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 

电视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在电视史态类新闻中,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新闻的解说词与画面相得益彰,声图并茂。同时,文字稿更是电视史态类新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其报道的内容大多为过去的事件,其声像资料较为缺乏,而文字能有效地弥补声像的不足。1941 年8 月底,党中央决定将留在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电视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 

电视新闻以其声图并茂之优势,在视听交融中传递着完整的信息、在新闻宣传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播新闻相比,广播只能靠听,电视新闻具有画面和图像,既可听,也可看,形象的活动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人们之所以喜欢电视新闻,就是因为它能满足观众百闻不如一见的接受心理需求,从而通过视觉直接地证实电视新闻的真实程度。因而电视新闻巧妙利用形象的手段传递信息,让图像叙述事实。电视画面包含现场环境、背景资料、人物活动以及图表、静止图像等。每天电视里播放的新闻节目,每一种声音都影响着受众对所看画面的反应,而任何一个图像也都决定着受众对所听到声音的反应,所有割裂这种相互反应的做法,都将使电视新闻的信息受到损害。

相对而言,电视现态类新闻以现实题材为主,重视事件的现场,是摄影机在“现场”见证/亲历的结果;而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史态类新闻,因为它所表述和纪录的事件是已经发生了的,“现场”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它的叙事就必须寻找遗存的材料,还原“历史的现场”。因历史资料的相对缺乏,史态类新闻在表现形式上相对于现态类新闻要简单些,但并不意味着它不能合理使用电视表现元素。

(一)文字、声音和图像有效结合

中央电视台2015 年“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大型主题报道中的《重读抗战家书》(见图2-2)为例来看:清明时节,央视在《新闻联播》推出了《重读抗战家书》系列报道,记者寻访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张自忠等抗日英烈的后人,以家书重读、故地重游和后人重访三种形式,重读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恋人情等不同类型的家书,重温抗战岁月,把鲜活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结合到一起,走进英烈的内心世界,为纪念抗战提供了新视角,也更贴近广大受众。在《重读抗战家书》中电视的表现元素主要有叙述者的图像、叙述者的声音和历史事件的遗存。

图2-2 中央电视台《重读抗战家书》

首先是叙述者的图像。第一是报道主角亲人的图像,在《重读抗战家书》中,进入镜头的面孔很多,有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戴安澜将军的小儿子戴澄东、赵一曼烈士的孙女陈红、赫梦龄将军的女儿赫慧英、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彭雪枫将军的儿子彭小枫、张自忠的长孙张庆宜、谢晋元的儿子谢继民。在节目中,不但有他们大量的讲述、朗读烈士家书的情景,他们的手势、讲话的动作,还有他们的悲伤、喜悦等表情,都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口述现场,使新闻在可听性的基础上兼具可视性,来刺激观众的思想、情感与心灵,从而给观众以全方位的感受。第二是报道主角的图像,有照片也有雕像等,为避免单一,画面常在穿插中进行。

其次是叙述者的声音,主要体现为叙述者表达的话语。在《重读抗战家书》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声音(包括口述者和解说),声音叙事表现了口述者声音的质地和讲话方式,这是报纸史态类新闻所不能获得的效果。而其叙述的时态是以现在的时态叙述“过去进行时”,这些声音是“过去的声音”,是活着的历史。

最后是与历史人物相关的遗址、遗存。电视新闻表现“历史性”的方法主要有史料(影像)引用、模拟(场景)再现、旧物新证、背景(文字)说明、数理推断等。[30]在《重读抗战家书》中,历史人物相关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节目纪录的现场主要体现为影片重现“历史现场”及家人故地重游情景以及在现实的今天遗存下来的“遗址”或“遗件”现场。如《彭雪枫将军》一集中,大量呈现彭将军自己的和与朋友家人一起的历史照片、家书的再现以及儿子讲述画面和影片重现,还原成今天的可感可触的开放的“第二现场”,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感,让今天的叙述把观众“卷入”活生生的历史之中。事实上,语言表述的抽象性和开放性,确实给已消逝的历史带来了极强烈的“现场”感;历史的距离、事件的特定环境,以及人物的背景等所带来的陌生感,被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和透明的语言给化解,观众直接进入语言所“澄明”的场域中,与那段遥远的历史融为一体,一个历史事件转化为一个现时在场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电视史态类新闻中,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新闻的解说词与画面相得益彰,声图并茂。同时,文字稿更是电视史态类新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其报道的内容大多为过去的事件,其声像资料较为缺乏,而文字能有效地弥补声像的不足。当然,如果只注重画面,则不善于传达观念和理论;而如果只注重报道词,虽可弥补画面语言不能更深层次地揭露事实真相以及所产生的效应等缺点与不足,但在表现形式上又显得枯燥、单调。唯有文字、声音和画面的最有效结合,才能“汇天下之精华”,扬电视之所长。

我们再看其他栏目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007 年1 月28 日播出的《红色记忆》也是如此。

例2-8:陕北公学

(解说词)为了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培养大批的优秀抗战干部,1937年7 月底,党中央决定创办陕北公学(陕北公学图片),它是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陕北公学图片及校址)。11 月1 日陕北公学正式成立,成仿吾任陕北公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图片及校长照片)。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校址所在地图片)。教育内容(陕北公学上课的图片)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领导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以及对目前时局的认识(文字资料)。陕北公学的教学注重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和发扬“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行进中的陕北公学图片)。1939 年夏,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校址迁至晋察冀根据地。1941 年8 月底,党中央决定将留在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合并的文件图片)陕北公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陕北公学先后培养出一万多名各方面的革命干部,为团结各个阶层共同抗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字幕补充)

同样的内容在报纸媒体《人民日报》的报道上则为:

例2-9:“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北公学[31]

陕北公学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

1937 年7 月,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一所抗大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把大批爱国青年培养成为优秀的抗战干部,1937 年7 月底,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新的学校——陕北公学,由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徐特立、张云逸、成仿吾等人筹办,成仿吾任陕北公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38 年,中共中央又派李维汉任副书记兼副校长。

1937 年8 月,陕北公学开始招收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侨青年入学。9月1 日编班上课,11 月1 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陕北公学最初的学员有5 个班约300 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员;有工人,也有农民;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有红军,也有国民党统治区的干部;有十几岁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

陕北公学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实行国防教育,培养抗战干部”。教育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领导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以及对目前时局的认识。陕北公学的学制分普通班和高级班,采取半军事性的编制,注重军事训练,提倡和发扬“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课程设置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内容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每天学习8 小时,上课与自习各一半。陕北公学全体师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开荒挖窑洞。(www.daowen.com)

为加强陕北公学的师资力量,中共中央陆续从国统区抽调一批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来校任教。陕北公学初期的主要教员有邵式平、周纯全、何干之、李凡夫、艾思奇、吕骥、徐冰、陈唯实、宋侃夫等人。毛泽东张闻天、陈云、李富春、王若飞等中央领导同志及中央机关干部等经常来校讲课或作报告。有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几乎每隔几天就到陕北公学作一次报告,讲授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与策略问题。

1938 年7 月7 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关中栒邑县看花宫开办陕北公学分校,李维汉任分校校长。1939 年1 月,陕北公学总校迁至栒邑与分校合并。同年夏,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延安工人学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校址迁至晋察冀根据地,成仿吾任校长。11 月,中央决定留在延安的原陕北公学恢复重建。1941年8 月底,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陕北公学在办学的近4 年间,始终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毛泽东在繁重的工作中,时常对学校的任务、办学方针等关键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1937 年10 月19 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陕北公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抗日先锋队。10 月23 日,他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1938 年3 月10 日,他再次题词:“陕北公学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因为他为抗日救亡而设,因为他收纳了全国乃至海外华侨的优秀儿子。”

在烽火连天、极端艰苦的抗日战争环境中,陕北公学先后培养出一万多名各方面的革命干部,为团结各个阶层共同抗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对陕北公学有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陕公是全中国的缩影,“陕公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

从上面我们看到史态类新闻在报纸媒介和电视媒介的区别。首先是标题。电视史态类新闻的标题简洁明了,而在报纸媒介中,吸引受众注意力的90%的是标题,所以这条新闻首先在标题上引起读者的悬念“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读者自然会产生联想,“陕公”究竟是什么,它凭什么能起如此大的作用?标题通过对仗和引用的手法引起受众的进一步关注。其次在正文中,电视媒介图文声并茂,用一些图像代替描写、对话代替叙述,故其文字解说词相对简洁,而报纸媒体则更突出细节,如“每天学习8小时,上课与自习各一半。陕北公学全体师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开荒挖窑洞”等,更多运用描写、引用等手法,通过更详细的填充来唤起读者的注意力。

(二)深度是以事实的讲述和细节呈现为核心

电视史态类新闻由于其介质的特殊性,深度展现较报纸史态类新闻难一些,那么,它如何克服困难展现深度呢?

一是系列报道与大制作相结合,提升整体报道的深度和历史厚重感。2015年中央电视台的“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大型主题报道系列既有反映中共中流砥柱作用的宏大主题,[32]像《根据地》《宣言》《中流砥柱看延安》《重访抗日战场》等,也有传递鲜活人物形象的系列,人物报道系列中又做了精细的区分设计:《新儿女英雄传》讴歌抗日英烈宁死不屈、血战到底;《匹夫有责》刻画普通百姓,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两个子系列互为补充、相互丰富:一个旗帜鲜明聚焦英雄,一个则指向产生英雄的土壤——人民群众。“抗战报道”系列中既有从“历史影像”入手,发挥视频优势的《抗战影像志》,也有以“家书”“歌声”“勋章”为载体的《重读抗战家书》《嘹亮的抗战歌声》《勋章背后的故事》;既有全面揭露日本“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系列报道《不容逃脱的罪责》以及《强征慰安妇——日本不容否定的战争罪行》等,还有《寻访日本遗孤》系列报道,将这两个系列编排在一起播出,使得中国人民的宽厚人道与日军的残暴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是细节见真情。以《重读抗战家书》为例,在一封封家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到对子女的眷恋与不舍,更能看到他们舍生取义的生死抉择。如,戴安澜将军给家人的绝笔书信,寥寥数语,“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牺牲,事极光荣”,“望勿以我为念”,表达了以死报国之决绝。然而,在写完了他给家人的遗书之后,戴安澜将军又给亲友写了一封“托孤信”,“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通过“托孤信”,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对家人的恋恋不舍。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不舍”与“决绝”的强烈对比,突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将军,令许多观众热泪盈眶。

三是叙述逻辑显深度。我们知道,电视新闻的时空构成其实就是将拍摄、采访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选择,从而以一种具有逻辑的电视视听语言表达出来的表述方式。而其中细节与逻辑是让历史真实浮出水面的一种方法。以《毛泽东水晶棺材制作揭秘》(2006 年3 月)来看:

在《口述历史》的片头播放后出现主持人曹景行的镜头,抛出引语:“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新中国的缔造者,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和他的名字紧紧相连。1976 年9 月9 日,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他的遗体如何保存、如何安放,成为公众所关心的问题。1977 年7、8 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毛泽东的遗体在一幅水晶棺材中永久保存。这幅水晶棺材,它的制作工艺以及它的研制过程,多年来一直作为‘机密’。我们的讲述者张晓锋先生三十年前是北京玻璃总厂603 厂的技术人员。从1976 年9 月到1977 年11 月,他参与了水晶棺材的制作过程。今天,他为我们讲述当年那一段难忘的经历。”

此时出现字幕配音乐

毛泽东水晶棺材制作揭秘

讲述人:张晓锋

时间:2006 年3 月

地点:北京

画面的转换:出现讲述者张晓锋年轻时的照片→张晓锋在北京工业大学就读时与同学的照片→带有毛主席像的张的照片(伴解说:20 世纪70 年代初,张晓锋以北京工农兵学员身份在北京工业大学非金属材料专业就读,他一直从事特种玻璃的研制工作,1976 年,张晓锋27 岁。这一年9 月,他调入了一家以生产光学玻璃为主的单位北京玻璃总厂603 厂),光影声中出现北京城及人物背影移动的镜头→张晓锋讲述的声音及镜头→张晓锋与主持人曹景行对话的镜头→603 厂的历史照片→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去世时人民悲痛欲绝的历史镜头→张晓锋讲述(肖秧,玻璃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他带队,另外还有车间主任),此时插入中南海并伴解说→插入主持人曹景行镜头并进行叙述……

在其中,我们能看到一种强有力的逻辑推理(追问)的结构,包括口述材料本身的逻辑,画面剪辑的逻辑,以及采访(口述)与实证糅合而生的潜在逻辑等。而主持人对问题的步步推进也使深度得以展现,诸如“在研制过程中一共有多少人参与?”“这个过程中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以前有做过这一类的经验吗?”步步追问、质疑使问题逐一清晰化。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条新闻中,声音与画面的剪辑使视觉与听觉产生蒙太奇的时空错位效果。叙述的声音是现在的,看到的画面是过去的。讲述者在故地重游的时候,观众看到的画面是现在的,可声音叙述的却是过去。现在与过去,声音与画面交替出现,它们两两相对,紧密相连,使电视史态类新闻从历史的表象进入深层的历史心理和记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