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元化发展的史态类新闻:形式创新与社会批判

多元化发展的史态类新闻:形式创新与社会批判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一定的度,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上,史态类新闻必将走向多样化的发展。多元文化并存体现为多种形式。王一川认为可将现在的文化形态归结为四种,即主导、高雅、大众、民间文化。随着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体性意识逐步增强,史态类新闻的题材开始趋向多样化。我国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影响史态类新闻的种类也趋向多元化。因而这种文本也有三个主要特征,即形式创新、社会批判和个性化追求。

多元化发展的史态类新闻:形式创新与社会批判

在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一定的度,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基础上,史态类新闻必将走向多样化的发展。

多元文化并存体现为多种形式。王一川认为可将现在的文化形态归结为四种,即主导、高雅、大众、民间文化。[12]主导文化有助于社会团结稳定、协调和睦;高雅文化注重形式的创新、社会关怀和个性化追求;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流行性和类型化的特点;民间文化注重语言的通俗日常性,以传承模仿的形式,将其精髓保存下来。四种文化形态相互交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在这样一个多元共存的格局里,大众的需求也各有不同。正如前面所述,大众的需求层次由其结构层次决定,而需求本身也具有层次性。不同的群体由于其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对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不同的需求。而大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大众的需要是传播发展的原驱动力,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大众又是传播效果的“显示器”,只有符合了大众需要的传播活动才能够达到传播者的意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任何一家媒介在关注广大受众普遍需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受众不同的需求。于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史态类新闻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选题多样化。由于史态类新闻所涉及的是过去的事实,而过去事实的时效性不强,这需要用其他新闻价值如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来弥补,这就使得史态类新闻的选题较其他类型的新闻相对严肃、端庄,或是具有浓重宣传教育意味的,或是探究其新的意义,或是给人新的知识,或是影响极深的调查性报道。如《南方周末》的《往事》版出笼时,其所报道的大多是具有显著性和重要性的历史事实,或因人而显要,或因事而显要。翻开其所编集的《往事》版集《当年事》[13],笔者简单统计了一下题目,发现《当年事》主要是2000—2002 年的《往事》版文章的汇集,共33 篇。其中报道重要人物为26 篇,涉及的人物为毛泽东、江青、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肖力(李讷)、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张闻天、陈光、邓拓、翦伯赞、许广平赵丹张志新、任仲夷、胡耀邦李鸿章彭德怀等,这些人物都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受众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因其显著性而较易引起受众的注意。而涉及的事件也都是曾经有名的事件。而另一汇集本《迟到的故事》[14]收集的《往事》版文章时间为2002—2004 年,共42 篇,其选题也大都是一些历史上国内外重大的人物和事件,但其涉及面逐步扩大,包括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社会事件等,而一些非政治性名人也开始出现在其中,如《回忆王小波》。随着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主体性意识逐步增强,史态类新闻的题材开始趋向多样化。2010 年,《却顾所来径》收录的34 篇就包括《春秋笔》《怀人录》《亲历记》《一言堂》和《胡德平专栏》,从新闻到评论、从单篇到专栏,无论是国家机密还是生活琐事,无论是显赫人物还是无名小卒,只要它能给受众带来新的意义、满足受众的某种需要,它就会出现在史态类新闻的选题范围内,使得史态类新闻的题材渐趋平民化、多样化、个人化。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中所呈现出的史态类新闻更是选题大众化。以《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为例,你会看到这样的标题《想知道古人怎么说话,让河南人说句“中不中”就行》《纳粹占领巴黎后,蒙娜丽莎如何继续保持微笑》《司马光的最后500 天:你讨厌的“杠精”是北宋百姓的求之不得》《同被英国殖民,美国人奋战8 年才独立,加拿大独立为何却不流血?》《广西简称“桂”,但省会为什么是南宁,而不是桂林》《东北饮食魔改中,正宗‘韩国’烤冷面必须拥有姓名》等。

(2)形态多样化。我国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影响史态类新闻的种类也趋向多元化。主要有以下一些种类:

主导式史态类新闻,指体现特定时代的群体整合、秩序安定或伦理和睦需要,以反映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任务的新闻。这种文本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教化性,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统治群体制定的社会规范,以便教育、整合或感化社会公众。每个时代的统治群体都会有意识地书写或制作这种文本,并大力鼓励原来属于高雅文化的知识分子来参与这种旨在巩固统治性规范的书写工作,再借助行政手段加以传输和推广,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新闻特有的真实性去达到教化公众的目的,如各种纪念性报道。这类史态类新闻的意义就在于与主流意识形态契合,维护其合法性,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协调、和睦。当然,这类文本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或者甚至具有赤裸裸的教化性,而是可以把教化性掩映在客观的表述中。不过,这种主导式史态类新闻也需要不断更新、发展,体现民主性,并且让自身的权威不是强制而成为令人倾心服膺的感动。

精英式史态类新闻,指主要表达新闻从业者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史态类新闻。这种文本往往从知识分子的个体立场和视角出发,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宗旨,去从事独特的形式变革,以便在这种新形式中传达对于社会生活的理性沉思、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如解密新闻等。这类史态类新闻承载着社会的责任感,承载着人类的良知,承担起社会关切的重任,通过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种种矛盾的批判唤起人们的注意,以产生强烈的社会关切和社会批判效果。因而这种文本也有三个主要特征,即形式创新、社会批判和个性化追求。

大众式史态类新闻,指那些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史态类新闻。这类史态类新闻在写作上力求生动活泼有个性,以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具有大众文化特色的史态类新闻,这多体现在新媒体中,如微信公众号“史话奇谈”“让非虚构文学洞察历史与新闻”中的新闻,这些成为前二者的有力补充。

在这些形态中,主流式史态类新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宣传价值为标杆;精英式史态类新闻以推进人文价值观等为主要目标,强有力的社会批判及有个性化的追求对他们而言更加重要;而大众式史态类新闻则以满足各种受众的感官需求为宗旨。当然,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而实际上,这三种类型都可能包含其他多元因素的互渗,使得史态类新闻的不同层面之间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以清晰地分辨的情形,从而呈现出更多形态的史态类新闻来。

(3)呈现方式多样化。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已了解到史态类新闻的传播载体多样化,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都是其传播的载体。但各媒体因自身性质不同所呈现出的创作手法也不一样。由于史态类新闻所诠释和阐述的是已过去事实,这需要制作者利用种种手段将非现在的时空(过去的时空)化为现在的时空。因而史态类新闻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寻访”“追忆”,二者多用于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人或事,如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中对健在的老红军的寻访。但这些表现在电视媒体上则是人物、旧址、遗迹文物等图像和文字的结合,以现在的实况去唤起对过去的缅怀。还可借用情景再现叙述没有镜头在场的“过去时态”的历史,通过对原有的关于历史信息表达习惯的粉碎和重构,唤起受众的记忆,产生联想。而纸质媒体则用白描手法展示利用文字,广播则主要利用声音进行描述给受众想象的空间。再则,其呈现形式也渐趋多样化。史态类新闻在各媒体上的形式非常灵活,有的以栏目呈现,如《南方周末》的《往事》版、中央电视台的《国家记忆》栏目等。有的直接展现为具体的报道,如解密新闻。有的以专版或专栏形式呈现,如纪念性报道等。有的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如《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推出的代表性融合新闻产品(如H5 作品《56 个民族服装任你选!快秀出你的爱国Style》《穿上军装》《一笔画出70 年》《今天,我们都是升旗手》《复兴大道70 号》《记载了70 年美好的抖音号》),起到了广泛的传播效果。还有的以新闻游戏方式呈现,如网易新闻为庆祝抗战胜利70 周年特别策划的一款新闻游戏《逃跑人的日常》。这款新闻游戏讲述了二战中一个英军小兵逃离战俘营的故事,其中的逃亡情节均是基于历史上真实逃亡者经历改编,每一个历史信息均有出处,有真实的历史事件可循,旨在让受众通过新闻游戏体味战争带给人类的苦难。无论哪种形式都交相辉映,共同汇聚于史态类新闻的海洋中。

【注释】

[1]此节选自杨琴、张春蕾:《区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生态表现分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 年第3 期。

[2]邵培仁:《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5 页。(www.daowen.com)

[3]沈正赋:《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3 页。

[4]彭鹏:《悲剧的中国式处理与新闻的健康表达》,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 年第9 期。

[5]吴志文:《传播生态与新闻范式》,2004 年3 月21 日,http://ruanzixiao.diy.myrice.com/cbstyfs.htm。

[6]此节部分内容引自蒋晓丽、杨琴:《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载《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2005 年第12 期。

[7]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年第6 期。

[8]VUCA,指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

[9]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年第6 期。

[10]彭兰:《新媒体传播:新图景与新机理》,载《新闻与写作》,2018 年第7 期。

[11]此节部分内容引自蒋晓丽、杨琴:《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载《新闻与传播》(人大复印资料),2005 年第12 期。

[12]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以文学艺术为范例》,载《社会科学》,2003 年第1 期。

[13]陈明洋:《当年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

[14]刘小磊:《迟到的故事——〈南方周末〉往事版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