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1 在导语中概述了俄国防部解密相关档案后就详细讲述了在长达872天的残酷围困经历中,苏联军民通过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向列宁格勒提供物资的建设内幕包括:冰上公路、水下命脉、秘密武器三部分。这实际上是在标题和导语之后详述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在英文国度里,这一详述部分被称为“故事(story)”。英语的“故事(story)”这一单词本身就含有“新闻报道”的义项。而且,现代叙事家们认为,故事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也就是说,故事既可以是真实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事件,因此,报道真实的过去事实的史态类新闻也是故事。就像句子的扩充或缩写一样,导语是标题的扩充,新闻故事是导语的扩充。换个角度看,导语是新闻故事通过“宏观规则[19]”缩略后的话语,而标题又是导语通过宏观规则缩略后的句子。由此可知,史态类新闻话语的第一个层次是由概述和详述(即新闻故事)两个范畴组成,其中概述又可分为标题和导语两个范畴。
(第一层)新闻话语
(第二层)概述新闻故事
(第三层)标题导语
在上则纪念性报道中,第①段导语为概述式导语,描述新闻核心事实、展览现场(场景)及事件的概括,第②③④段交代新闻核心事实的构成,第⑤段为对新闻事实进行的评论。由此可见,新闻故事是对客观真实的新闻素材编排的结果。它包括新闻核心事实、背景、所引发的反应与后果、评论等范畴。
(一)新闻核心事实:史态类新闻的主干
在史态类新闻话语中,交代其主要信息点的是新闻核心事实。它是史态类新闻话语的主干部分,并且对它的交代常穿插于新闻背景、新闻核心事实所引发的行为、后果与评论之中,同样,它也可通过删略、概括和组构原则获得。新闻核心事实包括场景(新闻由头)和核心事实:
(1)场景(新闻由头):本指交代新闻核心事实所发生的时间、处所、状态、程度等场景,也可称之为新闻话语的状语。在史态类新闻中存在两个场景,一个是引发整条新闻的叙述的当下事件,也即近场景,又称新闻由头,它发生的时间距当下时间较近或相当。近场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明确展示出现的,如前面新闻中,近场景指纪念列宁格勒(如今的圣彼得堡)完全解除封锁75 周年,俄国防部解密相关档案的场景(时间、处所及状态:2019 年1月27 日,俄国防部解密档案)。近场景有时也不会出现在正文中,而是以编者按或提要题的方式出现,如《疟疾,人类50 万年的敌人》[20]就以题要的形式写道:“近日屠呦呦团队在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领域取得新突破的消息再次刷屏。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噩梦般的疟疾肆虐已经几度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尽管先后凭借奎宁、青蒿素等药物,如今人类勉强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暂时领先,但‘青蒿素失效’的危机依然没有彻底消除。屠呦呦表示,对于青蒿素抗药性的问题,仍需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另一个则是核心事件本身发生时的场景,又称远场景,其发生的时间距当下时间较远。这儿应注意的是,有的史态类新闻类型如档案新闻在文本上只存在远场景而无近场景,但事实上每个文本都存在一个托出核心事件的大背景。《南方周末》2016 年3 月31日《往事》版发表的《蒙古官方调查报告中的九一三事件》,其场景直接为远场景:“1971 年9 月13 日凌晨,林彪、叶群、林立果等乘坐256 号专机北逃,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记载,在飞机快接近中蒙边境时,有人请示是否派飞机拦截,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林彪一伙的意图,毛泽东没有同意。凌晨1:50 分,256 号飞机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2:30 分,专机在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事后,中方根据使馆人员的现场勘察报告和有关专家的论证分析,揭开了飞机坠落之谜:飞机爆炸是因为油料不足就地迫降时机身擦地起火所致。”但该稿的后面又通过编者的话点出其近场景:“近年来,关于林彪坠机事件,有不少民间议论。如有的认为在飞机上发生过搏斗,有的认为飞机系被击落,有的认为苏联方面取走了飞机上的黑匣子甚至林彪的头颅等等。这些说法,有的出自一些专业人士之口,流播甚广。本文独家披露了蒙古官方的调查报告,对以上问题做了考证。孰是孰非,读后自然不难判断。”
(2)新闻核心事实:这里所说的核心事实指史态类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史态类新闻与其他新闻的区别所在,其他新闻的核心事实所发生的时间点距当下时间较近,然后围绕此时间展开。在例3-1 文中当下的事实是2019年1 月27 日俄国防部解密档案的事实,而档案中披露的具体事实即75 年前苏联军民如何在长达872 天的残酷围困经历中,通过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向列宁格勒提供物资的建设内幕。由此可知史态类新闻的核心事实着重的是过去的事实,距当下时间较远,当下事实只是为过去事实(核心事实)作衬托,但它的核心事实必然靠近场景即新闻由头托出,在其引发下,整个史态类新闻的核心事实有了现实生存的基础,借新闻由头复活过来成了“新”闻。
而且例3-1 文中俄国防部披露档案的场景即新闻由头是必须交代的,然后才会引起大量史料式报道(核心事实),即冰上公路、水下命脉、秘密武器等。而这些核心事实又离不开其当时的场景即二战中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情景。这说明,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之中发生的。交代新闻核心事实就意味着必然要交代其场景,新闻核心事实往往与场景互相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割裂,也就是说,新闻核心事实和场景往往是不可分的。
(二)所引发的反应与后果
新闻核心事实所引发的反应与后果是对新闻进行的补充说明,其功能如同句子的补语。它在史态类新闻中存在两种反应,一种是近场景事件引发的结果,在例3-1 中“俄总统普京曾表示,列宁格勒被围困872 天的经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就属于近场景事件引发的结果;另一种是远场景引发的后果:“依靠苏联军民创造的‘工程奇迹’,遭到重重围困的列宁格勒不但成功地抵挡住德军攻势,还坚持到了解围的那一天,希特勒狂妄发出的‘列宁格勒将会出现人吃人’的预言破灭了。”当然,第一种后果即近场景中的后果是远场景的延伸后果,而这也就成为二者联系的纽带。
(三)背景
在现态类新闻中,新闻事件的背景包括现实事件的历史缘由及其语境,而语境通常是以前新闻报道的主要事件。但在史态类新闻中,背景与现态的新闻语境发生了置换,当前事件成为史态类新闻的近背景,而以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则变成了核心事件而存在。在例3-1 中,当前事件档案被披露成为全新闻的近背景,而披露内容则成了整个报道的核心,而披露内容又有其自己的历史背景。因此史态类新闻的背景可分为近背景和远背景。
例3-2:(引题)逼迫盟友围堵劲敌 损人利己众叛亲离
(主题)拿破仑强推“法国优先”酿苦果[21]
美国强行逼迫盟友排挤华为等中国公司的行为四处碰壁。(近背景)“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近日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应当以史为鉴,当年法国拿破仑政府为反对英国而逼迫盟友搞大陆封锁政策,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遏制住英国,反而耗尽自身国力,最终拿破仑众叛亲离黯然倒台。
对英国全面封锁
英国与法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在大航海时代,英国根据自身岛国的特点,将触角伸向广阔的海洋。而法国的海洋力量远不如英国,在英法争霸中,法国的征服更注重于大陆。(远背景)
拿破仑在1804 年登基之后,通过连年征战,整个欧洲大陆都陆续臣服在他的脚下,唯有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没有屈服。由于1805 年10 月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的惨败,法国失去了短期内直接进攻英国本土的可能。意识到“海上短板”的拿破仑在写给弟弟路易·波拿巴(时任荷兰国王)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我们要通过陆地战役赢得海上主权。一个办法就是在经济和贸易上把英国从其联盟国孤立起来。”他清楚地认识到,英国本身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岛国,无论是进口生产资料还是出口工业产品,都离不开国际贸易。他坚信,只要掐断英国的贸易路线,无法维持生计的英国就只能投降。
为此,拿破仑在1806 年宣布在法国所有港口以及德国的埃姆斯河口、威悉河口以及易北河口拒绝英国货轮进入。英国随即针锋相对地表示,将利用海军优势对法国布雷斯特港及德国汉堡港之间的区域实施封锁。英国的声明激怒了拿破仑,他于1806 年11 月21 日在柏林发布敕令,这就是著名的“大陆封锁”政策:向不列颠诸岛关闭所有大门,禁止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驶入法兰西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不过拿破仑此时尚未征服欧洲全境,波罗的海沿岸和伊比利亚半岛均不在其掌控之中。在1807 年拿破仑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后,俄国和普鲁士也加入大陆封锁体系,同时拿破仑还将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也纳入封锁链。在1807 年10 月13 日的“枫丹白露敕令”里,拿破仑宣布任何商品必须有原产地证明,确属非英国及其殖民地产品,方可进入大陆;一切中立国的船只但凡曾在英国靠过岸的,货船一并没收;曾屈服于英国的中立国船只即视为“已剥夺国籍”,可予捕获。到1811 年,拿破仑认为,大陆封锁政策已经“如水桶般将英国经济禁锢起来”。
唯法国马首是瞻
与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想法类似,拿破仑当时也期待彻底阻断畅销欧洲的英国商品供应后,能扶持法国工业产品实现跨越式追赶。某些数据似乎也印证了他的这个设想——巴黎奥贝肯夫纺织厂在1806 年后更换了原先的英国供货商,到1811 年时,其纺织技术、质量及产量确实得到显著提高。包括纺织品在内的法国工业品国内需求及对北欧的出口,在7 年间实现37%的增长。
然而这几乎是大陆封锁期间,法国工业获得的唯一成功。当时欧洲大陆对于英国纺织业的极度依赖,使得大陆封锁政策实施后,相关产业陷入生产困境,之前从英国引进的机器出现故障时没有零件可更换,部分依赖进口的原材料工业迅速萎缩。到1811 年,法国1700 个纺织企业中只有300 多个继续开工。由于海外供应受阻,连平民日常生活也大受影响。1810 年法国内政部长给拿破仑的一份报告显示:“近5 年来,咖啡的价格上涨了4 倍,糖上涨5 倍,靛蓝和胡椒上涨3 倍,可可上涨9 倍……”
大陆封锁政策的确让英国吃了不少苦头,但英国利用强大的海军加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并占领诸多法属殖民地以弥补贸易损失,法国却对此鞭长莫及。在这种状况下,英国的出口贸易竟然逆势增长,出口总值从1805 年的4820 万英镑上升到1810 年的6100 万英镑。英国政论家伊韦尔努瓦在《大陆封锁的效果》一书中写道:“封锁顶不了什么事!拿破仑的妙计很了不起,你一心要把人家饿死,人家却吃得胀破了肚皮。”更糟糕的是,拿破仑奉行“法国至上”政策,为将法国因大陆封锁造成的损失转嫁给其他国家,他强迫各国对法国实施优惠关税,以确保法国产品的销售。1812 年之后,荷兰、德国及意大利的重要港口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残酷的现实逼迫很多国家只是表面上抵制英国产品,走私现象十分严重。就连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也对大陆封锁表示严重不满。他于1810 年3 月23 日在写给哥哥的信中这样说道:“你希望依靠封锁体制的手段击垮英国的目标是无法达到的。你将毁灭你亲手建立的帝国、削弱盟国。”但拿破仑收到一些夸大的报告称,伦敦交易所一片惊慌,仓库里堆满无处销售的商品,英国的纺织品跌价40%,工厂一批接一批地倒闭,国家的储备基金下降……他由此坚信,“再有两年不断的努力,英国就将被迫签订一项符合于各国商业利益的和约”。
众盟友纷纷倒戈
经济上的困境以及接连的自然灾害,的确让英国举步维艰。但率先活不下去的是拿破仑的欧洲盟友。大陆封锁政策带来的财源枯竭、财政几近破产,让它们对拿破仑的独断专行怨声载道。当初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西班牙曾与法国携手对抗英国海军。但英国是西班牙羊毛的主要出口国,法国强制推行的大陆封锁政策让西班牙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1806年至1809 年间,西班牙人接连发动多次起义,使拿破仑总处于两线、甚至三线作战的境地。对大陆封锁政策更要命的“背叛”来自俄国。贸易收入是俄国财政的根本来源,虽然俄国答应参与对英封锁,但仅过了两三年,俄国就发生严重的货币贬值。不同于被拿破仑征服的其他欧洲国家,俄国是与法国并列的强国,并不惧怕拿破仑的武力威胁。1810 年12月,俄国首先对中立国开放本国港口,大陆封锁体系被撕开缺口,英国商品源源不断地从俄口输往欧洲各地。拿破仑感到俄国的“背叛”让大陆封锁政策功败垂成,于是他决心“统率欧洲的其余部分向俄国进军”。但俄法战争的结局人尽皆知,拿破仑大军在俄国寒冬中灰飞烟灭。失去武力支撑的法国迎来“墙倒众人推”的结局。普鲁士、奥地利相继倒向反法阵营,1814 年拿破仑被迫退位,他构筑的大陆封锁体系也分崩离析。
近背景指新闻由头中的社会环境,它包括“有关新闻事实发生情景的一切信息,一般来说,它指的是社会、政治现状,或者说与该具体事件同时发生的其他现时事件”[22],即例3-2 中的第一段;远背景则指的是核心新闻事实发生之前的并与之有因果、条件关系的事件和社会政治环境,如正文中的第二段。
背景与场景的不同之处在于,场景可以由目击证人证实、描述,是在新闻核心事实发生的同一时空之中,背景交代的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环境、条件或原因,是场景在时空上的延伸,或者说是延伸了的场景,它不是新闻核心事实的组成成分。[23]由此可知,背景对于史态类新闻话语,其功能相当于全句修饰语对于句子。
(四)评论:史态类新闻话语的独立部分
句子的独立成分也像全句修饰语一样,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位置一般比较灵活,它的功能有:表示总括;表示特定的口气;引起对方注意;表示招呼、应答或感叹;表示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如下面的画线部分:“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每一座城市、每一处乡村、每一个家庭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马小梅’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逐步实现。”[24]
尽管许多新闻人都赞成新闻事实不得与观点混淆的职业道德,但史态类新闻本就是以新闻之笔诠释历史,将历史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内涵以及意义重新返回、进入我们当代的现实生活里面,而这新诠释产生的新意义恰是史态类新闻的价值所在。而诠释却乃主观所为。因此,相较于现态类新闻,评论范畴更常出现在史态类新闻中,尽管有时是以间接的形式。评论范畴由两个主要的次范畴组成:评价和预测。评价是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价值或意义作出评论,这又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前者指新闻工作者本人对新闻事件所发表的看法和意见,如在《穿越历史的长廊》[25]一文中的“这些珍贵的长征文物,不仅见证了长征的历史,而且能使我们从中感悟到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忘我的精神内涵和不屈的顽强精神。走近珍贵文物,穿越历史的长廊,去回顾和见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篇章”,《拿破仑强推“法国优先”酿苦果》一文中“与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想法类似,拿破仑当时也期待彻底阻断畅销欧洲的英国商品供应后,能扶持法国工业产品实现跨越式追赶”,都是如此。后者指新闻人物或有关人物针对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谈话、看法、意见,如《穿越历史长廊》一文中借打工者的话语来作间接评论:“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有幸能参观这次展出。最让我感动的是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那破旧的鞋和帽等一些东西,当我看到的时候,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发誓我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应该对得起那些牺牲的烈士,更要对得起党和人民”,《拿破仑强推“法国优先”酿苦果》一文中借世界报道辛迪加网站的发言来暗示:“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近日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应当以史为鉴,当年法国拿破仑政府为反对英国而逼迫盟友搞大陆封锁政策,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遏制住英国,反而耗尽自身国力,最终拿破仑众叛亲离黯然倒台”。
预测指阐述该事件和事态可能产生的政治后果或其他方面的后果,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通过前面的阐述,我们发现史态类新闻话语的概述、核心事实、反应/后果、背景、评论等的结构层次与新闻的结构层次一样。具体表示为:
当然,史态类新闻话语常规程序的各范畴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记者常常会根据事件本身的情况、时空条件、所掌握信息的丰满程度,以及新闻价值等各方面的情况,有意识地调整各范畴的位置,或删略某些范畴。比如有的新闻话语把背景范畴放在评论范畴的后面,或者放在反应/后果范畴之后;有的新闻话语则把评论放在导语之后,甚至导语之中;有的新闻话语缺失背景、评论、反应/后果;有的新闻话语则把背景和评论融合在一起,这种种形式都是史态类新闻话语常规程序的变体。[26]如《南方周末》2018 年1 月18 日《往事》版的《清朝广州俄罗斯“间谍”逃亡事件》一文就是缺失近场景。
例3-3:清朝广州俄罗斯“间谍”逃亡事件[27]
1778 年4 月的一个凌晨,两个外国人模样的男子行色匆匆地穿过广州驻防八旗营区的街道,他们头戴草帽,携带着大量的物品:火枪、白银、黄金、银币、小刀和一些米、面以及面包。如果放在今天,有几个外国人晚上走在广州街道上,应该不会有什么人会刻意去注意他们,但是在18 世纪的广州,就十分可疑了。
1778 年正是大清国乾隆帝统治的第43 年,此前(1757 年)朝廷已经下令,所有的西洋人都只能在广州一地进行贸易,并且他们不可以随意在广州城内活动。因此当巡城的兵丁发现他们时,立刻变得警惕起来。士兵询问他们是什么人,但两个外国人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立刻飞奔起来,连身上的行李都不要了。
他们是谁?为何会出现在广州?又为何在凌晨携带那么多的行李匆忙离开?弄清楚外国人出现在广州的来龙去脉,要从广州的驻防八旗谈起。
今天我们走在广州的将军东、西路时,会注意到那里的将军府。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满洲统治者发现,尽管明朝政府孱弱不堪,但各地的抗清势力却此起彼伏,因此他们又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才彻底平定了各地大小不一的抗清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清朝统治者渐渐发现,将八旗军队派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十分必要,由此八旗驻防制度开始确立并逐渐完善。这一制度自顺治、康熙初年开始创立,确定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到乾隆年间日臻完善。
广州的驻防八旗正是在“藩难”以后设立的。康熙二十年(1681),清朝将尚可喜旧部15 个佐领的兵丁分入上三旗(两黄旗、正白旗),又增派一千八百余名兵丁,合计三千人,派往广州驻防,而广州将军则是他们的最高军事长官。此后近三百年,这些驻防官兵就世代守卫在广州这片土地上。
广州驻防八旗远离京师,离当时的俄国更是万里之遥,在一般人看来18 世纪的广州与俄国之间似乎不应有什么太多(贸易之外)的联系。但是最近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者却通过研究清代档案特别是满文档案,向我们展现出18 世纪发生在广州城那段被尘封的俄国逃人故事。
事情的起源还要追溯到三年以前。一天,清朝在新疆的边境守军发现,有两名外国人从俄国的铿格尔图喇方向,越过清朝与俄国的边界,进入中国境内。铿格尔图喇,据清代徐松的《西域水道记》记载:额尔齐斯河“又东北经铿格尔图喇之东。铿格尔图喇,俄罗斯小城也”。俄国人称呼这座小城为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今天属于哈萨克斯坦管辖。由于铿格尔图喇位于清、俄交界之处,因此经常发生越境事件。早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前,1761 年,就有清朝罪犯塞卜腾等逃往俄国,清军“追至俄罗斯之铿格尔图喇,向玛玉尔索取”,经过交涉,“俄罗斯铿格尔图喇玛玉尔等奉伊吉纳尔衙门来文,将玛哈沁塞卜腾等一百余人及军器马匹等物全行送出”。不断发生的边境事件让清朝对清、俄边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关注。当这两个外国人越过边境出现在中国境内时,边防守军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扣押了。
从后来的记载来看,清朝的官员似乎将这两名俄国人当作了间谍。他们是父子俩,父名德米特里(Dmitri),已经60 岁了;子名雅科夫(Yakov),时年28 岁。可能是出于对边境安全的担忧,清朝官员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的审判,也没有把他们遣返回国,那样做的话就不得不同俄国官方接触,有关清朝边境的情报也可能随之泄露。不过这对父子最初很有可能只是沿着鄂毕河抓鱼,随后因为迷路或者其他原因走岔到了额尔齐斯河,最后穿越铿格尔图喇被清军抓获。
不管怎么样,清朝官员都相信了自己的判断,并按照这一想法处理此事。不知出于何故,他们将德米特里和雅科夫直接送到了清朝遥远的南部省份广东,安置在了广州的驻防八旗之中,让他们变成了旗人的一员。这不是惩罚,清朝甚至没有将他们关押起来,只是让他们在八旗军队中服役。不过父子两人还是被分开了,德米特里被编入汉军八旗,他的儿子雅科夫则被编入满洲八旗之中。清朝政府的这一系列的行为,无论是将他们从遥远的西北边疆派遣到广州,还是把这父子分开安置,研究者迄今都没找到合理的解释。
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父子俩并没有喜欢上广州的生活。他们不停地向官员抱怨这里的气候太过湿热,他们和当地人在语言上完全无法沟通,他们或许还抱怨过没有女人的生活。总之,广州的一切都让二人感觉到不适和烦躁,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逃亡。
德米特里和他的儿子在广州驻防八旗待了三年,这期间他们省吃俭用,从俸禄中一点点积攒逃亡的路费。终于,在1778 年,父子俩觉得钱攒够了,于是打算先逃出驻防营地,之后再跑到广州的港口,那里有西欧国家来中国进行贸易的商船,只要能搭乘这些商船,就可以绕道回到久违的俄国家乡。后来清朝官员得知这一计划后,大为惊讶,他们一直把俄国人当作内陆亚洲人,在当时清人的观念中,内亚与海洋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德米特里父子的计划给他们上了一课。不过这只是这对父子的A 方案,他们还有B 方案:一旦A 方案失败,他们就一边打猎,一边沿着绵延的山脉想方设法回到俄国。不管是哪种方案,他们都很有冲劲,谁愿意在一个远离故土的地方生活一辈子呢?
不过最后的结果我们都很清楚,当他们被巡逻士兵发现企图逃跑的一刻,就注定了他们的结局。德米特里父子被逮捕了。经过详细地盘问,他们的计划彻底曝光,这让官员们非常愤怒,他们担心一旦这两个俄国人的行为被轻易地宽恕,那么全国各地其他的逃人将会受到鼓励,局面将进一步恶化:那时候无论是新疆、陕西、云南等地,都有很多逃兵。广州将军永玮认为,为了以儆效尤,应该对这两人处以极刑,他报告给了乾隆帝并得到赞许。最后,广州驻防八旗的副都统召集了当时在广州城的俄国人、卫拉特人(蒙古人的一支)和穆斯林,当着他们的面将德米特里和雅科夫处死。
如今二百多年过去了,发生在广州城的俄国逃人故事虽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被人们遗忘,但是那些曾经发生的历史痕迹却在某个角落,仍向我们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连结与交错,让人遐想不已。
例3-3 从一开始便进入远场景的叙述,而近场景则不明显,通过“如今二百多年过去了,发生在广州城的俄国逃人故事虽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被人们遗忘,但是那些曾经发生的历史痕迹却在某个角落,仍向我们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连结与交错,让人遐想不已”阐释远场景带来的影响,而这影响却或多或少地与现实发生关联,逗引读者去关注它,从而突现出近场景来。而例3-4 则是背景与评论、事件与背景互相渗透。
例3-4:和爷爷朱德在一起的日子[28](主题)
12 月1 日,是朱德元帅诞辰116 周年纪念日。(近场景)这位前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有着怎样的家庭生活,又是怎样度过他人生的第二个艰难岁月的?他的孙子朱和平以40 年的亲见亲闻,告诉了我们不少鲜为人知的事。(导语)(此段为编辑语)
我出生于1952 年10 月。爷爷听说自己添了第二个孙子,非常高兴,说:“现在正值朝鲜战争进行和平谈判,就叫和平吧!”
我出生后8 个月就被抱到了爷爷和奶奶(康克清)身边,从1953 年6 月9 日我随爷爷和奶奶住进中南海到1992 年4 月22 日奶奶去世,我总共在两位老人身边生活了近40 年。(过去背景)
亲族中50 多人要求来北京,爷爷知道后非常生气(事件)。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里曾经有很多小孩,他们都比我大。等我稍微长大后才知道,建国后不久,爷爷为了报答老家的兄弟们支持他干革命的恩情,就对老家的人说,可带三五个亲族中的小孩来北京上学。没想到这人回去后,就将亲族中的50 多人送到了西南局,要求来北京。
爷爷了解情况后非常生气,他感到虽然是建国了,但我们的国家尚不富裕,老家“哗啦”一下来这么多人,那将给国家带来多大的负担!于是就给西南局写信:
率五十二人之多,已到渝,再欲来京,是犯极大错误的行动。他回家时我只允许他带三五个小孩,六岁到十三岁以下的为止。他竟将亲族都带来,浪费公款,又使他们脱离生养来作寄生生活,是十足的封建思想作祟,我请统战部留下几个小孩,以外全部送回仪陇家乡各家生业。
……
1976 年7 月6 日下午3 时1 分,爷爷那颗为真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也为亲情、友情、爱情跳动了90 年的心,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虽然例3-4 的结构是对常规程序的变形,但从其范畴实现顺序来看,它基本上遵守了常规程序的顺序。如果某一则史态类新闻话语包括这所有的范畴,可以称之为“完构”史态类新闻话语。
最后让我们用这种完构图式来分析下面这则史态类新闻。
例3-5:“水门事件”主角浮出水面(引题)
他们,为“深喉”守密33 年[29](主题)(www.daowen.com)
秘密(导语)
一个本以保守秘密为天职的人,却做了揭密者;被揭露的真相惊天动地,揭密的人又悄然隐去,就变成了新的大秘密;
秘密面纱再次揭开,这次揭密的,是秘密自己。
围绕着一个又一个秘密,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一个总统的离职,一个大报的崛起,一个名记者的诞生以及一位老人的复杂人生,荣耀、沉默、名声,等等从此展开。
就这样。也许,光荣和卑微总是会利用某个机缘,在某个交叉点,在某个家伙的身上悄然相遇。
2005 年5 月31 日上午,《华盛顿邮报》编辑部会议室。(近场景)
执行编辑莱昂纳德·唐尼手机铃声乍响。他迅速关机,继续会议。
《华盛顿邮报》主席唐纳德·格雷厄姆的手机继而响起。格雷厄姆走出会场接听了电话,回来告诉所有人,《名利场》今天投下了重磅炸弹。“水门事件”中的“深喉”(《华盛顿邮报》当年对告密者的别称)秘密大白于天下。
同日,91 岁高龄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在家人陪同下于加州圣塔罗莎的家门前公开亮相:“我就是他们说的‘深喉’!”(目前背景)
一切要从1972 年说起。
1972 年6 月17 日,费尔特在家中接到FBI 打来的电话,称五个穿西服的人于凌晨2 点30 分悄悄进入民主党全国竞选总部水门大厦,身带窃听设备和照相器材。有人衣兜里还揣着许多100 美元的钞票。(远场景)第二天,《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伍德沃德就把电话打到了费尔特办公室,了解此事。费尔特与伍德沃德交往很久,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诫过伍德沃德,尽量不要使用办公室电话谈话,以防被窃听。但出乎伍德沃德意料的是,费尔特对他透露:“闯入水门大厦的事件将会升级,具体原因现在不能解释。”然后就匆忙挂断电话。这是费尔特向伍德沃德透露的第一个关于“水门事件”的信息。(过去背景)
事情果然迅速“升级”。伍德沃德和其同事伯恩斯坦逐渐追查到一张支付给水门“盗贼”的支票和尼克松竞选费用有关联。对费尔特的情报愈发深信不疑的伍德沃德明白,费尔特就是他解开水门之谜唯一的稻草。这稻草,也正在主动向自己飘来。
忘年交(事件)
伍德沃德两年前与费尔特结识。当时,海军上尉伍德沃德在负责领导海军行动的托马斯·摩尔手下,常到白宫送信。一个深夜,伍德沃德坐在白宫西翼的休息区内等待文件签署。这时,费尔特走过来坐在他身边。多年之后,伍德沃德还清晰地记得他对费尔特的第一印象:“他个子很高,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穿黑西服,白衬衫,戴浅色领带,手提一个公文包。年龄约比我大25 到30 岁。他气质不凡,满脸自信,从姿势和那份镇定从容来看,他一定是经常发号施令并要求命令立即得到执行。”
即将退役的伍德沃德主动跟这个陌生人搭话,他谈自己的个人情况,自己面临的选择和对未来的困惑。除了礼貌性地回答自己叫“马克·费尔特”之外,那位长者始终一言不发。直到伍德沃德谈到他读的研究生院时,费尔特才接口说,他自己在加入FBI 之前也读过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学院。“FBI”,这是他第一次提到他的身份。共同的一些经历——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和为来自家乡的议员打工——使他们有机会多谈几句。尽管就像在飞机上碰巧坐在一起的两个乘客那样随意聊天,也许伍德沃德当时就隐隐感到,这是不容错过、终将深交的一个人。人的念头里老在某个瞬间会透出命运的神秘色彩。
说再见时,伍德沃德向费尔特要了电话号码。
……
1971 年,伍德沃德终于正式进入《华盛顿邮报》。尽管工作繁忙,伍德沃德坚持有事没事都给费尔特打个电话,问问近况。谨慎的费尔特警告伍德沃德不得直接使用或告诉别人从FBI 和司法部门得来的消息。“说这话的时候,他措辞严厉,语气坚决。”伍德沃德回忆说。获得伍德沃德的承诺后,费尔特又再次强调:“你必须谨慎!唯一能确保安全的方法,就是绝不能对任何人透露我们彼此认识,曾经交谈过,或者你认识FBI 或司法部门的人。记住,是任何人!”
合作者(事件)
以往,伍德沃德没有为了“独家猛料”给费尔特招惹过麻烦。但这一次,他要麻烦麻烦费尔特了。
费尔特重申:不要打电话,不要到家里找他,不要进行任何公开接触。这也意味着,他们一系列的秘密接触将正式拉开帷幕。而改变了美国在20 世纪70 年代的一段历史也这样被悄悄开始了。
二战期间,费尔特曾在FBI 的间谍部工作,从中学会许多德国间谍的技巧。他告诫伍德沃德:“我们需要通过改变旁人注意不到的环境来作为通知对方的暗号。”他们想出一个方法。伍德沃德有一面插在花瓶里的红旗,平时红旗就放在伍德沃德公寓的阳台接近栏杆的前方,如果需要紧急见面,就把红旗挪到阳台后方。“只有在必要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个方法。次数不能多!”一旦伍德沃德给出信号,他们就会在当天夜里2 点在罗斯林(Rosslyn)基桥的地下停车场底层见面。
费尔特又对伍德沃德临时进行了“反侦察”技巧培训:“走出公寓的时候不要乘直接通往大堂的电梯,而要走公寓楼背后的楼梯;楼梯口有个小巷,所以不要走大路,走小巷;别开你自己的车,走到几个街口外的旅馆,门口会有许多午夜还在等客的出租车;半路要下车再换一部出租车;不要直接在车库停车场下车,提前下车,走完最后几个路口;如果有人跟踪你,不要下到停车场,如果你不出现,我能理解。这一切的关键是安排好时间,要耐心、镇定。”
费尔特同时告诉伍德沃德,如果他有消息要给伍德沃德,他会送“信”过来。费尔特说,如果他有重要消息,他会拿到给伍德沃德的《纽约时报》,并圈住第20 版的版头,然后在偏下的位置用手画一个钟,钟上的时间就是他们应该见面的时间。通常也是凌晨2 点,老地点见面。
……
守密者(事件)
一个资深特工,为什么愿意背叛尼克松,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成为幕后“深喉”;为什么选择年轻的伍德沃德作为他泄密的突破口;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马克·费尔特曾是个负责保守秘密的人。
费尔特在联邦贸易委员会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但他厌恶一切沉闷、官僚的裁决程序。不到一年,他就申请加入FBI。那时,FBI 探员总以典型的“爱国者”形象影响着美国国民。这使得当时许多年轻人把投身FBI 作为自己的理想。费尔特就是其中之一。
……
秘密的守护者,为何沦为泄密之人?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一向遵纪守法。尼克松当年的助手查尔斯·科尔森评价说,“他最开始为国家鞠躬尽瘁,但是我不能想象费尔特竟然在黑暗小巷子里透露情报,违反了他保守国家秘密的职责。”
不过,费尔特当年的确对尼克松政府颇有微词。
尼克松与胡佛之间的斗争兴起于“水门事件”之前。1970 年白宫一个年轻的助手拟定了一份授权FBI、CIA 和军事情报机关加强对“国内安全威胁”分子监视的计划。这份最初得到尼克松许可的计划遭到了胡佛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本就在FBI 业务范畴之内。虽然尼克松迫于压力废除了这一计划,但费尔特坚信,FBI 的独立性和诚实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尼克松从此也对胡佛和费尔特耿耿于怀。在他看来,“胡佛和我是保护FBI 免受白宫干预的一堵墙。”费尔特说。
……
结局(事件)
鲍勃·伍德沃德,唯一接触过“深喉”的记者。他因追踪“水门事件”获得了1973 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他的传奇故事激励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新闻事业的追求。
伍德沃德还与伯恩斯坦合著纪实小说《总统班底》和《最后的日子》,畅销热卖。根据《总统班底》改编的电影轰动美国,于1976 年获得奥斯卡4 项大奖。声名远播的伍德沃德成了《华盛顿邮报》的招牌,1981 年荣升该报助理总编,目前,他担任《华盛顿邮报》执行副主编。伯恩斯坦几年后离开《华盛顿邮报》,成了知名作家,正在为希拉里·克林顿作传。《华盛顿邮报》也由于该组报道上升为与《纽约时报》平起平坐的美国一线大报。2003 年,伍德沃德又把多年珍藏的“水门事件”文件以500 万美元高价卖给了得克萨斯大学。
然而,揭露了“水门事件”背后的机密,并没有为费尔特带来好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73 年,在尼克松下台前,费尔特就郁郁寡欢地离开了FBI。
与费尔特的黯淡收场相对应的,是伍德沃德在事业上的登峰造极。
……
竞争对手(事件兼反应)
此后,费尔特的家人一直和伍德沃德保持联系。伍德沃德时而会致电家中,向琼斯、她的儿子尼克、她的弟弟小马克询问费尔特的身体情况。这终于引起了琼斯的怀疑和猜测。在女儿的一再追问下,费尔特终于承认,自己就是“深喉”。
琼斯却苦劝父亲抓住最后的机会,费尔特家应该从这个上世纪美国最大的秘密中获得报偿。“伍德沃德已经坐收一切荣誉,但我们至少还能借此挣点钱付账单,比如我为孩子学业欠的债。”
于是,在女儿和外孙的搀扶下,年迈的费尔特颤巍巍地站在了世人面前。费尔特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呆滞的笑容,眼神空洞迷茫。难以相信,这就是那曾经长相英俊、风度翩翩的费尔特,曾被誉为酷似主演电影《正午》的男影星劳埃德·布里奇斯的FBI 美男,曾戴着入时黑色宽边眼镜,从容面对媒体的FBI 发言人。
出于对这篇报道的重视,《名利场》指派了15 名编辑协助奥康纳撰写报道,所有的编辑还为此签署了保密协议。这次《名利场》是否最终向费尔特提供报酬还不得而知。
……
一场争夺出卖秘密的大战已拉开帷幕。同一个故事,谁先讲出来,就是谁的。
诺顿出版公司执行总编罗伯特·韦尔认为,费尔特作为“深喉”本人,若决意与人合著书稿,对任何一家出版商而言都是最大的金矿。行内人预测说,如果费尔特果真打算开口,“开口费”要到100 万美元不成问题。
但问题是,今天的费尔特,已未必具备赚钱的能力,他要能让出版商相信,他能讲出一个充满悬疑的紧张故事来。文学代理商理查德品恩对《华尔街日报》说:“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和一名知名的惊险悬疑作家进行合作,他需要找一个相信能写出一个好故事的作家来合作。”
年迈体弱的费尔特是否真能记得那场政治斗争里的每一个云翻风涌,每一场斗智斗勇,每一次泄露情报后的矛盾和挣扎?没人知道。
91 岁的费尔特是否真如此迫切地需要用含辛茹苦埋藏了33 年的秘密和勉力维持的一世声名换来一笔巨款?没人知道。
30 多年过去后,两个当年的忘年交和合作者将进行一场怎样的泄密竞赛?也没人知道。
“深喉”的故事,“深喉”的一生,也许就是这般无奈,这般讽刺?(评论)
“水门事件”时间表(背景)
●1972 年
6 月17 日。5 名共和党“暗探”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办公室,窃听民主党参加大选情报而遭到逮捕。
……
●1973 年
1 月30 日。尼克松前助手戈登·利迪和詹姆斯·迈克可德因“水门事件”被判盗窃罪、共谋罪。
……
在这篇史态类新闻中,全文分成若干小篇,标题和引子直截了当阐述核心事件,第一小篇“秘密”既提供了核心事件的场景也提供了背景,然后“忘年交”“守密者”则是典型的事件范畴,它们交代了水门事件中费尔特和伍德沃德二者友谊的建立、“深喉”的情况,而“结局”部分则是事件兼反应、水门事件产生的后果,“竞争对手”则是后果,也是这次事件在几十年后的结果,而一句“‘深喉’的故事,‘深喉’的一生,也许就是这般无奈,这般讽刺?”则是作者对此事件发出的直接评论,而“水门事件时间表”则又是全篇的背景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