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作为一种大众媒介,不同于报纸和电视之处在于它以电波为载体,仅仅依靠声音进行传播,既不像报纸那样主要依靠文字还辅以图片,又不像电视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而且主要是依靠图像。广播只依靠声音诉诸听觉,供受众收听。而声音有它的弱势,即稍纵即逝,不留痕迹,不便查找,尤其是比较深奥的问题,听完想要回味理解十分困难;而且听觉比视觉的信息存留率低,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广播媒介的特性不太适合做史态类新闻的载体,但广播人仍在史态类新闻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如纪念报道、解密新闻就常出现于广播中。下面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在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的宣传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的10集广播政论片《奇迹》为例来看其特点。
(一)多重声音打造纵深感
广播的生命就是声音,虽然电视也有声音,但是由于电视图像的冲击,声音的作用降低,没有声音,人们看图像,看字幕一样能明白电视讲的是什么。但是广播没有声音就无法存在,因此广播人把声音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史态类新闻着重报道过去的事实,因其时效性的缺乏就更重视音响的表现,通过音响给听觉的“传真性”,引发受众的联想和想象力。而新闻事件丰富多彩的原生态声音,为广播史态类新闻采集音响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声音源。从理论上说,只要发生在新闻现场,一切声音都可以成为广播报道的素材。从实践来看,史态类新闻因为是早已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场”资料较为缺乏,则更讲究多形式音响的结合,一篇报道中尽可能调动所有的音响元素,既有记者采访口述者时的现场音响,也有历史音响,如1949 年10 月1日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其雄厚的声音及现场人们雷动的欢呼声在每一个国庆纪念日的相关报道中总会在广播中响起,给受众特殊的听觉冲击;还有记者的口播及主持人的播音,几者组合成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曲。而且因为广播的弱点就是专注性不够,没有谁会像听课一样听广播,所以史态类新闻的音响展示更为动人,给人以联想的空间。这种联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情感上联想,因为声音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受众会根据音响效果来引发感知,产生现场感,从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个方面是认知上的联想,受众根
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丰富报道的内容,音响的作用就是引发受众的这种联想。而且广播的这种联想是交互性的,音响能弥补报道中产生的空白。在《奇迹》中我们发现:一是历史音响的大量运用。《奇迹》历史音响的运用既有大事件的音响,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现场音响、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现场音响,又有领袖的原声如邓小平同志的多次讲话等,这些历史声音虽然年代久远,但却能自然地把受众带回当年。二是重大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回忆声,比如胡福明回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诞生的过程、龙永图忆起加入世贸组织前15 个春秋的崎岖坎坷,谷牧记忆中首次带队出访欧洲的感受……作为改革开放40 年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数十位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在《奇迹》中出场,声情并茂地讲述和再现了彼时的矛盾与抉择,不仅对听众有说服力和感召力,更让政论片沉淀了历史的记忆,勾连了过去和现在。三是典型音响的铺垫。典型音响的使用比单纯的解说词或者同期声更有感染力。例如,科学技术篇《兴国之要》中使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通话、复兴号列车开通、大飞机首飞等典型音响,这些标志性音响不仅可以为重大新闻事件“代言”,它们的叠加使用,更易产生大气磅礴之感。
(二)语言运用口语化
有人做过调查,认为视觉信息进入人眼,短时可记住70%左右,而听觉信息进入人耳,短时只能记住30%。读报可以边读边思索,不能理解之处还可反复琢磨,但广播却如流水潺潺向前不容回头。因而那种半文半白、附加语和形容词过多的长句、倒装句等都不适合听的要求。长句结构复杂、节奏缓慢,一句话可以表达丰富复杂的内容;短句结构简单,节奏短促,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书面语一般严谨、完整,多用长句,把相互关联的意思组成较为复杂的语句,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多,信息量大。口语句子较为松散,多用短句,基本成分之间联系紧密,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少,简短灵活。对于广播来说,长句花很多时间才说完一个意思,不适合听;短句在短时间内就能说完一个意思,一听就能抓住句意,很适合听。而且广播史态类新闻多为谈话体,也必须符合口语习惯,所以史态类新闻大量使用短句,即使是较为复杂的意思,也往往采用短句加短句的形式。广播史态类新闻用词也多为口语词。口语词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使用、听到的词语,使用频率高,一听就懂,最符合听的习惯。比如《奇迹》的整个解说词不论是阐释政治观点,还是叙述历史经过,都尽可能用简洁凝练的短句,用形象化的语言,用比喻、排比等多种手法,让厚重的历史更贴近当下,让高瞻远瞩的策略更亲民。如经济建设篇《动力之源》的开篇写道:(www.daowen.com)
1979 年春天,郭培基在北京的一家内燃机厂烧饭,日子过得愁云惨淡,工资低不说,孩子的工作也没着落,此时的中国经济已经陷入空间的泥潭,全社会物资紧缺,农民温饱尚不能解决,企业活力荡然无存,知青返城后,全国待业人员有两千多万,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在激烈的新闻节目竞争中,要吸引受众,就是要使用人们生活中的语言。老舍先生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了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29]新闻语言越接近人们的生活,人们就越能接受,这已经是新闻学界的共识。广播史态类新闻用轻松、亲切的口语化方式表达出来,能让受众感到如同参加旅游团听导游讲述当地风土人情一般亲切自然,从而提高广播的收听率。
(三)线索单一,顺乎思路
这里所提的线索,就是事物发展的总体脉络和报道探求的基本问题。线索一多,听之必乱。这与报纸史态类新闻完全不同,为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报纸常双线并进,多镜头闪回。而广播史态类新闻则不行,必须去掉枝蔓,只留主干,始终沿着一条线索顺下去,才不会搅乱受众的思路。同样报刊、电视上所使用的蒙太奇手法一般也不适于广播史态类新闻。而且除导语、开头可采用倒叙外,一般情况下,史态类新闻在广播中都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合乎习惯思维方式进行报道。以民生幸福篇《以民为本》为例,全文在时间纵轴的基础上,以1978 年、1988 年、1998 年、2008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节奏点,分别讲述收入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扶贫等几个有关民生的话题。每个时期都有重点解决的突出社会问题,按照单一线索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