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转借——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由朱利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认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引和转化”[45],“互文性”成为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标志性术语。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中,“一切符号皆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46]从这里可看出,一切文本都有互文性,但不同的文本,其互文性的程度有所不同。
自互文性的概念提出至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多种分类。克里斯蒂娃(1986)将互文性分为水平互文性和垂直互文性,前者指一个文本与其他序列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文关系,比如一个说话者将其他说话者的声像、词汇和短语储存在大脑中并进行重新利用;后者从历史和聚合的角度看待互文语篇,指的是构成语篇的直接或间接的语境。Jenny(1982)区分“强势”互文性和“弱势”互文性,前者指一个语篇中包含明显与其他语篇相关的话语,如引言、抄袭等,后者指语篇中存在在语义上能引起对其他语篇联想的东西,诸如类似的观点,主题思想等。Jiansheng YAN 则区分宣传互文与组成互文,认为宣传互文性是通过引用、暗示、模仿、混合,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而组成互文性则意味着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通过记忆、重复和修改给予其他文字的侵入性影响,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费尔克拉夫(1992)区分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前者指其他语篇在某一语篇中的明显呈现,后者指由不同体裁和写作惯例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关系,又称为“互为话语性”,“互为话语性”指按照话语秩序的重要性的原则方向扩展了互文性。费尔克拉夫将“混合文类”(即一种文类融合了其他文类的要素,将两个或更多的文类要素加以结合)作为“互为话语性”的主要表现。然而,从他对话语秩序以及互文性和霸权之间的关系的强调来看——“我赋予话语秩序的首要地位强调的就是建构意义的互文性”“互文性过程和话语的竞争和重建秩序的过程是话语范围内霸权斗争的过程”——互为话语性应该还有另一种表现:诸文本在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互文性。而且这种互为话语性与广义的互文性在精神上也有一定的继承性,因为,与现实发生一致关系的诸文本必然表达一致的意识形态,即建构意识形态或意义是参照性互文性投射到参考性互文性上的一种结果。对于作为意识形态的布道坛和社会权力的竞技场的新闻文本而言,这后一种互文性反而更值得关注。
就文本与其发生互文关系的对象而言,互文性分为参考性(reference)和参照性(referentialite),前者指文本参考文本的方式,后者指文本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虚构性文本只具有参考性,而新闻文本作为一种报道现实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件的文体,则不仅具有参考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参照性,否则就是虚假新闻。即便是虚假新闻,为了使人信以为真,总是有部分要素是与现实一致的。而且,对于系列新闻报道而言,前后文本之间的相互参考更是显著而紧密。因此,可以说新闻文本是一种互文性极强的文体,新闻话语是进行互文性研究的极好领域。
因此,本文结合各学者的分类,着重使用斯塔姆(Stam)的观点,从内互文与外互文去考察史态类新闻的互文性。斯塔姆认为,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是指文本的外部关系。如果将它称为“外互文性”,那么就有与之对应的“内互文性”,即同一文本内部各种要素的关系。这种内互文性在史态类新闻中主要表现在文字、图像、音频、动画以至于视频等多种因素的相互指涉上。以电视深度报道为例,电视深度报道由文字、图像、声音等组合而成,而在其中,声音稍纵即逝,画面的含义模糊且多义,解说词(深度报道的语句文本,包括画外音)亦不能单独成文。因而这三者必须相互依存、相互印证。罗兰·巴特认为:文本中图像与语词之间存在“互文性”。图像和语词在同一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一方从属于另一方,从属方的作用是确定被从属方的意义并使之清晰化。换句话说,如果缺少这种固定关系,图像或语词的意义则是含混的,不明确的。画面作为电视媒介最主要、最具个性的表现手段,与其他元素的互文首先体现为对有声语言进行顺向的强化和激励。它可以弥补报道中有声语言表现力上的不足,更可以为其提供“看得见”的证据支撑。因而报道的所议所论,不能空洞无“物”,所感所思,必须由形象切入,由抽象化出。其次体现为电视画面通过对有声语言的颠覆,建立更具说服力的规范。电视深度报道中往往构建出两套“讲故事”的话语体系,一套来自有声语言(包括记者的叙述语言和采访对象的话语);一套来自画面语言。而这两套模式相互间在话语内容上呈现出可比性、矛盾性,其中一方合乎真理和实际,另一方是荒谬和虚假的。这样,把涉及同一焦点问题的两方观点剪辑到一起形成对峙,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毁灭和被颠覆为前提,事实因此而昭显,报道的潜在意旨也通过两者的互文得以流露。[47]当然,有声语言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图像所指的宽泛、模糊使之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所以需要有声语言来确定图像的意义和解读方向。有声语言和图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声语言靠图像清晰所指;图像则靠有声语言来深化意义,进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语篇。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就多以现场报道、纪实报道为主,大跨度选择画面,从声像两方面引导受众思维,使其意义在读者的主观链接之下产生。而外部互文则主要考察不同文本在建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互为话语性。
(二)史态类新闻互文手法的运用
费斯克认为:“新闻是一种破碎的意象的拼贴,每一个意象都会产生更多的意象,唤醒更多的意象,每一个意象都是一种类像——一种没有原件的完美拷贝。”“它在今天新闻中的应用否定了历史的差异,否定了历史性并将所有的事物都瓦解后揉进了一种后现代的当下之中。”[48]在费斯克看来,新闻不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是超现实主义,是意象的意象。而拼贴这些意象的碎片,均是对过去的攫取,并瓦解过去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意象。新闻可以按照意象构建者/制作者的意向对一组组文字和一幅幅画面进行剪裁、拼贴,组合成今天的历史档案。新闻的这种不连续性、片断性以及新闻自身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后现代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史态类新闻是如何拼贴实现互文性。
1.互文性表现
文本与事件互文。新闻是从某一具体事实中生发出来的,脱离了某一具体事实,就无“踪”可追,无“物”引申。报道文本与事实本身构成互文性,事件是报道的源文本,报道者对源文本进行偏好性解读。
文本与消息互文。史态类新闻报道的素材,特别是新闻由头,源于消息。因而动态消息也成为史态类新闻报道的源文本,从而与报道具备互文关系。如《“生命之路”救了列宁格勒》一文中第一段导语——“1 月27 日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如今的圣彼得堡)完全解除封锁75 周年纪念日,俄罗斯举行了一系列盛大的纪念活动。俄国防部解密了列宁格勒大封锁时期,‘拉多加湖大动脉’的部分档案材料,详细讲述了在长达872 天的残酷围困经历中,苏联军民通过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向列宁格勒提供物资的建设内幕。”——与后面的主文构成互文关系。
文本与背景互文。以往的新闻报道作为背景成为新近报道的一个部分,从而使以往的报道与新近的报道形成互文关系,因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背景资料在叙事上多方面、立体式地反复再现,把今天的现实同昨天的历史融为一体,促进了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联想,从而唤起传者和受众的前理解。[49]文本与背景之间的互文表现最为明显。如《拿破仑》一文中用历史事件的相似性来引出文本:“美国强行逼迫盟友排挤华为等中国公司的行为四处碰壁。‘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近日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应当以史为鉴,当年法国拿破仑政府为反对英国而逼迫盟友搞大陆封锁政策,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遏制住英国,反而耗尽自身国力,最终拿破仑众叛亲离黯然倒台。”
文本与语境互文。在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中,互文性理论的重心直接从经典时代的文本、语言层面扩展到了文本与文化语境、文本与历史背景之关系上来,新历史主义有一句名言:“文本是历史性的,历史是文本性的”。也就是说,他们强调着眼于现代世界,运用文本与文化历史语境的互文性关系来解释文本。历史作为一种记忆被追述和叙事,成为现实的一种参照和比较,他们利用把历史事件现实语境化,把现实事件历史语境化的方法来实现历史事件、神话,以及当下事件的同时空叙述。从这一视角出发,历史文献记录、政令、法规、报章、庆典礼仪、民俗活动等非文本与文本之间形成相互指涉的“互补性描述”。历史和文本进入一种互文性的运动之中。这在史态类新闻中体现为其援引的源文不是具体的文本或图像,而是源文所体现的、某一文化的信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中较为抽象的概念或观念。文化是借助符码来组织现实的,在这个过程中,能指与所指一样具有“后天任意性”,因为文化决定了它们的形式。新闻是一种真实,而我们所属的文化也是一种真实,观众往往以类似的方式去观照它们,使得两者之间产生了互文关系。而这又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上:制作者有意识地将图像剪接组合构成新的景象,把一些公众普遍接受的社会信念和价值观念比附于报道中,让读者从观念上接受相信,从而含蓄地推销着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信念和观点。如《焦点访谈》被称为“焦青天”,因为它更多地以政府代言人甚至是法律的隐性执行者的身份出现;《新闻调查》则是在符合政府的意识形态原则的条件下,站在社会公众的位置上对社会进行监督。
2.表现手法
萨莫瓦约认为互文性手法可以分为“合并”和“粘贴”两大类共七个小类[50]。
合并:或多或少把原文纳入当前文本里,以便丰富该文中的资料,而后也有可能把这些资料隐藏在文本中。这表现在报纸史态类新闻上主要有:(l)有标识的引用:一般在文本上用斜体字或引号标示。(2)准确的参考资料:也是加入一些明显的材料,可能是一本书及其作者名,或一个人物及其作者名,(3)简单参考:提到一个名字(作者的、神话的、人物的)或一个题目可以反映出若干篇文本。(4)暗示:文本中一些模糊的迹象表明互文存在,但同时互文又和简单参考在一起。(5)暗含—引用:引用完全隐含并融于受文。
粘贴:主体文本不再合并文本,而是将之并列,以突出其片段和互异的特色。其方式主要有:①文首—卷首题词:把引用的句子贴在文本的开篇。②文中—资料的合并:在文本正中加入互文性材料,而并不把它吸收。
实际上,史态类新闻细节互文可总结为插入与同化。
插入即显性互文,有明显的互文标记(如引号等)把引文分开或独立出来,也可称为明引。一则表现以段落或句群的形式置于报道不同的结构部分,造成层次的错落有致。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一期节目《杨柳坪震后十年》[51],报道栏目组在十年间五次走进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见证了一个村庄从废墟里重生的过程。现场的新变化与十年内的每一次变化都在不停地互相印证。
记者:这个下坡,我还记得以前是土路,现在弄成水泥的了。
画面转换:从记者下坡画面转换为2008 年第一次入村走的路。
解说:2008 年,大地震后的第八天,新闻调查摄制组就是跟随这家的主人叶光明夫妇第一次来到了杨柳坪村,(废墟画面)他们从废墟中找出木条和彩布搭起帐篷,支锅烧火做了灾后的第一顿饭。(当时的情景再现)
这些背景资料的运用将历史事实与当前事实联系在一起,真实地再现过去时光,唤起受众的记忆,促进受众当前视域与其他视域相融合,从而使该报道和以往的资料在内容和符号上建立了互文关系。
二则表现为同一图像符号在不同节目中重复使用,如在对“9·11”事件的一系列报道中,飞机穿入世贸大厦、世贸大厦倒塌的镜头在不同的新闻报道中重复出现,当然,第一次出现是在首次的直播报道中。因为这一镜头的重复使用,就使得首次报道和后继的电视新闻报道建立起了图像符号方面的互文关系。
同化则属于隐性互文。它改造源文,把背景资料化整为零,以句子和句子成分的形式隐入导语、主体或结尾中,使其和语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截至目前相关数据显示,徐州全市平均降雨量132.2 毫米,最大降水516.0毫米(沛县栖山镇),最大阵风达30.5 m/s(11 级,丰县县城)。据水文监测,降水量超过250 毫米的共22 个站,均位于丰县、沛县境内,降雨量在100—250 毫米的共22 个站。本次降水系徐州地区近百年一遇,灾害致使部分民房损坏倒塌、人员伤亡、公共设施受损、在田农作物受灾等灾害,部分河流超出警戒水位”[52]中的“近百年一遇”。(www.daowen.com)
当然,在电视史态类新闻中还有一种互文即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又称戏剧性再现或真实再现,是类似电视剧的一种制作方法,用语言、音响、实物等再现或用演员、当事人再现,然后将“情景再现”的字样打在屏幕的左下角。“情景再现”作为史态类新闻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叙述的是没有镜头在场的“过去时态”的历史,通过对原有的关于历史信息表达习惯的粉碎和重构,唤起受众的记忆,产生联想,从而实现与新闻事实的互文。
(三)样本分析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人民日报》2016 年10 月21 日—10 月22日共有报道36 篇(见图3-1),笔者选取部分文本进行分析:
图3-1 《人民日报》2016 年10 月22 日特刊部分版面
文本1:《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社论)
文本2:《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在京举行隆重举行》
文本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文本4:《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外国人眼中的长征》
文本5:《习近平总书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文本6:《丰碑篇: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文本7:《足迹篇:理想信念谱史诗 钢铁意志铸丰碑》(资料)
文本8:《追寻篇:重走长征路 感悟红军魂》(记者亲历式报道)
文本9:《记忆:追忆光辉岁月 永怀崇高信仰》(30 位老兵感言录)
文本10:《初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本11:《传承篇:薪火相传 历史弥新》(“30”后—“00”后访谈录)
文本12:《不忘初心,接力走好新长征》(评论)
文本13:《长征,光耀未来的精神丰碑》(评论)
这些文本体现出了明确的互文性:
首先表现在文本内部。每个文本都实行了细节互文,如文本7 就使用了明引、仿似、暗示等互文手法。
其次表现在文本间。文本间的互文性主要通过两方面展示出来。一是互文性的水平向度。互文性的水平向度主要涉及文本链(即文本与文本互相联结,形成一体)中的文本。这13 篇文本是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的系列报道,因此它们之间构成互文性的水平向度。在史态类新闻中,标题是整个文本的纲要性概述,体现了报道的中心主题,确定了报道的态势并向受众传达了报道文本的总体倾向。因而这13 篇文本的水平向度可以通过它们的标题来把握。文本1 可作为系列报道的首篇,起引发报道话题的作用,是后面报道的起点,后面几篇文本的内容都是在其基础上建构的。文本l 引发的话题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
二是互文性的垂直向度。互文性的垂直向度主要涉及文本链之外的文本,根据与本文本的亲疏关系,分为当前相关和非当前相关两种。具有与本文本当前相关的文本是所报道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闻报道中主要体现为对事件的各方“评论”及相关事实;与本文本非当前相关的文本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本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背景”。前文的当前相关文本有文本2、3、4、5、8、10、11、12、13。非当前相关文本则为背景。各篇中使用了粘贴手段,在标题和正文之间粘贴了非文字材料的相片、图片、图表等:如文本10 配《1961 年,徐海东大将与女儿的合影》,文本11 下配有《1984 年,政府对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先进进行表彰》;而更为明确的是文本7 直接作为整个报道的背景资料,为整个系列报道点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