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化的社会,“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40]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更加关注商品的文化特性、符号价值以及形象价值。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这种新闻娱乐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将名人丑闻、逸闻趣事、犯罪新闻、暴力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具有较强娱乐性的内容作为报道重点,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都市报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畸变的媒体》中所说的情况,“中国的记者不去调查中国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包括社会不平等、下岗工人问题、农民问题、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农田丧失问题等”,而是在卖力地追踪明星的私生活。(如2018年11 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批评某电视台过度娱乐化,认为他们“过度集中综艺娱乐,过度地依赖明星艺人,过度地追求商业价值和市场效果”。)第二,惯用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手法写那些令人震惊的事件,强化事件的悬念或煽情刺激,以求达到一时的轰动效应。新闻娱乐化的实质是新闻本性的灭失,让新闻刺激人们的感官而不把它当成重要的事,一切都在玩笑中轻松地过去。因而有学者形象地指出:“今天的新闻不再是一种精心烹饪的大餐、一张人们每天早上或晚上必须阅读的报纸、收音机中午对早上报纸新闻的更新广播、晚间黄金时间的电视新闻。新闻已经成为充满了活力、24 小时不停烹饪、食用的快餐。”[41]造成新闻娱乐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传播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媒体的丰富性使得多个媒体为争取受众源展开了竞争,而在竞争中一些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片面强调媒体产品的消费性,不惜手段寻找满足受众的途径以提高自己的收阅率,进而提高利润。而挖掘所谓新闻背后的娱乐化因素,可以满足一部分读者猎奇、消遣、求刺激的心理。因此,一些短视的、追求短期效应的媒体,削弱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和引导舆论的作用而无限放大媒体的娱乐功能,用以满足一些受众的要求。如严肃的反贪警示案件报道,在追求娱乐化的媒体上更多地表现为贪官和他的几个情妇的故事;报道一名足球运动员,则热衷于他有几个私生子。另外还有片面强化媒体的商业化运作等原因。
新闻娱乐化、庸俗化的浪潮,使大众对新闻信息消费追求快速及时,“闪新闻”“后真相”成为热词,而为追求时效,新闻的意义常被支离破碎,缺乏上下文,与邻近事物无缘。正如格雷厄姆·默多克所言,新闻总是严格不懈地捕捉当前的现行思想。它聚焦在重大事件上,但忽视法国历史学家费迪南德、布朗代尔称之为“longue duree”的东西——在长长的时间环上展开的根深蒂固的各种变化的缓慢移动的趋势。什么新鲜事,震惊的好事坏事,都像是刚从天上掉下来似的,无原由可寻,就这么“发生”了。每次都是最新最刺激的信息,却缺少有恒久保留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快乐至上”新闻思想成为新的统治、控制力量造成的结果。人文精神的缺失,“无人新闻”[42]不断出现,人们深陷于感性欲望甜腻的陷阱中,我们不禁发出“是什么遮蔽了人文精神”的诘问。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不同时期对于它有着不同的解释。总的来说,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43]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就是对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自觉守望,就是关怀人类,弘扬个性。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如果人文精神建设缺位,就可能会因为媒体传播的低俗之风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那么,在重物质利益和实际功用、轻人文关怀和理性精神的时代,在市场单一激励下传播和受众恶性互动、传媒的面孔日益冷酷、人文历史理念日益弱化、感性欲望泛化的传播环境里,新闻从业者怎样实践自己的人文精神理念呢?以报道过去事实为主,侧重从中发现新的意义的史态类新闻成为他们灌注自己理念的新的精神栖息地。他们将敏锐的目光投向历史的海洋,试图借历史来唤起人们的记忆,重新思考当代文化的命运。如湖北电视台的《往事》栏目偏向于选择一些美的、善的值得肯定和珍惜的往事、旧事,这意味着在对旧事的感怀中,充分认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秀风尚,努力恪守和倡扬生活与人性中值得珍惜的东西,将之于商业环境和物欲大潮下的人性扭曲和心灵沙化抗衡。[44]在《故事,铭刻在雪山》中,当主持人问及刘连满甘当人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动机时,刘连满以“这是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不是哪个人在这里头冒个尖,不管谁登上去,都代表国家”作答,正是在这样崇高的思想境界下,刘连满能坚持“生活应该向低水平去看,工作向高水平去看”,在人生经历诸多不公与失落后仍然不后悔,相信“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感情”。节目正是通过这些朴素的话语来展示这些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的灵魂、人性中的真实元素,不仅使节目跳出了无意义的讲述,又使观众确确实实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吸取到精神的食粮。当然,对人性本身的真善美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回避生活的丑恶假,而是在正视这一切基础上,从对人类的深切关怀出发,用一颗敏锐、细腻而又善良、宽厚的心,去发现人类的传统美德,不时表现支撑人们战胜苦难的生活信念,来共同表现真善美。《往事》虽然是从平民视角出发,讲的都是平凡人物的曲折传奇人生与喜怒哀乐,但贯穿其中的并不是平凡人物的庸俗、琐屑,而是正直、乐观、坚强、理想、信念这些人性中的闪光点。而“在叙事技巧上寓教于事,跳出了传统的寓教于理的概念和说教,受众从中可以获得深刻的人生教益与启迪作用,实际上仍可看作是平民视角下精英意识的渗透。”[45]再如《汶川地震十年:当年她被埋30 小时 重庆医生给她重生 如今她在重庆医院工作》一文中借主人公的话来表达出作者的人文精神来:“她说,这10 年的经历,也让她真正地理解到什么是‘爱的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默默付出是一种幸福,如自己得到别人帮助时候的快乐。”
同样在新华社军分社与《北京青年报》联合推出的大型报道《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中,年轻记者的探访让这些耄耋之年的红军老战士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这些主人公在当年大都是普通的战士,甚至在现世的舞台上大都也是沉寂者,但在老人和记者们拉家常似的对话中,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身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剪影,如吃野菜集体中毒、背不动银元扔进草地水潭、从乌鸦嘴里抢野果等。比如《黄欣——长征路上拜干娘》中写道:“看着他想部队着急的样子,大娘没法子,只得答应他。黄欣要将部队打胜仗时发的、自己从未用过的一点零钱给大娘,大娘坚决不要,让他带在路上用。‘走的时候,大娘送我一程又一程,走了整整三天。一路上,我和大娘难舍难分,哭得像个泪人一样,我跪下向大娘叩了三个响头,认大娘做了我的干娘。走出很远后,回头时还看见干娘在寒风中向我挥手。’这位干娘,黄欣后来再也没有找到。她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说到这里,88 岁的老人眼中泛起了泪光。”[46]在叙述中,我们并不指望90 多岁的老人们对于历史进行清晰的指认,但仅仅是一次战斗,或者一幕场景,或者一次欢乐或悲伤的情感过程,足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不同的生命在苦难中所经历的磨炼。他们的健在,使长征从70 年前的历史成为活生生的人的故事;他们漫长的风雨人生把历史与今天有机地连接了起来,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从不同角度折射着长征的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史态类新闻在新闻娱乐化、庸俗化的困境之中对人文精神的张扬与推崇,目的在于构筑起人类精神的营驿,守护我们自身的精神家园。而史态类新闻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坚守,彰显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应从更多的向度上得到维护以及拓展。在这种维护和拓展中,始终不能缺失的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把握,以及审视的独特视角。因为在新闻传播中,受众欲知与权力构成了新闻博弈的胜负手,谁能从禁知的事实中找出更多的受众想知的,谁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在这场博弈中,政治权力、资本势力和受众需求构成了新闻博弈多方共存的格局。由于媒体被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一些关系百姓民生的新闻,被权力控制甚至于封杀,百姓无从知晓。一些企业和商家的行为有的已严重危害老百姓的健康,但由于资本拉拢,老百姓仍被蒙在鼓里,每天仍在购买和使用它们的产品。而史态类新闻在欲知与禁知的较量中,颇有些救世主的味道,它用人文关怀代替了意识形态包袱,用自身的力量让公众一步步地接近真实,从而不断实践着新闻从业者对历史价值、人文精神的思考和追求。如《教师节:一位“骗子老师”,为近代中国杀出自强路》[47]一文,在2019 年教师节之际刊出此文,文中处处呈现出思考与反思。
例4-2:教师节:一位“骗子老师”,为近代中国杀出自强路
每年教师节,都是感念师恩的日子。许多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师们,也会在此时被反复提及,诸如曾国藩等人的闪光金句格言,更常见在互联网平台上刷屏。不过,这次我们要讲的一位名师,虽说和曾国藩交集颇深,名声却十分低调。放在晚清守旧大臣们的奏折里,此人更常是“熟脸”,各种的骂名汹涌而来,“骗子”的恶名,也是长期流传。
如此背着“恶名”的人,亦是孙中山梁启超等近代风云人物们公认的“先生”——中国近代教育家,“留学生之父”容闳(hóng)。
一 苦孩报国
容闳,原名容光照,1828 年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一个穷苦人家。在那个鸦片战争前夜的年月,这种家庭出来的苦孩子,受教育的可能原本微乎其微。但幸运的容闳却恰逢机缘巧合,先是七岁那年被家人送入了澳门马礼逊中学,十二年后马礼逊中学校长夫妇因病回美国,表现优异的容闳却被慧眼看中,得以去美国继续求学。
容闳赴美的那年,正是1847 年,大清在第一次鸦片战争里被打惨,一群列强正磨刀霍霍要扑来。可朝野上下还是一片懵懂,只有个别人努力睁开眼睛看世界。而身在世界另一边的容闳,却启动了开挂人生:不到三年时间,就考取了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尽管穷困的他要靠打多份工勤工俭学,却还是顽强坚持下来,终于在1854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典礼那天,大批校外人士跑来瞧新鲜——就为瞧瞧毕业典礼上少见的中国人。
学业开挂以后,容闳的事业,接下来也持续开挂。他1855 年返回中国,那正是太平天国战争震惊南北的年月。聪明苦干的容闳,自己在上海的茶叶生意也有声有色。他原本可以一边赚钱一边“看风景”,过起优哉游哉的生活。但他却默默选择了另一条无比艰辛的路:报国。
与彼时那些晚清朝堂上的“精英”们不同,在美国打拼七年的容闳,早已深深明白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全方位差距。但即使在最艰苦的求学生涯里,他倔强的愿望,从远渡重洋的第一天起就从未变:“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他那开挂的事业人生,只为把自己变作一匹骏马,拖起灾难深重的晚清中国,隆隆前进。
1863 年,经好友李善兰(翻译《几何原本》的那位)推荐,容闳结识了晚清名臣曾国藩,随后就是牛刀小试:扔下手里的生意,揣着曾国藩给的六万八千两白银远赴美国,历经两年奔走,为大清朝弄回了一百多台配套齐全的工业母机。作为中国近代工业胚胎的江南制造局,所需家当就这样一次性齐活。如此大功,连眼光奇高的曾国藩都连连称赞:“历途万里,为时经年,备历艰辛,不负委托”。这人,靠谱!
这个华丽亮相,也让容闳获得了“特授五品实官”的奖赏。凭着强大的活动能力,他也从此在晚清政坛声誉鹊起,与多名“洋务运动”骨干成了知交。各种苦活累活也干了不少,对于那些洋务运动的官员们来说,海外归来的容闳,就好似他们了解外界的“老师”。但他一直默默筹划的,却是另一桩关乎近代中国的大事:留学救国。
二 艰难破冰(www.daowen.com)
多年的美国留学生涯,早让容闳抱定了一个认识:中国落后,首先就是教育的落后!
在晚清官场上浮沉奔走的他,看够了各种扯皮笑话,受够了死气沉沉的氛围,这个信念却依旧未变:“籍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老大帝国,一变而为少年新中国。”
那怎么变“少年新中国”?容闳相信,最重要的办法,就是留学。
因此,自从在晚清政坛站稳脚跟后,容闳就一直在默默奔走,1867年他向江苏巡抚丁日昌上书,提出了“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的计划。这个设计详细的计划,又在清王朝上下历经三年扯皮,由于反对声太大,以至于容闳本人都深感“仿佛苍天不厌其酷”的沮丧。但1871 年,这番苦苦等待,终于有了结果:经曾国藩李鸿章两大重臣联名力挺,清政府“留美幼童”计划,启动了。
为这个计划,43 岁的容闳已经等了十七年。他在自传里这样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我兴奋得不能入睡,整个夜晚,都像夜鹰睁开了双眼”。1872 年8 月11 日,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正式启程。容闳则受命担任“中国留学事务局副委员”,成为这先后120 名赴美的“留美幼童”们,共同的老师。
“像夜鹰睁开了双眼”的容闳,也进入了极度兴奋的工作状态。从1872年2 月起,他就动用联络了自己在美国的一切关系,甚至向耶鲁大学校长波特写信求助,寻求这个高等学府的支持。在容闳的努力下,美国康涅狄格州教育局也热情出面,为留美幼童们选择接收家庭。一切的好条件,他都尽力为孩子们争取来。
而在经历了初次踏上美国的惶恐不安后,这些留美幼童们,也终于没有让容闳失望。接下来的多年里,他们刻苦的学习精神和聪颖的天赋,一次次令美国师生们折服。“留美幼童”抵达美国四年后,即1876 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这些优秀的“留美幼童”们也精彩亮相,其高水平的作业,都作为展品出现在展台上。面对各国来客的好奇询问,这些孩子们不卑不亢,一次次对答如流,引得交口称赞。
甚至,两年后的美国哈特福德高中演讲比赛场上,中国留美幼童们也再度惊艳。他们或是阐述了罪恶的鸦片贸易,或是向大家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甚至还有留美幼童以有理有据的论证,控诉沙皇俄国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在场的美国人都深深感到:新一代开明睿智的中国少年,正在像容闳期待的“小鹰”们那样,茁壮成长!
但暗箭也随之而来,自从这些孩子启程的第一天起,容闳,甚至这个“大逆不道”的留学计划,就成了晚清诸多守旧官员的眼中钉。1878年起,容闳改任驻美副使,他呕心沥血的“留学事务局”工作,却交到了一群守旧大臣手里。“召回留美幼童”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促成留学行动的容闳,更在守旧派的奏折里,顶了多少“骗子”“汉奸”的骂名。
1881 年,容闳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虽然容闳反复奔走,甚至请来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写信,力证这些学生们“就像久受灌溉培养的树木,发芽滋长,就要开花结果”。可清政府依然从是年8 月起,陆续将“留美幼童”们召回。除了多了一堆“骗子老师”的帽子,这项容闳苦苦运作二十多年的强国计划,无情夭折!
但它的伟大意义,却光耀千秋:在那个晚清落后挨打,且对世界一抹黑的年代里,这场艰难的留学,为近代中国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更给多少仁人志士们指明了方向。不止是对近代教育,甚至对于近代中国的全面发展,这场半途而废,却亦是一次艰难的破冰。容闳,这位晚清“守旧派”口中的“骗子老师”,却是为此杀出血路的人。
三 如你所愿
那批半途归国的“留美幼童”们,后来涌现出了詹天佑、梁诚、蔡廷干等各行业英才,几乎每一位,都是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无论人生轨迹如何,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未辜负容闳老师的苦心。
晚年的容闳,还曾积极参加过维新变法等运动,也一度遭到清政府的通缉,直至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以热情洋溢的书信,邀请容闳再度归国:“倘俯允所请,则他日吾人得安享自由平等之幸福,悉先生所赐矣”。遗憾的是,病入膏肓的容闳,84 岁高龄的他,是年4 月病故于美国康哈州哈特福德城。他念念不忘的祖国,那时依然在困顿里挣扎,直到百年后的今天,终于已自强,如他毕生所愿。
但他曾经的坚持,曾经的沮丧,曾经“夜鹰般睁开眼睛”的斗志,百年之后再读,依旧震撼人心:为国家之崛起读书,为国家之崛起育人,而是如容闳这样,薪火相传的信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