢出时要快速有力,到位时应制动,收回时经点地收回。
②身体重心在支撑腿上,上体正直,不能向左右、前后倾斜。后踢时,髋可稍前倾。
(7)小掖腿
分前、后小掖腿。动作做法(图7-3-59):
前小掖腿——从五位站立开始,支撑,向侧吸起,使脚尖外侧贴在支撑腿内踝上方,脚跟前顶,绷脚前,髋、膝外开。
后小掖腿——从五位站立开始,左腿支撑,右腿向侧吸起,使脚跟内侧贴在支撑脚小腿肚下,绷脚外展,髋、膝外开。
动作要求:身体保持正直,掖腿的部位准确,绷脚尖,膝、髋尽量外开。
图7-3-59 小掖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