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细节策略构筑真实,为新闻叙事增强感染力

细节策略构筑真实,为新闻叙事增强感染力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叙述情节时,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关键。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具有形象的概括力。而一个细节的恰当把握能在不经意间增强叙述的感染力,加强人物与事件的立体化呈现,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饱满。一是场景细节突出。再如下面《从震墟起身,微笑向前》一文,其中“地震掩埋后的坚持”一节全为场景细节描述还原地震现场,让受众真切感受现场氛围以及当事人的心情。在那次伤亡惨重的地震灾难中,她是一名幸运儿。

细节策略构筑真实,为新闻叙事增强感染力

叙事学中的“故事”是指一种稳定的内容,它可以从一种媒介转移到另一种媒介,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转移的过程不会破坏故事自身的稳定性,故事对于受众来说不是可以直接接受的,只能透过文本所展示的情节来把握它。而作为叙事文体,情节是其卖点,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运作中,人物的活动与命运、个性与精神也一览无余。在叙述情节时,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关键。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布鲁斯·德希尔瓦这样要求他的下属:“你必须对人们的行为动作进行极为详细的描述,通过你的描写,让读者产生仿佛亲眼所见的感觉……运用你的每一种感觉,将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触摸到的全部描写出来。”细节具有形象的概括力。而一个细节的恰当把握能在不经意间增强叙述的感染力,加强人物与事件的立体化呈现,使故事的讲述更加生动饱满。爱因海姆说过,博物馆中一只广岛原子弹爆炸时停摆的钟,可以概括那个可怕的灾难性的事件。文学家说,故事好讲,细节难寻;历史学家说,给我一个观点,不如给我一个细节;对刑侦人员而言,细节是破案的钥匙;而对史态类新闻来说,细节让历史事件不再遥远。

史态类新闻一般都是事后报道,这决定了记者无法进行“现在进行时”式的采访报道。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总是只有少数人参与其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个抽象的、遥远的传说。所以,记者要做的就是还原现场,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一是场景细节突出。场景指故事情节展开、发展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空间环境,包括生活场所、自然景物等,是表现或烘托人物思想、情绪、行为、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场景的细节描写包括情感细节和动作细节。情感细节具体是指人物在讲述过程中,情到深处不禁眼眶湿润,这时由镜头的特写来营造意境,通过微观聚焦捕捉甚至放大人物的情感。动作细节则指对动作细致入微的刻画,如《长征的历史拐点》:“骤然下起了大雨,所有的人都站在大雨中没有动。就这么过了许久,有人喊了一声:‘来了!’泥泞的小路上,三十多匹高头大马在大雨中飞奔而来,马背上是全副武装的英武的卫兵。张国焘骑在一匹白色大马上,在卫兵们的簇拥下从雨雾中出现了。”[81]再如《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82]“1901 年,一位俄国大力士来到天津戏园卖艺,所印传单称:‘打遍中国无敌手,让东亚病夫们见识见识,开开眼界。’霍元甲看后拍案而起,立即带着刘振声赶往戏园。戏园管事久仰霍元甲的大名,安排他们在头等席坐定。俄国大力士出场后,先后表演了平卷铁板和扯断铁链。表演过后,他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并扬言‘欢迎“东亚病夫”的能者上台较量’。闻听此语,霍元甲一个箭步跳到台上,大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愿当众与你较量!’俄国大力士怕当众出丑,便通过翻译向霍元甲解释道:他刚才那番话都是夸张宣传,纯属为了挣钱,请不要当真。霍元甲再三挑战,俄国大力士始终不敢出手,最后只得答应在报上承认错误,灰溜溜地离开了天津。”这些细节都是截取事件的某一段流程,原汁原味地展现事件的原貌。回顾故事发生的状态,使故事不仅传递了新闻信息,以较强的现场感触动了受众的情感,而且充满新鲜和刺激。再如下面《从震墟起身,微笑向前》一文,其中“地震掩埋后的坚持”一节全为场景细节描述还原地震现场,让受众真切感受现场氛围以及当事人的心情

例3-9:从震墟起身,微笑向前[83]

“好啊,打一局。”衡永红乐呵呵地接受了记者的“挑战”。

5 月的江风吹拂过露天球场,乒乓球飘忽不定地前蹿,27 岁的衡永红穿着休闲T 恤和牛仔裤,迎着风,专注而灵活地高推低挡。

10 年前,命运曾向她发了一个看上去不可抵挡的高难度球,但她顽强地“接球”,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当时,她是四川省北川中学高一10班的学生。在那次伤亡惨重的地震灾难中,她是一名幸运儿。

而当她完成这次“接球”后,命运再度强力“扣杀”,她的腿几乎腐烂。衡永红已签字同意截肢,是重庆市急救中心的老专家们帮她一起打赢了这一回合,保住了双腿。

尽管曾多次感受到“迎面跑来的死神所呼出的浊气”,但她没有沉沦在地震重伤的阴影里,而是开始新的人生航程,笑声清亮地行走在鲜花丛生的世界里。

地震,掩埋后的坚持

灾难降临的前一天,地理老师吉敏为衡永红所在的北川中学高一10班讲地质知识时,提及地震话题。当晚,同学们还一起看了唐山大地震的图片和介绍。

事实上,北川那段时间常常“地面发抖”,人们对地震并不陌生。

2008 年5 月12 日,大地震来了。

当时,衡永红和同学在上历史课,老师完成了讲解,学生正在自习。

衡永红坐在第三排靠墙处,她感觉课桌开始剧烈且无规律地抖动。

“你抖什么抖?”她笑着斥责习惯抖腿的同桌。这张课桌旁坐了3 人,邻座的侯天凤也跟着她批评起来。

“我没抖啊。”被误会的同桌刚嘟哝完,就听到有人高喊“地震啦”!

衡永红站了起来,地面摇得太厉害,师生们本能地往外跑。人流涌向后门逃生,门边就是楼梯

她从第三排跑到倒数第二排时,再也站不住,感觉楼板一下子倾斜,她摔倒在教室里的过道上,天花板坍塌下来,眼前顿时一片漆黑。

尘土和瓦砾掩盖住她的长发,呼吸时“感觉鼻孔全是灰尘,呛得睁不开眼睛”。

她试图动一下身体,动弹不得。

每过一会儿,就有震动袭来,埋在废墟里的衡永红感觉“老是不停地在抖动”。黑暗中,她被恐怖的感觉重重包围。

事实上,她的教室位于5 层教学楼的第三层,下面的两层楼已经沉降到地面以下,她所在的楼面被推到一个角落。

意识到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衡永红有惊喜、庆幸,也有慌乱、不知所措。她发现自己被压住了。镇定下来后,发现左手能稍微转动,于是小心地挤开碎砖,左手终于能活动了。

这给了绝望中的她一丝希望,她用左手先后“解放”了右手、头部和上半身。整个过程非常艰难,但她有了更大的空间呼吸,上身能够微微弯曲,“感觉好受多了”。

周围伸手不见五指。她用手摸索着,发现大腿上压着横梁,很重,怎么掀都纹丝不动,在横梁上方还压着预制板。重压下的大腿最初钻心地疼,后来不觉得疼了,却胀得厉害,很难受。

她把手穿过横梁旁的微小缝隙,尽力清理小腿附近的废墟。等小腿能微微动弹时,她缩回手,发现全是血,手都是湿的。

她一直在出汗,衣服完全被湿透,等她确认无法清理更多时,她沮丧地发现,腿已经肿得极其严重。

她的小腿前端和脚部位置,压着另一个同学,最初还有温度,后来慢慢地变凉了,她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求生欲,“必须坚持下去!”

深夜,废墟上的欢呼

周围传来各种声音,夹杂着呻吟、呼救、哭泣。衡永红确认有同学活着,“感觉他们的状态还可以。”

她听到了邻座侯天凤的声音,她说她的腿也被压住了;女生苏阳的声音比较微弱,感觉状态不太好;男生付敏表示被困在一张桌子下;稍远处还传来男生景垚垚的声音。“我们相互鼓励,说一定努力坚持,要活下去。”

他们用有人在地下过了7 天7 夜的故事彼此激励,提醒每过几分钟就相互叫一下。大家在废墟里讲述“出去以后想干什么”,讨论怎样才能尽快自救。

在漆黑一片的废墟里,衡永红想到了自己的梦想,“我还有那么多事要做,不能就这么死了。”

她想到了家人,此前她偶尔会暗自埋怨父母重男轻女,但坚持“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读书”的家一直是她内心最深的眷恋。

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像电影一样从衡永红眼前一幕幕闪过。“我要考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报答他们,不能就这样死了。如果我死了,他们怎么办?爸妈对我那么好,怎么能接受?”

她一直坚持,不敢睡觉,害怕一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

事实上,救援一直在继续。废墟下的几个人一起呼救,吸引了几名师生的注意,当天,苏阳等4 人获救。

救援者掏出一个洞口,废墟深处的衡永红看见了光,看见了天上的月亮,还看见点点星星仿佛在对自己眨眼,“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生命、光亮的含义。”

她借着月光审视自己的处境,假如往前或往后一点,都会被坚硬的砖头和预制板砸中,必死无疑,而她待在一个墙角的小缺口处,幸运地避开了死神。

外面的人看见衡永红,接力救援开始了。可是,她大腿上的横梁无法撼动。

一拨儿高三同学冒着余震的危险爬进洞口,帮衡永红把空间尽量扩大一些,一名男生摸遍口袋,把仅剩的一块牛奶片给了她。

天色渐晚,同学们没有离去,在洞口围成一圈,唱起当时很流行的歌曲,“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歌声鼓励她坚持下去。

深夜里,另一名高三男生不顾危险跳进洞口,给她一盒牛奶和一块巧克力。他背靠背抵着衡永红,“你不要说话,过段时间就应我一声,不要睡过去。”夜深了,气温转凉,他又去找了一件厚厚的牛仔服给她披上。

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衡永红每次睁开眼睛,都发现月亮还在原处,夜空一点点暗下去,但感动和希望却一点点在心里升起来。

她极度困乏,但不敢睡觉,只能闭目养神。每当听见一点声音,她就感受到生的可能,不由自主地睁开眼。

腿部的肿胀感让她异常难受,“也许我的腿保不住了”,这个爱美的高中女生开始了各种想象和权衡。

天亮了,又一支救援队赶到。几个人轮流进入洞口,将衡永红身下的地板敲出一个洞,逐渐凿大,小心翼翼地将压在她身上的横梁敲掉部分。

努力有进展,但没有改变根本格局。衡永红希望,能直接把自己“拔”出来。

“把你腿拔断了怎么办?”

“如果为了这条腿,人死掉,不划算。我宁可断腿,求你们把我拔出去。”

一场充满了信任、友爱、担心和希冀的揪心救援开始了。在废墟下的洞口,素不相识的救援者抱住17 岁的女生,摸索着往外拔。

左脚相对轻松地拔了出来,可她肿得异常厉害的右腿没法拉动。救援者伸手去探时,发现手套上全是血,没人敢拉了,“腿会断的!”

衡永红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理性,重申“腿拉断了,我不会怪你,只会感谢你”。她的腿几无知觉,她已准备一辈子坐在轮椅上,“但是我要活着。”

她被小心翼翼地拉出来了,腿鲜血淋漓,呈暗紫色,全是挤压形成的撕裂伤口。

因为又一条生命被救出,洞口传来欢呼,衡永红参与其中——她为自己庆幸,更为救援中得到的关爱而深深感动。

一群素昧平生的人,为了生命的顽强,为了生的信念,满含热泪地抱在一起。

医者,延续梦的瑰丽

衡永红伤情太重,被转送到绵阳中心医院。

一名志愿者为她拿来一包小面包,她完全吃不下,把面包放在头下枕着,非常疲惫的她感觉很舒服,随后陷入意识模糊。

她在半梦半醒中接受了减压手术。因为没有麻药,有人给了她一瓶七喜,她咬住瓶盖,手术做完时,瓶盖已被咬得面目全非。

她腿上最大最长的伤口,深可见骨,令人不忍直视,从几处伤口渗出的血液浸透了被子。她的脸色白得像纸一样。

死神又一次向她走来。

她昏迷过去,一天后才醒来。她看见身旁挂着的液体和血液,听见一些年长医生的声音,询问她是否愿意到医疗条件更好的重庆去医治。

她表示同意。没法找到家属签字,衡永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如果有什么情况,我自己可以负责。”

救护车即将开动时,她的爸爸和二叔气喘吁吁地赶到了。

原来,她的家乡坝底乡也受灾严重,乡民们通过电视了解灾情和救援情况。她的父亲衡世森决定“就算丢命也要去找女儿”。

由于道路和山体受损严重,衡世森和二弟翻了10 多座山,一刻不停地走了一天,才走到北川县城。这位中年男人坚持要找到女儿,哪怕找到的只是遗体。

寻亲的信息在人群中传递。衡永红的同学将她的信息告诉了自己的舅舅,这位热心的舅舅恰好认识衡世森,他骑着摩托车到处找,终于把忧心忡忡的父亲接到女儿的救护车旁。

这是一个残酷又温情的时刻,经历生离死别的父女俩抱头痛哭。父亲欣喜若狂,可看到女儿伤情如此严重,又背过身去伤心抽泣。人生的悲欢,在这一刻达到极致。

她的父亲陪她去重庆,而二叔则步行回家传递她还活着的好消息,“她人还活着,但腿可能保不住了,颜色都发紫了。”

幸运的是,衡永红遇见了一群医者仁心的老专家,他们延续了女孩瑰丽的梦。

彼时,重庆是地震伤者救治的重要大本营之一,为灾区伤员做进一步治疗。2008 年5 月16 日,重庆市卫计委组织重庆各大医院首批56 辆救护车、上百名医护人员前往灾区接收危重伤员,并将急需进一步治疗的重伤员接回救治。

2008 年5 月18 日凌晨2 时,衡永红被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的120救护车接至重庆。

当日14 时左右,急救医疗中心的创伤科、骨科、麻醉科专家联合为她手术。

做完手术,所有医生都留下来等她自然醒。

手术很成功!腿也有可能保住!

这超乎期待。在绵阳时,她本人已经签字同意做截肢手术了。

新选择也有风险。2008 年5 月22 日早上,她的心跳突然到了170~180 次/分,流鼻血、发高烧,陷入昏迷,全部专家匆匆赶来会诊、抢救。老专家把耳朵凑到她的嘴边,听到她低呼“救我”。

经过精心救治,她醒了过来,再次赢了死神。这一次,包括老专家在内的众多医护人员守了她一个通宵。

衡永红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伤情过于严重,已经出现了急性坏疽症,是否要保住腿,医生是有分歧的,业界名声显赫的大专家为此冒了“或许把自己的名气砸进去”的风险。

在医生名声和年轻人未来生活质量之间,专家们作了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

急救医疗中心原院长、主任医师史若飞是重庆市首批前往灾区医疗队的副队长,也是急救医疗中心灾区伤员救治专家组组长。

“救治好衡永红,帮助她长大成才,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之一。”史若飞回忆,保肢有难度,但要去试一下,“哪怕就保住一条腿,她的人生也会不一样。”

经过详细讨论和研究,史若飞的意见得以通过。

手术前,史若飞告诉衡永红手术的风险,以及保肢的难度。“尽管有困难,但我们愿意努力尝试一下,你要有心理准备,更要有决心。奇迹很难,但试试或许有奇迹;你心里一定不要放弃,我们一起努力!”

清创减压手术完成后,经过一周观察、换药,她左脚足背血流恢复、脚趾活动逐渐正常;再往后,右腿也开始长出肌肉,双腿都保住了!

手术后的治疗、护理十分关键。最开始一段时间,急救中心各科室的专家、主任医师们,亲自给她换药、处理伤口;很多没有被安排进专家组的老专家,每天自愿来参加联合查房、讨论病例。

2008 年7 月25 日,衡永红出院,史若飞对她说:“回去好好读书,你的人生已经是一个奇迹,要好好珍惜。”

成长,展开新的人生

在重庆急救中心救治期间,两名志愿者每天到病房为她补课: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胡金星为她补理科,西南大学的牛静雯为她补文科。这让她没有落下太多功课。

在治疗期间,衡永红得到了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地震的伤痛慢慢被抚平,她就像一个大家庭里辈分最小、最受宠爱的孩子。出院时,她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

初回北川,她需要拐杖,没法维持身体平衡,但她顽强地进行康复训练。秋季开学后,她半天在学校、半天在医院,坚持读书。(www.daowen.com)

在“帐篷中学”,以此前的10 班学生为主,组成了新的班级。新班主任陈丹建议她留级,但她坚持随班就读。毕业时,把重庆当作了第二故乡的她,选择报考长江师范学院,学习财务管理。

史若飞作为当时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把自己书法作品拍卖所得善款全部交给急救医疗中心工会,然后以工会的名义,资助衡永红大学学费。

她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顺利考取会计证书,每年拿奖学金,入党,在学校表现优异。

毕业后,她通过公开考试,如愿以偿进入重庆急救医疗中心,在财务科工作,“我终于通过努力奋斗,回到了第二个家!”

岁月慢慢抹平了地震带来的不适、痛苦和伤害,这个年轻女孩的生命再次如鲜花般盛开。

如今,她参加工作已有4 年多。除了认真工作,她也非常投入地享受人生。“闻一阵花香、烫一片毛肚、唱一首老歌,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在废墟里的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活下来,我一定要好好活着,我要履行对自己的承诺。”她说,乐观的心态是战胜心理阴霾最可靠的武器。

“当我有负面情绪时,就想想在废墟里的情景,就什么都能过去了。”她说,“不要放弃,希望永远都在,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微笑。”

如今,衡永红并不忌讳谈论地震,她能平静地复述自己地震时的经历,不介意让外人看到伤疤,但她不会絮絮叨叨就这事烦个没完。她会和同学们一起,为地震中罹难的同学送花祈福,有时也会折千纸鹤或写一些文字纪念他们,并和所有的少女一样,期待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好爱情。

【注释】

[1][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0 页。

[2][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 页。

[3]穆青:《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6 年,第76 页。

[4]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载《现代传播》,2006 年第4 期。

[5]《作为新闻的叙事化生存》,转引自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第28 页。

[6]柳玉鹏:《“生命之路”救了列宁格勒》,载《环球时报》,2019 年1 月31 日,第13 版《史海回眸》。

[7]标题是新闻最精华部分的展示,用以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导语是新闻主要内容和主题的概括。

[8]概述式导语: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是概述型导语。其优点在于事实传递最为简捷明了,极易为读者所理解。

[9]宏观结构是语篇或话语的高层次语义结构,也就是语篇或话语的概括性语义。与宏观结构相对应的是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表达最基本事件或状态的基本命题(即仅含一套主谓结构)。若干基本命题浓缩成比较大的命题,就是微观结构向宏观结构转化过程。如微观结构“去电影院、购买电影票、入场、找座位、看电影、退场”就可浓缩成宏观结构“看电影”。

[10]《环球时报》2006 年5 月23 日,《史海回眸》版。

[11]《南方周末》,2004 年2 月5 日,《往事》版。

[12]《南方周末》,2005 年6 月9 日,《往事》版。

[13]《环球时报》2019 年7 月9 日,《史海回眸》版。

[14]《环球时报》2019 年6 月4 日,《史海回眸》版。

[15]《南方周末》,2007 年8 月2 日,《往事》版。

[16]《环球时报》2019 年7 月18 日,《史海回眸》版。

[17]《南方周末》2006 年4 月6 日,《往事》版。

[18]《环球时报》2019 年7 月11 日,《史海回眸》版。

[19]宏观规则包括三种:删略规则、概括规则和组构规则。删略规则指去掉信息单位中不重要的部分。概括规则指将一系列的命题用笼统的语言进行概括。不说养了一只猫、一只狗而说养了宠物。组构规则通过其细节来组织建构整个事件,如“我搭飞机去”包含去机场、安全检查、走向登机口等一系列动作。概括规则的浓缩是依据上下义的关系,而组构规则的浓缩是依据心理框架关系。

[20]宋海博:《疟疾,人类50 万年的敌人》,载《环球时报》,2019 年6 月27 日,《史海回眸》版。

[21]《环球时报》,2019 年3 月21 日,《史海回眸》版。

[22]梵·迪克著,施旭、冯冰编译:《社会 心理 话语》,中华书局,1993年,第78 页。

[23]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第37 页。

[24]张曼玉:《被邓爷爷亲吻过的女孩马小梅来到国博展》,《中国青年报》2018 年11 月22 日,第3 版。

[25]《穿越历史的长廊》,载《人民日报》,2006 年10 月22 日,第1 版。

[26]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第43-44 页。

[27]《南方周末》,2018 年1 月18 日,《往事》版。

[28]《南方周末》,2002 年12 月12 日,《往事》版。

[29]《南方周末》,2005 年6 月9 日,《人物》版。

[30]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载《现代传播》,2006 年第4 期。

[31]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3 页。

[32]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 页。

[33]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 页。

[34]转自陈霖:《新闻叙事的叙事者初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2 期。

[35]赵毅恒:《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4 页。

[36]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47 页。

[37]《中国青年报》,2006 年10 月25 日,《冰点》特稿。

[38]《环球时报》,2006 年10 月13 日,《史海回眸》版。

[39]《南方周末》,2016 年3 月31 日,《往事》版。

[40]华龙网,2018 年5 月3 日。

[41]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2 年,第98 页。

[42]《南方周末》,2012 年5 月31 日,《往事》版。

[43]王晖:《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 期。

[44]《一代伟人“治国方略”已看得见摸得着》,载《成都商报》,2006 年11月12 日,第3 版。

[45]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第947 页。

[46]赵一丹:《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年,第142 页。

[47]常昕:《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中故事性因素的开掘》,传媒学术网。

[48]贺建平:《新闻文本的建构与解读——评费斯克的新闻观》,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 期。

[49]李岚:《背景资料:增进新闻信息含量的有效途径》,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 年第2 期。

[50]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 页。

[51]《杨柳坪震后十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2018 年5 月26 日。

[52]《台风“温比亚”致徐州多地受灾 降水量百年一遇》,人民网,2018 年8 月19 日。

[5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5 年,第1543 页。

[54]转引自周健、王培铎:《论悬念的焦点》,载《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 期。

[55]李渔:《闲情偶寄》,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年,第60 页。

[56]引自叶子、宋铮等:《激情与理性——〈新闻调查〉个案研究》,载《荧屏内外》,2003 年第4 期。

[57]梁宪:《悬念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载《东南传播》,2006 年第9 期。

[58]《环球时报》,2019 年2 月21 日,《史海回眸》版。

[59]《环球时报》,2006 年5 月7 日,《史海回眸》版。

[60]《环球时报》,2019 年5 月16 日,《史海回眸》版。

[61]《中国青年报》,2004 年3 月3 日,《冰点》版。

[62]《南方周末》,2006 年4 月6 日,《往事》版。

[63]《环球时报》,2006 年5 月19 日,《史海回眸》版。

[64]《环球时报》,2019 年3 月7 日,《史海回眸》版。

[65]《环球时报》,2019 年2 月21 日,《史海回眸》版。

[66]《环球时报》,2007 年1 月1 日,《史海回眸》版。

[67]《中国青年报》,2004 年9 月22 日,《冰点》版。

[68]《中国青年报》,2004 年6 月30 日,《冰点》版。

[69]《南方周末》,2006 年2 月23 日,《往事》版。

[70]中央电视台,2004 年5 月17 日,《新闻调查》栏目。

[71]《中国青年报》,2005 年6 月1 日《冰点》版。

[72]中央电视台,2018 年9 月15 日,《新闻调查》栏目。

[73]《环球时报》,2019 年2 月21 日,《史海回眸》版。

[74]中央电视台,2007 年4 月9 日,《新闻调查》栏目。

[75]冷智宏、吴玉兰:《往事:营造电视谈话栏目的新风景》,载《新闻前哨》,2001 年第7 期。

[76]张连旺:《把新闻当成故事来讲》,载《国际广告》,2004 年第11 期。

[77]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63 页。

[78]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63 页。

[79]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63 页。

[80]刘心闻:《斯大林曾反对西安事变》,载《环球时报》,2006 年12 月12日,第13 版。

[81]王树增:《长征的历史拐点》,载《中国青年报》,2006 年10 月25 日,《冰点》版。

[82]肖波:《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载《环球时报》,2006 年2 月7 日,第14 版。

[83]《中国青年报》,2018 年5 月11 日,第5 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