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全知、限制与客观视角

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全知、限制与客观视角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叙述视角的分类,一般人采用热奈特的划分,即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客观视角。客观视角是叙述者所知少于故事中的人物所知,是比较客观的叙事视角,具有较强的逼真性和客观性,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外聚集。复合视角指叙述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叙述中安排合理的视角转换,从而使叙述超越了某一单一视角所限定的信息,托多罗夫称之为“观视点的变化”,热奈特称之为“变音”。

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全知、限制与客观视角

作为叙述主体的叙述者在对叙述文本的情境、事件、人物等进行描述时,总有一个看待所有这一切的角度,或者说观察点,通过这一观察点将所看到的一切呈现出来。这就存在一个叙述的角度即视角的问题。视角(perspective)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pectiva,原意是“透视”(looking through),最早用于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图,后被用于哲学文艺理论等学科,通常是指从某一特定的方位来观察事物。叙事视角(narrative perspective)就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任何一篇叙事文本,都必有一定的叙事视角,因为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客观世界照搬到纸上,而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叙事谋略来进行叙述。事实上,叙述视角的选择不仅决定了叙事作品题材的选择和情节的安排(当然随之带来的是叙述时间的变换和空间的转移甚至叙述模式的变化),还决定了叙述者对故事中人物的道德评价和对事件的价值判断。而新闻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对某一新闻事件观察和叙述故事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叙述角度能创造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使新闻文本更加完美和艺术,更具可读性。

关于叙述视角的分类,一般人采用热奈特的划分,即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客观视角。

(1)全知视角。这种叙事角度的叙述者无固定视角,不受视域限制,叙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没有任何限制,它既可以了解人物内心所想,也有权对事件作居高临下的评论,叙述者说的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零聚焦或无聚焦。这种视角的好处是把事件的当事人推向前台,记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既保护了新闻中的主人公探索和解释事件的权利,也使记者可以对报道的事件做全方位、全景式的叙述,从而具有广度和深度,给人以权威感。另外,它还能方便叙述者的叙事,叙述者可以打乱客观事实的时空顺序,根据自己的意图重新排列组合,更有效地传递客观事实的信息以及记者隐藏在事实背后的意见。全知视角具有叙述灵活自由的优势,既具有拓宽时空跨度的功能,叙述者或纵横天下,或俯仰古今;又具有加入叙述者评价和情绪的功能,叙述者可以代人立言,可以宣泄情感。(如例3-6)

(2)限制视角。限制视角又叫内焦点叙事,是以文本当中的人物作为叙述者的一种叙事角度,是个性视角,叙述者为了特定的目的,始终从人物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只说出某个特定人物所知道的情况,相当于叙述者所知等于人物所知,视点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由多个人物轮流担当。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内聚焦。新闻中的限制视角又可分为记者视角、当事人视角等方式。记者视角采用两种方式展开:一种是用“记者看到”“记者观察到”等格式,引出事件的核心事件,向受众介绍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读者较为客观的感受;另一种是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的口吻来叙述。限制视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并能将新闻事实的信息与记者的意见隐蔽地结合,较好地表现叙述者的主观意图,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就大量采用这一叙述视角。众所周知,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事发现场除新闻人物外,大多还有目击者。对这些目击者进行现场采访,让他们出面讲述事件发生的前后经过,是对新闻人物“自述”的一种有力的补充,有时甚至是对新闻人物虚假陈述的揭露与“颠覆”。

(3)客观视角。客观视角又称外焦点叙事,是指叙述者像一台摄像机那样客观记录事情的表象,不追溯事情的历史背景,不涉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叙述者也不抛头露面,评头品足,抒发胸臆。客观视角是叙述者所知少于故事中的人物所知,是比较客观的叙事视角,具有较强的逼真性和客观性,托多罗夫用“叙述者<人物”公式表示,热奈特称之为外聚集。客观视角适合记者写出有现场感的“视觉新闻”。同时由于写作注意细节,有现场感,能引起很强的悬念,因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事实上,用热奈特的视角分类来观照史态类新闻作品,会发现有些出入。这主要是史态类新闻的全知性视角不等于全能性视角。在史态类新闻中使用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全能视角,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读者或叙述接受者对文本的可信度,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合理想象。如有这样一段叙述:“她背过身去,眼泪盈满了眼眶。”这在文学叙述中,是常见的全知视角,而在新闻报道中,则必然引起质疑:她背过身去了,你如何看到的?怀疑意味着失去了相信,这是对新闻的质的伤害。当然,史态类新闻叙事也不是不能陈述人物的心理、思想、情感等,只是在陈述时需要巧妙地将其处理为新闻当事人自己的陈述,叙述者不过是采用引语或转述的方式记录而已。如在例3-6 文中“‘当时我激动得不行,因为其他人都被救出了,我是最后一个从废墟里被救出的。’她说”,“我当时想:‘可能要舍腿保命了’”。这就说明在史态类新闻中,全知的含义更接近于全面、历史、公正等含义,反映在文本中就是全面反映现实和公正评价现实,包括空间范围的广泛观照、时间领域的历史考察和理性思维领域里的综合分析与辩证评价。杜骏飞、胡翼青在《深度报道原理》中谈到深度报道的全知化发展时指出:“深度报道的全知化,要求新闻活动中感性知觉和理性知觉的全面发展。”[41]从这个角度来看,史态类新闻的全知性视角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或层面。前者要求全面真实地描述反映现实,后者包括历史地、思辨地判断评价现实;前者体现在广,后者体现于深。因此在史态类新闻叙事中,往往不单纯使用一种视角,而是多种视角的交叉或转换,即出现了复合视角或转换视角。复合视角指叙述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叙述中安排合理的视角转换,从而使叙述超越了某一单一视角所限定的信息,托多罗夫称之为“观视点的变化”,热奈特称之为“变音”。复合视角中事件的焦点和视角不断变换,记者不是由自己把一件事情说完,而是变换许多人分头叙述。用不同的叙述,不断介绍事实各个侧面的面貌。在新闻中变换视角,以不同的人观察世界,这样的叙述显得更客观可信,如某某说、某某认为、某某表示等,在各种人称之间变换,实行多重复调的叙事视角,从而实现视角的流动性。史态类新闻转换视角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同一文本中嵌入两种视角,如由全知视角转换成以第一人称为主的限制视角,或者反转过来,多次交叉,形成‘全知—限制—全知’或‘限制—全知—限制’等排列方式。如《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会及其风波》:

例3-7: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会及其风波[42]

英国人看来,东方人往往妻妾成群,一位高官拥有多位妻子并不怪异,但在讲究传统礼法的中国人眼里,姨娘与正房夫人的地位,则有明显的区别。郭嵩焘让他的姨太太出面接待外国客人,更为习俗所难容……

在中文里,London Season 通常译作“伦敦社交季”,指英国上流社会集中举办各种社交活动的习俗。从前每逢盛夏,伦敦空气污浊,酷热难耐,贵族和富人皆举家迁往乡间别墅避暑。年底国会复会,他们又像候鸟一样飞回城中,各种社交活动也随之展开。来年4 月中旬到8 月初,长达一百多天时间,是不列颠岛最美好的时光。此时日照时间长,气温舒适,降雨不多,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茶会、舞会、晚宴、音乐会,还有园艺展览、马术表演等等。社交季起源于18 世纪,在经济富裕的维多利亚时代固定下来。

1877 年,刚在伦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机构——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的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以及使团的随员们,正赶上参加社交季的各项活动。他们用好奇的目光观察着陌生的异域,并在日记里,记录下许多有趣的内容。

光怪陆离的舞会

最令中国官员惊讶的,莫过于宫廷舞会。6 月22 日,中国使节首次应邀来到白金汉宫,他们看到上千男女,穿着盛装礼服,从皇太子、王妃到高级官员、贵妇,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使馆随员张德彝记录:

正面立太子、王妃、公主、国戚,左右立各国公使、随员夫妇,对面楼上奏乐,下立通城世爵文武大员。男女云集,以千数百计,皆着朝服,与赴朝、眷会同。跳时分为两班:太子、王妃以下位尊者为一班,各官男女为一班。乐奏则男女对面相向,互为携持。男以右手搂女腰,女以左手扶男肩,旋舞中央。每二、三、四、五偶并舞,皆绕数匝而后止。惟夫妇不相偶,兄妹不相偶,必戚友相识者男女始为偶也。

刘锡鸿则注意到:跳舞会者,男与女面相向,互为携持。男以一手搂女腰,女以一手握男膊,旋舞于中庭。每四、五偶并舞,皆绕庭数匝而后止。女子袒露,男则衣襟整齐。然彼国男子礼服下裈染成肉色,紧贴腿足,远视之若裸其下体者然,殊不雅观也。

这种场景,让远道来自东方、从小受到“男女授受不亲”观念教育的客人看得瞠目结舌。郭嵩焘感慨道:“相与跳跃而不为非。使中国有此,昏乱何如矣!”他恐怕马上想到了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郭嵩焘又说:“西洋风俗,有万不可解者。自外宫门以达内厅,卫士植立,皆有常度,无搀越者。跳舞会动至达旦,嬉游之中,规矩仍自秩然。其诸太子及德国太子,皆与跳舞之列。以中国礼法论之,近于荒矣。而其风教实远胜中国,从未闻越礼犯常。”

还有化装舞会,也使他们目瞪口呆:罗特治跳舞会,男妇填涌,衣冠诡异,兼备各国之制,杂以番服及北墨利加野人。有一女子冠锐头冠,高逾尺,询之则英国百余年前遗制也。又有一女子高冠切云,为异色十余叠,询之,法国主路易第四制为此冠式,各家皆制备此种衣服,以待会集。此所谓儿戏耳,然数百年冠服之制,及五方异俗,下及番苗衣冠形状,摹拟恍惚,亦可为览古及考察各土服制之一助。五色斑斓,光怪陆离,照耀一室,视诸茶会为殊观也。

两天之中,赶了11 个茶会

他们还出席音乐会。张德彝代表公使去“世爵哈色里夫人家听乐会。歌者八人,六男二女,皆义大利人。其声清巧,其韵娇柔,听之令人心醉,虽郑卫之音不过是也”。

出席频度最高的是茶会。所谓茶会,就是“以长筵陈茗酒果饵,待客饮啖。庭室门庑,遍攒鲜花,香艳怡人”。茶会提供的饮品,为“加非及茗(咖啡和茶),剂以白糖、牛酪,佐以饼饵,布席堂侧,以俟客至而饮之。客多,则皆立谈”。

社交季的茶会邀请极为频繁。张德彝谓,6 月20 日,“随郭星使乘车,昼赴世爵贺拉斯,赵力士、布拉奚、葛里扉夫人四家茶会,夜赴精工会、医学馆二处茶会。”次日又记:“随郭星使昼赴前任上海税务司、已故费士来之族弟费自赖,及奥兰兜与胡克尔夫人三家茶会,夜赴林池及蒲达呢夫人二家茶会、跳舞会。”两天之中,他们赶了11 个场子。

到了1878 年,郭嵩焘在伦敦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各种社交应酬的邀请纷至沓来。有的活动他必须参加,有的他派部下代劳。按张德彝日记统计,这年5 月15 日到7 月22 日69 天之中,他随郭或代郭参加的社交活动,包括57 场茶会,6 场音乐会,12 场舞会,一场名犬秀,一场园艺会,一场烟火晚会,一场谈话会,外加一场慈善拍卖和若干次晚宴,并观摩了一次划船比赛。

活动如此频繁,样式如此丰富,而中国使团还仅是伦敦外交界的新鲜人,他们受邀参加的派对,显然也只是伦敦繁忙的社交季活动的一个局部。闭目遐想,拖着长辫,身着袍褂的中国人,穿梭在金发碧眼、红男绿女的老外堆中,且淑女们还是“肉袒”(刘锡鸿的描述语),那场景,令人感到十分怪趣。

茶会成为英国社交的重要形式

别以为茶会就是三五知己品茗清谈,张德彝笔下,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侯爵夫人的“茶会,男女数千,拥挤颇热”,“葛尔呢夫人家茶会,楼阁崇宏,男女杂遝,肘并肩摩者,以千数百计”,道模存夫人家茶会,“男女纷集,有千数百人。广厦长筵,酒肴罗列,鲜花四壁,香艳怡人,洵胜会也”。

饮茶本是源自中国的雅习,但此时的英国茶会,已经超越了一般生活习惯,成为社交的重要形式。

郭嵩焘的继任者,中国第二位驻英公使曾纪泽记载过他参加的某场茶会,主人毕拉西,“英之富绅,自制轮船绕行地球者也,本日以英金一百二十镑招一法国名优,演剧一折以娱宾。”曾纪泽私下评论说,“英之富绅巨室,往往作此等豪举,中国俗谚所谓‘冤大头’也。”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上流社会的奢侈豪华,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和农业文明的国家,在财富的来源结构上完全不同,因此富人炫富的规格也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茶会

经常受邀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使得郭嵩焘萌发了举办答谢茶会的心思。从常理上说,来而不往,也不礼貌。他咨询成本,听说办一场起码须500 英镑,合银1750 两,“此数无可再减”。5 月28 日傍晚,他告诉张德彝,今天早上他与使馆随员姚岳望商定,要在下月办一场茶会。他还想仿照英式习惯,以郭夫人(即随他出国的姨太太梁氏)的名义印发请柬,张德彝婉转地反对,说:“按西俗,凡请茶会、跳舞会,固皆女主出名,然此次中国钦差请茶会,可以稍为变通,不必拘定。”郭嵩焘说:“我自作主。你何必插嘴?且英人皆知我携眷驻此,未为不可。”张德彝分析说:“在西国,若如夫人出名,自然体制无伤。苟此信传至中华,恐人啧有烦言,不免生议。”郭嵩焘仰思良久,只得收回了这个主意。

为准备茶会,中国使馆上下都动员起来,酌定邀请名单,制作请柬,忙得不可开交。1878 年5 月19 日,清政府驻英使馆成功举办了中国外交史上第一场招待茶会。使馆将馆舍中的公共空间连同外交官的宿舍全部腾了出来。由大门至二层楼,左右列灯烛、置鲜花、辅红地毯。楼梯扶手上装饰白纱,挂上红穗,分插玫瑰、芍药及茶花。客厅、饭厅皆悬鲜花灯彩,横设长筵,一置茶、酒、咖啡、冰奶、小食,一置热汤、冷荤、干鲜果品。刀叉杯盘,罗列整齐,玻璃银瓷,光华耀目。客厅对面,安排乐队。悬花结彩,鼓乐喧天。还布置了临时衣帽间。门外支棚帐,雇用六名警察维持秩序。当时,中国使馆位于波特兰大街45 号,是一座五层楼的沿街建筑,出席嘉宾达七百九十余人,“凡客至皆以为欣幸”。

郭嵩焘不是社交明星,时年也已60 岁了。作为中国第一位派驻欧洲的公使,他对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展开了认真的考察和研究。他在陌生的国度里广交朋友,对于英国社交礼仪的态度也是开放和通达的。李鸿章后来说,郭嵩焘生平廉洁自矢,出使三年,开报公款仅薪水、房租两项,其余皆自费支销。由此推断,这场价格昂贵的茶会,恐怕也是郭自掏腰包。

《申报》的评论引起郭嵩焘的反感

这年8 月6 日,上海《申报》在头版发表了标题为《钦使宴客》的报道:接阅英国邮来新闻,知驻扎英京之郭侍郎星使于华5 月19 日在公廨内设席宴客,此乃抵英后初次之盛举也。公廨中一切布置,悉照西式,焕然一新。由穿堂以至楼阶俱铺红氍毹,台上排列盆景,大厅二间,爇以明灯,照耀如白昼,侍郎与其如夫人暨英参赞官马君(马格里)出至厅室,接见男女诸尊客。计来者皆外务衙门各官及世爵×员并著名之学士多人,席上珍馐罗列,并有乐工鼓吹以助清兴,由是主宾酬酢极欢而散。按此本驻扎他国钦差交接之成例,今郭侍郎亦仿行之,亦未始非共敦辑睦之道也。

这篇面向国内读者的报道,除了介绍郭嵩焘的外事活动外,新闻眼在于“侍郎与其如夫人暨英参赞官马君出至厅室,接见男女诸尊客”。所谓“如夫人”,就是妾的别称,或曰姨太太小老婆。在英国人看来,东方人往往妻妾成群,一位高官拥有多位妻子并不怪异,但在讲究传统礼法的中国人眼里,姨娘与正房夫人的地位,则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男人都有自己的社交活动,但夫人并不对外露面,而小妾出面四处应酬,更为习俗不容接受。

三天后,《申报》又以《论礼别男女》为题,发表文章,谈论中西妇女在礼仪中的地位:昨报述郭钦使驻英,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如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英人以钦使能行是礼,津津道之。此一会也,假在中国官衙宴客之所,则传为笑柄,而群指郭公为淫佚放荡之人矣。盖中国谓礼以别男女……甚矣,礼之所以别男女也。泰西人未尝泥之而能合礼之本,中人则无不知之而徒存礼之末,此礼之所以难言也。

文章用西方妇女参与社交活动,比照中国妇女所受旧式礼法的禁锢,所谈观点,可谓女权解放的先锋言论。但在当时保守的社会氛围下,将一位初次出使的副部级外交官连同姨太太,拖进案例,评头论足,无疑强烈地冒犯了郭嵩焘。

……

英女王接见郭夫人

1879 年1 月,郭嵩焘的继任者曾纪泽抵达巴黎,郭嵩焘开始作回国准备。14 日,他接到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侯爵的邀请,女皇将于17日在怀特岛的行宫与他话别,他立即决定带梁夫人一起参加。他在日记中写道:梁氏随行数万里,一被参于刘锡鸿,再被参于张佩纶,不能为荣而只为辱,乃决计令其一见君主,归为子姓言之,足证数万里之行,得与其君主相见,亦人生难得之际会也。

可见郭嵩焘是个很有主见也很会抓住机遇的人,女王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17 日,郭嵩焘夫妇在索尔兹伯里陪同下,乘英国政府安排的铁路包车,到达朴茨茅斯,再换船到怀特岛的奥斯本宫。女王单独接见了梁氏,问候之后,还将女儿贝亚特丽斯公主介绍给她。尔后,女王会见郭嵩焘,对他的离任表示惋惜。郭嵩焘说:“中国妇女无朝会之礼,所有盛典概不敢与,今旦夕回国,以私接见,得蒙赏准,实是感悦。”

会见后设宴,皇家宫廷官询问马格里,公使夫人能否同席?马格里答复说,按中国礼节不同席。这样,宫廷官为梁氏别设一席。当时若是直接询问郭嵩焘本人,估计他必会欣然接受。女王接见郭夫人,是19 世纪中国妇女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获得的最高礼遇,也是郭嵩焘对于他举办茶会而受到保守势力批评的直接回击。

《申报》向郭嵩焘道歉

1 月31 日,郭嵩焘结束了在英法的外交使命,离开伦敦回国,3 月27 日抵达上海。次日,他便筹划委托英国律师担文、鼾林向《申报》交涉。在此之前,他已请英国驻沪领事达文波代向《申报》老板、英国人美查沟通,美查轻描淡写地表示:“此游戏之文而已,无足深论。”但达文波告诉他:此案一经法官审理,恐获罪非轻。在当年,租界实行领事裁判权,领事即为其本国公民司法诉讼的首席法官。所以达文波的警告,含义十分明确。达文波对于第一任中国驻英公使,是给足了面子的。郭嵩焘则认为,他的举措,不是与美查“校论得失,但欲穷知造谣之源而已”。此次交涉,也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媒体与当事人之间的名誉侵权纠纷案。(www.daowen.com)

经交涉,美查承认报道失实,将按西律课罪,遂于4 月10 日在《申报》发表公开道歉:本报于去年夏秋间,叠登郭侍郎在外洋画照宴客等事,一时误听谣传,语多失实,在后访知颠末,歉仄莫名,爰即辩正在报,现在此事已闻于驻沪英达(文波)领事,故而请领事据情能达(郭)侍郎,以明本馆并非有意嘲谑。蒙侍郎俯鉴愚忱,不与计较,而本馆益深愧恧矣。按日报规例,凡记述事实,本以确访明察为第一要着,本馆总当以此为念,不再有误听谣言登报也。

次日,《申报》又以《纪郭侍郎出使英国事》为题,正面评论出使归来的郭嵩焘的外交活动,文中提到,“上年在英都特设茶叙,上自执政大臣,以及官绅士庶,来会者几千余人。侍郎一一接晤,睹者惟觉词和气蔼,如坐春风,伦敦人士无不仰其仪容,佩其言论,深望侍郎久驻京都,得以长亲教益,尤不禁遥领中朝皇上之知人善任也。”这使郭嵩焘感到安慰,他因出使英国,受到守旧势力强烈攻击,回国后,他不打算进京述职,以身体原因为由,直接返回湖南老家,退隐林下。因此,看到《申报》的道歉,他就决定适可而止,鸣金收兵,不再追究“造谣之源”。用他自己的话说:“得其‘误听谣言’一语,亦可以不加苛论矣。”

一场招待会引出的风波,至此方才结束。清末中国外交官的蹒跚学步,竟是这样的艰难。

整个作品是以1877 年中国第一个驻外机构参加伦敦各种社交季的各项活动的扫描概括的全知视角和以公使郭嵩焘、副使刘锡鸿等个人观点的限制性视角加以证实交叉进行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同一文本中同样嵌入如上所述那样的两种视角。不过,叙述者是以限制视角参与故事进程的人物,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文本就形成了一个多重限制视角——它们或是以多个人物的视角来叙述不同的故事或理念”[43],如《一代伟人“治国方略”已看得见摸得着》。

例3-8:一代伟人“治国方略”已看得见摸得着[44]

2006 年11 月12 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近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深情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

……

近日,在福州、上海、北京等地分别举行的孙中山思想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交通大方略:设计5 条贯通全国铁路大干线

2006 年7 月1 日,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西藏自治区终于有了铁路,而孙中山先生就是青藏铁路的最早倡导者和规划者。

学者们介绍说,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发展现代交通、开辟商埠、修治河道等,很早就提出了“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的著名论断。

教育大方略:中国必要几百个岭南大学

孙中山提出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国家大计”,他提倡广东要建设几十所像岭南大学那样现代化的大学才能适用广东对人才的需要。1923 年孙中山视察广州岭南大学时强调,要“造就人才的好学校,不可只有一个岭南大学,广东省必要几十个岭南大学,中国必要几百个岭南大学,造就几十万或几百万好学生,那才于中国有大利益”。1924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同年11 月,孙中山创办国立广东大学,设文、理、法、农4 科16 个学系。

……

建设大方略:发展房地产 “花园都市”变现实

“广州附近景物,特为美丽动人,若以建一花园都市,加以悦目之林圃,真可谓理想之位置也……此所以利便其为工商业中心,又以供给美景以娱居人也。珠江北岸美丽之陵谷,可以经营之位理想的避寒地,而高岭之巅又可以利用之以为避暑地也。”

以上这段话,出自孙中山1919 年完成的《中国建设新方略》(后改名《建国方略》)中的《实业计划》。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李穗梅表示,孙中山在《方略》中提出的这一构想,可以看作是建设适宜人居的“花园城市”的最早蓝图。而《方略》也堪称中国传统城市形态向近代都市转型的一个标志。

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指出,“居室工业,为国际计划中最大企业,且为其最有利益之一部分。”

……

广州大方略:80 多年前宏愿一一得到实现

记者在孙中山140 周年诞辰之际采访中山大学历史学教授林家有时,这位历史学专家说,孙中山曾主张在广州发展民用企业、整治珠江两岸,这些精辟的论述很有远见。

主张一:将广东建成“模范省”

……

主张二:发展成亚洲商业中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广州日报》)

贴身卫士:他是谦和善良的长者

对后人来讲,孙中山先生无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一位世纪伟人。但在一些与孙中山有过接触的人或他们后代的回忆中,孙中山先生同时还是一位待人谦和、豁达大度、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长者。

雷炎燕的父亲雷彪生前是孙中山先生的贴身卫士,长期追随先生。雷彪在世时,经常与子女谈起他在中山先生身边的往事。雷彪的名字就是孙中山给取的。当时,中山先生微笑着招呼雷彪坐下,和蔼地问:“小老倌,你几岁了?哪一年参军的?”雷彪回答说:“今年20 岁,是宣统元年参军的。”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中山先生笑着说:“你的老皇历可要改改了,还说什么宣统不宣统的。”接着中山先生又问:“你叫雷长端吧?名字听起来不顺耳,我给你改个名字吧!你就叫雷彪吧,虎字加三撇就能飞了!”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从那天起,雷彪的名字就在卫队中传开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人可能不知华盛顿 却知道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诞辰140 周年,故居吸引了一批批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他们千里迢迢赶到中国,究竟是景仰中山先生的何种品质?外国人如何看孙中山?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外国友人,了解到孙中山在法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美国的种种珍闻逸事。

俄罗斯人卡尔图诺娃:孙中山和列宁人格同样伟大

卡尔图诺娃女士是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她给记者讲述,孙中山先生没有见到列宁,但是,两人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交往。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列宁曾发表了多部著作,赞扬孙中山“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

而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同样在上海亲自向列宁拍发了贺电,祝贺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赞誉列宁为“革命中之圣人”。卡尔图诺娃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俄罗斯,我们有很多人在研究孙中山,孙中山先生的事迹还写入了学生的课本。”

美国人普莱斯:孙中山统一国家思想定能实现

美国人普莱斯是一位“中国通”,他诙谐地告诉记者,“美国人不太关心历史,可能连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都不知道,但是,却有不少人知道中国的孙中山。”

普莱斯先生认为,孙中山先生值得钦佩,比如他的统一国家的思想,中国人都希望统一国家,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广州日报》)

(背景资料)孙中山

1866 年11 月12 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生。孙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05 年在日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 年10 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2 月29 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 年1 月1 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就职。

1915 年与宋庆龄结婚。1924 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共商国是。1925 年3 月12 日,因肝癌不治,逝世于北京。(新华社、《广州日报》)

从上面的纪念性报道我们可看到新闻主体《一代伟人“治国方略”已看得见摸得着》主要采取的是全知视角,记者对整个事件作了叙述,同时,还站出来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发表评论。但当中仍穿插了内焦点叙事(限制视角)。而在其背景新闻中,《贴身卫士:他是谦和善良的长者》是内外焦点结合,《美国人可能不知华盛顿却知道孙中山》采用的是不定式当事人的叙事视角,即对故事各个阶段的叙述由不同当事人来完成,而这所有人物叙述的便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每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都是个人限制性视角,“或是让多个人物的视角来观察同一故事或理念”。

转换视角动态地表现了史态类新闻题材,增强了叙事的生动性。全知性视角主要是以局外人、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讲述和评价作品中的人和事,呈现的是单声话语形态,则容易导致作品叙事风格的单一和平淡。而复合视角的运用则突破了全知视角的线性和平面叙事的缺陷,多个角度观察、多种声音说话无疑使史态类新闻作品色彩斑斓,生动活泼,呈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复合视角叙事也使史态类新闻对事件、人物或问题的把握更逼近原生态,尤其是当事人的讲述和评价,使作品体现出真实自然的审美特征。而全知视角“包揽”一切的做法容易使题材发生变形,游离于历史真实。同样一段人生经历和心理感受,由记者叙述和由故事人叙述,效果截然不同。前者给人以“隔”的感觉,不仅使作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且使文章的感染力黯然失色。而通过不同的当事人叙事,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则显得格外真实自然;另外,多方位、多层次叙事使史态类新闻的内容具有信息来源的广度和个性思辨的深度,在增加作品反映历史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有效调动受众的思考,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