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史态类新闻

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史态类新闻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化概念与生态学紧密相关。因而“生态化”,实际上就是最优化处理各种关系,从而和谐有机地发展。相较于媒介生态理论研究的热闹,从具体新闻报道表现来看媒介生态的平衡——新闻生态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在以技术逻辑为主导,以变化速度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中,一方面,已有的媒介生态逐渐被颠覆,传统的新闻理念受到冲击,新闻生产模式在重建,但另一方面,也给传媒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史态类新闻

生态化概念与生态学紧密相关。这个词是苏联学者创用的,在俄文中是指把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化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依赖性、系统整体的平衡性和有机性,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整体性还孕育了一种强调平等、互补和均衡关系的价值观。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包含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基本立场、价值观和方法。因而“生态化”,实际上就是最优化处理各种关系,从而和谐有机地发展。

媒介生态和新闻生态则是生态学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媒介生态”一词最早由加拿大媒介理论家和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将其作为一种比喻,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的根本关注点就是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发展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和塑造,并由此阐发以技术为核心的媒介环境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和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保罗·莱文森将媒介放在人类生态的大环境中,将媒介生态与人类生态结合,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媒介在人类生存中的规律,即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与以人类为中心的、偏向宏观层次的西方媒介生态研究不同,中国大陆媒介生态研究一开始就侧重以媒介为中心来观察影响媒介存在和发展的一系列影响因素,注重大众传播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之间和它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1]认为媒介生态就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2],其核心观念就是其整体观、平衡观、互动观、资源观和循环观。相较于媒介生态理论研究的热闹,从具体新闻报道表现来看媒介生态的平衡——新闻生态的相关研究还较少。综合学者的研究观点,新闻生态作为媒介生态在具体新闻报道文本中的微观表现,主要指新闻的生成方式和发展空间[3],它体现了媒体惯有新闻理念和运作特性,是在媒介分层、专业化趋势下,新闻价值各要素的开发、报道手段的运用及其背后蕴含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态控制、商业利益追求之间相互关联制约所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也是实现读者—新闻—社会—政府这一复杂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动态过程。[4]因此,在本书中,我们把“生态化”具体为:将生态学观点、生态学原则渗透到史态类新闻的活动中,研究史态类新闻的生态环境、生态运动,关注其健康、和谐、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以技术逻辑为主导,以变化速度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中,一方面,已有的媒介生态逐渐被颠覆,传统的新闻理念受到冲击,新闻生产模式在重建,但另一方面,也给传媒业带来了发展空间。(www.daowen.com)

传媒环境是传媒开展传播活动以及自身生存发展所涉及的环境条件。传媒环境的生态化就是要求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个构成要素、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实现受众—媒介—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