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和审美行为,也是人类永恒的情愫之一。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就已经有一系列的书写记忆实践来努力唤起过去的情形,探索未阐发的意义,如文化寻根反思,怀旧热,缅怀毛泽东时代,上山下乡怀旧热潮,对社会主义“温暖”时光的呼唤,等等。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在更为大规模的转型中,“我们又目睹了力图通过记忆来重新构筑统一的传统和文化的努力”[69]。其触发背景就是20 世纪末,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市场潜力的疯狂释放,一路高歌的现代化进程负荷着当代人繁复的情感。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人们走过了西方人几个世纪的思想历程,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时空聚变、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使人们承受了难以承受的冲击、震荡与裂变。一方面,关于进步的信念正在物化的世界里印证与显现,对进步史观、现代性、工业化的热烈拥抱已经构成独特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文明的功利性、商品性等一些绝非完美的表现,使众多中国人被骤然间剥夺了故土、故园、故国而抛入一处“美丽的新世界”。“如果说七八十年代现代化有如金灿灿的彼岸,而现在,人们不无创痛与迷茫地发现,被‘芝麻开门’的秘语所洞开的,不仅是‘潘多拉的盒子’,而且是一个被钢筋水泥玻璃幕墙所构建的都市迷宫与危险丛林。”[70]虽然中心的权力体制仍完好无损,但日常生活世界的人伦关系和社群联属正在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精神理念、价值规则、思维途径,甚至包括传统的实在事物都在本质上转换和隐退。而“传统正是那种能够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和‘普遍有效的承诺’的东西,对传统完整性的威胁常常会体现为对自我完整性的威胁。”[71]现在,人的异化、价值的滑坡、情感的荒漠、生活中美丑杂陈,都使得一些人的心灵中充塞了异化感、不适应感、无家园感,人们的身份认同数十年来面临如此巨大的混乱。
在这两种时空维度的冲突与撕扯中,人们面对危机时无法忍受无根漂浮的状态,迫切向尘封的记忆寻找安抚,转向对传统、历史、过去和民族等共同话语的追寻。过去既不支配现在,也不破坏现在,而是对现在有强大的影响甚至塑造功能,与现在对过去的想象和建构这一活动的影响同步,过去甚至反作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形成对后者的阐释和规约。因此怀旧的情绪就在这无所适从的认同危机中滋生,正如有人所言,对于在双重挤压中的人们来说,“怀旧如同陡临的需求,一个必须有想象和抚慰的心理空间”。上海人为什么迷恋20 世纪30 年代,也许正是怀旧之风对未来的召唤。如弗雷德曼所言:“由于历史是认同的话语,所以谁拥有或占用过去的问题就变成了谁能在任何时空认同他自己或认同他人的问题。”[72]怀旧本质上成为认同的手段。
怀旧就是现代人为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认同危机,时常记忆或回溯过去的自我形象和生存经验,并借助想象弥合和调整遭到时间侵蚀和现实割裂的、破碎的自我形象,从而保持自我发展的历史不被中断、自成一体的自我世界不被分裂。怀旧不仅仅表达了文化心理对过往物事人情的眷恋,而且隐含着对主导历史冒进有力的质疑和对抗。怀旧并不意味着在新旧两极之间非此即彼,更不是单纯地厚古薄今,而是在历史的运动中权衡比较时间前后流程中相呼应的节点,判断历史进程的合理性,权衡对于大多数人的利弊。大众的怀旧心理及其所构筑的文化记忆,恰恰是圆满的、统一的、稳定的、完整的,它在本质上就是希望“退回到历史上一个较少复杂的时刻和个人经验”,就是希望回到传统社会中那种恒定的、由一个更大更有力的共同体所支撑着的自由秩序当中。因此,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怀旧成为最切近人类心灵的审美方式,它化解了人们面对现实时产生的诸多忧虑,这种优雅的伤感是作为一种弥补而存在的。上海人迷恋20 世纪30 年代,是因为过去的上海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过去时代,它对今日的上海人来说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是由今日文化的境遇来界定的,它是历史环境的产物,人们怀恋的是一种不可见的生活方式,它是一个人气散尽的时代归属感的欲求,虽然各种统计资料日益完备,但它依然是一个幻觉,一个有关细枝末节的狂想,一个对已然丧失了范畴的追忆。因此,怀旧对象因其与主体的当下情境拉开了时空距离和心理差距,就不再是我们曾经知觉过的那个真实世界,而变成了“借助想象以‘再现’‘过去的形象’的方式存在着的另一种现实。就如审美接受必须通过想象把自身放置到作品完成当时的那个环境中去一样,怀旧也只有借助想象的力量才能展开。”[73]
因此,史态类新闻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就是一种怀旧情怀的释放。在经历了20 世纪初与世纪末的两次西方思潮的冲击后,当下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再采用以往的救亡与启蒙的宏大叙事话语,他们更倾向于低调而坚实地固守自己的岗位。这种岗位意识除了知识分子情感表达方式的暗中转换,还因为他们对学科自身与传统理论之源断裂后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知。商品消费文化使得日常生活发生“去魅”现象,与此相对则是一部分新闻从业者致力于发掘另一种“崇高”的历史,呼唤怀旧的记忆和意象,重构集体记忆和尚留存的日常生活实践,努力在当代历史书写中发现“他者”,产生自我批评,这个“他者”,常常就是那个滞后的“记忆氛围”。他们的作品——史态类新闻就是在全球日益侵蚀本土文化记忆的大气候中,保持对别样历史前景的憧憬和想象。如《北京青年报》曾开辟了一个专版 “新闻人物——回访”,在“明日黄花”与“今日新闻”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怀旧。该版编辑自言:“总有一些事情我们无法忘怀,总有一些人让我们长久牵挂。那些曾经因为自身遭际而改变了部分历史的人,那些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名动一时的人,那些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湮没的人,有谁仍在你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有谁仍让你难舍牵挂?”通过“回访”这一个巧妙的角度,让自己的怀旧情结释放在那些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淡去的人和事中。《南方周末》《往事》版编辑也认为:“《往事》版旨在给读者提供鲜为人知的历史材料,揭开历史被封缄的秘密,……这些文章既无枯燥难读之叹(学术论文之弊),又无浅薄谬误之讥(报章文字之弊),行见补正史之阙,可以预卜。”[74]在怀旧中潜藏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湖北电视台《往事》栏目的宗旨则为“追忆似水流年,感悟人世悲欢”。从这些我们感受到新闻从业者内心深处涌动的一种对历史的怀旧情结,他们在作品中以真实的情怀,怀念古今中外的许多随风而逝的人与事,诠释自己对社会、对文化的感悟。
怀旧作为一种文化需求,它试图提供的不仅是在日渐多元、酷烈的现实面前的规避与想象的庇护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建构,犹如小彦所说“依赖记忆的质感的抗衡”以“维护‘现代化’进步的涵义”。而怀旧表象是历史感的最佳载体。
对于受众而言,则是怀旧心理的满足。毕竟忆昔怀旧,搜忆钩沉已成了一种普遍心态,因为在价值失落的今天,对忙碌无常的现代人而言,能够静下心来,品味过去,寻找旧有的精神与价值,这是一份难能,更是一份可贵。史态类新闻因其对历史传统的眷念而受到具有浓厚的怀旧情结的受众的喜爱,媒介为抢占新闻报道的历史制高点,通过新闻与历史意识的互渗,也在不断营造一个怀旧时空,以逗引消费者的快感,达到虚拟的满足。
我们以湖北电视台《往事》栏目为例来看它是如何实现受众的怀旧情结的。首先《往事》题目本身就显示出它选题的一些特质,“往事”即过去的事情,它切中了人们普遍的怀旧心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震撼。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多得数不过来。人们总是期望得到更多,而人生偏偏如白驹过隙一样的短暂,所以疲倦的人们总是有时要沉浸在回忆中,对发生过的往事久久不能忘怀。[75]其次在对象上请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来现身说法,告诉观众一个真实的故事,像一壶陈年老酒,似一曲古老歌谣,在悠悠岁月的追忆中体味人生百态。当《往事》这档帮助人们追随过去的节目呈现在人们面前,马上与人们心中的心理缺口相契合,产生共鸣,使人们内心中郁积已久的怀旧情绪得到宣泄。同时,怀旧本身就带着一股令人无法抵御的美。人类爱美的天性,能在怀旧中得到又一次的舒展。节目中谈的虽然是别人的往事,但人们依然能感受到一种情绪,一种感怀的情绪。人们从中怀想自己的青春与辉煌,滤去其中的艰难、困苦和寂寞。“旧事犹如睡莲一般,绽放着如梦幻般的紫兰,而那些再也不必亲身经历的苦痛如淤泥一般静置在人的心湖之底,已无法看清。因此怀旧就像水晶,虽然有棱有角,但早已被岁月的大手磨平,即使直面它的伤痛,也带着美。”[76]在《当英雄已成往事》这期节目中,当三十年前的英雄戴碧荣讲述自己几十年的坎坷命运时,在当时看来是令人绝望的命运打击,现今已化成战胜苦难的悲壮之美。所有的痛苦,在回忆中已经淡化、沉淀。正如于丹教授评价说:“《往事》栏目找到了良好的节目诉求点,符合世纪之交国人的一种普遍的忆旧心态。”湖北省记协主席卢吉安也认为:“《往事》把沉淀的史事搜寻出来,以人为本,以情动人,这说明历史事实可以挖掘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好新闻。”
没有记忆就没有自我,没有历史就无所谓未来,史态类新闻为每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提供了一次重返记忆的心灵旅程,给身处都市丛林中的现代人以精神的安慰。它不仅仅是个人普遍而现实的情感和经验,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记忆,作为文化和历史而存在,它也具有文化记忆的意义,记忆载负着文化而产生思考和审视的内涵,当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以新的角度和方式,在新的时间空间中被重新呈现出来,它们将体现出新的思考点,引发人们对记忆进行重新解读,以更深地挖掘记忆的历史内涵,延伸其与当下文化之间的意义链。
但是,我们也发现受众的怀旧有时失之于肤浅和情绪化,他们更多的是追求视觉化的怀旧式的享受,于是史态类新闻在他们眼中更多的成了记忆的图像,与个人的情感经验、个人的成长经历、带有较普遍的怀旧或追怀的情绪,以及认同和满足的心态相关的记忆图像。如史态类新闻中的老照片型就颇受欢迎。加之大众传媒为满足受众的这些需求不失时机地制作了怀旧和归根的形象,一种是从空间上归根,即家国之恋和乡愁;一种是从时间上归根,即童年和历史的回忆与怀旧。于是,在视觉快餐下,交错杂揉的希望与彷徨统统被包装成诱人的商品,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在其中,精神家园、人文精神反而成为时髦语汇。这样的需求或许会导致史态类新闻偏离正确的轨道。
【注释】
[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构建》,载台湾《新闻学研究》,第71 期,2002 年4 月。
[2]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载《新闻记者》,2013 年第12 期。
[3]邱天君:《从传播价值看新闻的写作》,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4 期。
[4]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文艺争鸣》,1998 年第6 期。
[5][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华夏出版社,2007 年。
[6]主流意识形态指体现一个社会特有的国家理念和执政党的理念的政治哲学、价值观。它不仅传递着国家意志,规范着社会生活,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政治制度辩护的功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制性,弥散性和约束力;同时也又具有亲和性、聚合性和向心力。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的作用,但对于身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的人们来说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不自觉的跟随状态,而意识形态的亲和性和向心力对社会的作用则是使意识形态的追随者处于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认同状态。
[7]徐川:《记忆即生命》,载夏中义,《人与国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9 页。
[8]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刘北成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第253 页。
[9]《人民日报》,2018 年4 月5 日,第1 版。
[10]路文彬:《重写历史:民族/国家认同的权力实践——中国建国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之一》,载《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 年第1 期。
[11]Henri Bergson: Matter and Memory, translated by N.M.Paul and W.S.Palmer,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11.
[12]参考路文彬:《重写历史:民族/国家认同的权力实践——中国建国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之一》,载《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 年第1 期。
[13]洪洋:《生产写作双丰收》,载《文艺报》,1958 年,转引自路文彬:《重写历史:民族/国家认同的权力实践——中国建国初期小说历史徐事论之一》,载《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 年第1 期,第22 页。
[14]《人民日报》,2006 年5 月16 日,第1 版。
[15]来自人民网《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评论。
[16]数据来自《央视长征胜利80 周年宣传报道浓墨重彩亮点纷呈》,www.cctv.cn,2016 年11 月3 日。
[17]《北京青年报》,2019 年5 月4 日,第10 版。
[18]《穿越百年 两代青年风雨邂逅》,载《北京青年报》,2019 年5 月4 日,第12 版纪念刊。
[19]唐欣:《主旋律小说的叙事策略分析》,载《理论与创作》,2006 年第2 期。
[20]陈学明:《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述评》,重庆出版社,1996 年,第223 页。
[21]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264 页。
[22][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139页。转引自邵培仁《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1 期。
[23]参考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 年,第39-42 页。
[24]引自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7 页。
[25]转引自邵培仁、章东轶:《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1 期。
[26]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12 页。
[27]李岩:《意识形态下的大众传播话语秩序》,中华传媒网。
[28]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王广州译,载罗钢等,《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353-354 页。
[29]唐欣:《大众文化视野中的“主旋律”小说》,载《文艺评论》,2006 年第5 期。
[30]收编:主要指权力中心将“异类”话语和实践纳入主导意识形态和权力体系,使之正当化和常规化,并以此将之驯化为现存体制之一部分。收编本身不具有强制性,它诉诸诱惑与常规。
[3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构建》,载台湾《新闻学研究》,第71 期,2002 年4 月。
[32]案例选自冯镜明等:《报纸“纪念性特刊”的故事化特色》,载《当代传播》,2005 年第5 期。
[33]参考夏琼、高英雄:《新闻传媒文化的知性化趋势》,http://journal.whu.edu.cn/research/read_research.php?id=313。
[34]潘志存:《试论中国现代知性诗歌的特征》,载《温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 期。(www.daowen.com)
[35]引自董月玲:《寻求合法性》,载《中国青年报》,2005 年5 月11 日,《冰点》版。
[36]《中国青年报》,2018 年11 月22 日,《要闻》版。
[37]参考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载台湾《新闻学研究》,第71 期,2002 年4 月。
[38]辛宏:《一个调查性报道的典型案例》,载《中国记者》,2005 年第1 期。
[39]鲍海波:《电视人文谈话节目中的价值守望》,载《电视研究》,2004 年第12 期。
[40][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全志钢、刘成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1]李希光:《跨媒体传播的悖论》(上),网络资源。
[42]这里的“无人新闻”并不是说,我们的新闻里没有人的存在,而是说媒体呈现的影像世界缺失了对人类自身根本内涵和终极价值的追求,新闻中缺少一种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缺少一种对人的命运、情感、生存状态等真正的体贴、关心、重视乃至思考。如在“莫斯科人质事件”报道中,一些媒体的标题竟为《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手机有奖竞猜“有多少名人质”》等。
[43]张立文:《儒家的人文精神》,载《光明日报》,2002 年12 月12 日,第1 版。
[44]见张定凤等:《平民视角的文化阐释——析湖北卫视往事栏目》,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3 期。
[45]《解读湖北卫视“往事”栏目》,载《中国记者》,2003 年第3 期。
[46]《黄欣——长征路上拜干娘》,资料来自《北京青年报》的网上版,http://www.ynet.com/view.jsp?oid=3641385&pageno=1。
[47]新浪网《文史博客》,2019-9-10,http://blog.sina.com.cn/lm/history/。
[48]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93 页。
[49]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 年,第83 页。
[50]问题、李艳:《精神碎片化趋势中的信仰聚合者——从当前受众精神消费需求看大家栏目的可参考效能与价值》,载《现代传播》,2006 年第4 期。
[51]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 年,第241 页。
[52]《论语·阳货》。
[53]胡适:《读书与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14 页。
[54]转引自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 年,第51 页。
[55]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260 页。
[56][苏]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年,第10 页。
[5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转引自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247 页。
[58]陈默:《影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年,第31 页。
[59]本段主要参考《记忆研究的起源和发展》,http://www.aixincheng.com/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122。
[60]参考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导言2-4 页。
[61]本节观点主要参考黄晓晨:《文化记忆》,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 年第6 期。
[62]以上参考徐贲:《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载《文化研究》第一期,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4572。
[63]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刘易斯、科瑟:《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59 页。
[6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年,第50-51 页。
[65]关于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的区分主要来自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载《历史研究》,2001 年第5 期。
[66]此段主要参考《文化记忆》,载《国外理论动态》,2006 年第6 期。
[67]陈培圣:《从纪念长征看民族文化传承》,载《解放军生活》,2006 年第11 期。
[68]该案例节选自陶克:《增强历史题材报道的感染力》,载《军事记者》,2006 年第12 期。
[69]王斑:《全球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导言,第4 页。
[70]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110-111 页。
[71]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载《暨南学报》,2006 年第5 期。
[72]Jonathan Friedman: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转引自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5 期。
[73]赵静蓉:《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载《山西师大学报》,2005 年第2 期。
[74]刘小磊:《迟到的故事——〈南方周末〉往事版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后记。
[75]杨保安:《电视栏目〈往事〉浅析》,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年第3 期。
[76]张定凤等:《平民视角的文化阐释——析湖北卫视〈往事〉栏目》,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3 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