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史态新闻:全媒体交互展示的研究成果

网络史态新闻:全媒体交互展示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疑,网络平台上的史态类新闻也具有这一特性,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借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获取、评论、转发等。

网络史态新闻:全媒体交互展示的研究成果

通信技术为手段,利用计算机共享信息、技术资源,能传递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软件等的国际互联网,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用性和交互性的独特优势,是最具有感官多元化掌控能力的新媒体。而以互联网为媒介基础的网络新闻传播的出现,则给传播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它的传播主体多元化改变了信息发布的单一性,任何公司、组织、政府机构乃至个人都可以设立网站发布自己想要发布的新闻,任何用户都可以直接接触到信息源,报刊、广播、电视大众传播领域作为信息发布者的权威地位开始动摇。它的个性化服务使“广播”变成“窄播”。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得受众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内容的广泛和传播范围的全球化实现了人类沟通无极限的追求。那么,史态类新闻在网络这个平台是如何展现的呢?

(一)信息表现形式的多媒体性[33]

互联网是一种可以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从而弥合了视听媒介(广播电视)、纸质媒介(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体之间的鸿沟,实现了视听读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多媒体化。多媒体(multimedia)指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数字化环境中一体化。因此,与传统多媒体采用一种或几种传播形式进行媒体素材的融合,互联网下的史态类新闻就是典型的数字多媒体,它拥有传统多媒体没有的数字特性(实时、互动、参与、超文本、超链接)。笔者统计了2015 年人民网抗战胜利70 周年专题报道的媒介表现形式,结果如表2-7 所示。

表2-7 人民网抗战胜利70 周年专题报道比例

从人民网对抗战胜利70 周年的相关报道可见在网络媒体上的史态类新闻形式多样,它的图像、图表、声音和视频可以使报道生动形象,具有广播与电视一样的现场感;它比报刊更能就某一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充分的报道;而且它不受版面、时段与频率的限制,可以发布无限量的信息;既易于保存又可随时更新。美国传播学家做过实验,研究人在了解外部世界时对各种信息的接受程度,最后得出结论:人类获得信息中有30%左右来自声音,40%以上来自图形和图像。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调动受众的感官越多,传播的效果就越好。借用麦克卢汉的学说,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媒体化使过去由媒介带来的人的感官失衡的状态得到改变,使人恢复到自然的感官平衡。因而说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报道,是网络史态类新闻的一大优势,如图2-3 中VR 技术的使用。

图2-3 新华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VR 视角截图

图2-3 是2016 年新华网在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专栏中“VR 视角:全景展馆看长征”中的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中的一幕,以VR 技术通过拖、挪、移等技术将展馆内360 度的景象连续地展示在眼前,如同你在现场环视一周所看到的景象一样。显然,传统媒体要表现上述图片有很大的困难:印刷媒体无法动态地表现这样的信息,本书插图只能截取其中一个图像,就是很好的例证;电视媒体虽能做到动态效果,却无法随时在屏幕上表现,只能安排在特定的时间播出。

(二)新闻报道文本结构的超文本性

多媒体信息形式要有效地组织起来,与超文本技术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超文本(hypertext)是万维网上独具特色的信息存在方式,它是用链接的方式将各种文本组织起来,联成一体,从而突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组织方式,使网上的文本变成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它的链接方式是把“菜单”直接嵌入文本中,将文本的不同部分通过关键字、主题建立链接,使信息通过交互方式来访问,从而形成二级、三级或更多链接页面。东方网历史频道主页全部由新闻标题及图片组成,且标题简洁直接。(见图2-4)

图2-4 东方网历史频道

在图2-4 中,每一条史态类新闻都是一个超链接文本,受众通过点击标题进入二级页面就可浏览更多更完整的信息。超文本的链接让用户可以自行决定点阅文本的顺序、速度、范围、形式。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档跳转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或播放一段视频;还可以借由超文本,让媒体素材自我演化,让一张张照片用超级链接串成可以自动播放的幻灯片(slideshow),让地图上一个个信息框借由超文本链接成可以自动播放的动态地图(如Google 地球)。在超文本结构中,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可以联结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样像剥竹笋一样的,受众一层层地浏览下去,就可全方位地得到所需的相关资料。

因此,网络史态类新闻突破线性表达的桎梏,将分布于全世界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组织到一起,以超文本、超媒体、立体化的方式来组织史态类新闻内容及有关背景,使网民在阅读史态类新闻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实现新闻内容的“跳转”及表达方式的转换,更好地体现读者的主体地位及联想的思维规律。

(三)传播模式上的动态交互式体验

交互性一词由拉法利(Rafaeli)于1988 年首先提出,他认为交互性是一种可以递归的交换传播。而递归在戴卫·赫尔曼看来是指故事套故事或故事里嵌着故事。1992 年斯特文(Steuer)指出,交互性是在实时的媒介环境中,使用者对媒介形式和内容修改控制的程度。1996 年戴顿(Deighton)指出,交互性包含传播的两个特征,即与个人沟通的能力和收集且记住个人的反馈能力。从这些研究来看,网络传播的交互性特点就是新闻事实的传播者以及受众之间可以即时互动或互换地位。这种特点打破了传播主体之间互动传播的时空限制,成为人们新闻交流与汇聚的重要平台,而媒体的融合和移动化、社交化又成为媒体实现互动传播功能的重要推动力,为用户创造了形态多样的新闻单元和新闻交换关系。无疑,网络平台上的史态类新闻也具有这一特性,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借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获取、评论、转发等。比如人民网在2015 年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推出《抗战记忆,70 年70 人》专栏,人民网在各个省市都有地方频道,依托于强大的地方资源,由地方频道的记者进行采访,制作出“抗战记忆,70 年70 人”的专题页面,辅以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发起讨论。同时,在专题电脑端设计手机扫码,人们可以通过扫码直接在手机端上进行观看和点评。二是H5 技术下的沉浸式体验。H5 是指第五代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它支持丰富的媒体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网页、全景、直播、图表等。H5 的新媒介表现形式突破了静态文字、图片的传播限制,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和特有的交互性引起了受众的极大关注,快速吸引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受众,并产生联结,受众接收H5 新闻报道的同时,可以通过网页技术实现与新闻传输者的互动,并对新闻传输者提出疑问、表达自己对新闻的看法,不断进行信息的二次传播。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沉浸式新闻体验,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让受众借助VR 设备体验身临新闻现场的感受,即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受众成为新闻的一部分,直接感受新闻现场,参与新闻事件。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种沉浸式体验是指受众可以自主选择观看新闻的方式、角度,可以深入新闻现场直接感受新闻事件,在新闻事件的了解和认知上享有充分的主动权。如上文介绍的新华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的VR 视频图。VR 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时空的穿梭”和“虚拟世界”,许多媒体都在努力为受众打造沉浸式体验,纷纷采用H5 技术。比如腾讯2015 年9 月3 日的《阅兵手册》包括阅兵日程、亮点解析、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独家策划六大板块,并且首创横屏模式,在H5 中集成时间轴、3D 视频、3D 信息图,全方位解析阅兵式,被网友称为最酷炫的“百科全书式”阅兵H5。而网易新闻《历年阅兵讲话词频分析:透露了什么信号》利用图片、动画、图表、音频提取了1949 年以来中国大阅兵领导人讲话用词,配合翻页、背景音乐等方式,分析历次发言中措辞的变迁,以此来反映中国政治的发展。《那些年,开过天安门的阅兵车》是网易的另一个史态类新闻,选择一个小视角,针对每次阅兵,以车为载体,侧重介绍时代背景、受阅人数和游行人数等数据,力图还原历史变迁的轨迹。

在这种互动式沉浸新闻模式下,媒介将“新闻现场”以最直观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受众自己决定看什么、如何看、看多少。这种全新的直接参与新闻生产的交互特性,是其他新闻媒介形态所不具备的。

【注释】

[1][美]韦勒克等:《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96 页。

[2]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233 页。

[3]《环球时报》,2017 年11 月20 日。

[4]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第九版),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533 页。

[5]甘惜分:《新闻写作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153 页。

[6]选自龙燕堂:《真实,调查性报道的技巧》,载《新闻记者》,2006 年第4 期。

[7]陈乐道:《档案乃新闻的再生资源:试论档案新闻》,中国档案学会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

[8]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第32 页。(www.daowen.com)

[9]《重庆日报》,2011 年3 月12 日,第1 版。

[10]《南方周末》,1998 年4 月24 日,第17 版。

[11]《南方周末》,1998 年7 月10 日,第17 版。有改动。

[12]参考江光亮:《新闻聚光灯下的历史》,载《新闻知识》,2005 年第11 期。

[13]转引自刘竹:《节日文化与精神补偿论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 年第2 期。

[14]参考刘永昶:《穿行于历史的新闻》,载《军事记者》,2004 年第12 期。

[15]此案例选自陶克:《增强历史题材报道的感染力》,载《军事记者》,2006年第12 期。

[16]《中国青年报》,2006 年5 月31 日,《冰点》版。

[17]参考刘竹:《节日文化与精神补偿论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 期。

[18]该数据统计于2019 年8 月31 日。

[19]李仁虎:《和读者一起分享一个伟人对一个媒体的深切关爱——经参关于邓小平百年诞辰报道总结》,新华网。

[20]《新华社记者重访长征路开篇语》,http://www.jx.xinhuanet.com/ztdj/2006-09/11/content_8002503.htm。

[21]郑义风:《从新闻背景到背景新闻》,载《青年记者》,2003 年第6 期。

[22]徐占焜:《论新闻背景》,载《新闻界》,2000 年第4 期。

[23]范军:《新闻背景的写作》,载《新闻与写作》,1996 年第1 期。

[24]《中国青年报》,2019 年8 月21 日,第6 版《冰点》。

[25]《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载《人民日报》,2004 年11 月12 日,第7 版。

[26]《环球时报》,2019 年3 月12 日,第13 版《史海回眸》。

[27]《环球时报》,2006 年3 月17 日,第13 版《人物春秋·史海回眸》。

[28]《环球时报》,2006 年3 月21 日,第13 版《人物春秋·史海回眸》。

[29]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www.wxsc.com/mj/L/Laoshe/ckzcz/olo.htm。

[30]周振华:《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制作》,载《新闻界》,2007 年第4 期。

[31]《人民日报》,2007 年1 月29 日,第2 版。

[32]杨华:《重大历史题材报道要“见史、见人、见精神”》,载《新闻与写作》,2015 年第10 期。

[33]此节杂糅作者参写的《网络传播特性》的观点,见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44-47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