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边缘性文本在新闻叙事和文化记忆中的作用

边缘性文本在新闻叙事和文化记忆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背景新闻就是以新闻背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但它不是背景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对背景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出观点,是系统的、全面的新闻背景。那么,《新闻背景》版的报道从其报道内容及发生时间来看又该属于谁呢?表2-6《新闻背景》新闻列表续表续表(三)背景新闻的种类新闻背景资料有纵向性和横向性的特点,相对于当前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动态性,无论是环境材料还是历史材料,都具有历史性。

边缘性文本在新闻叙事和文化记忆中的作用

新闻不断变成旧闻的客观现象,在新闻采编学上另有意义,即旧闻进入资料库,成为背景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被新的新闻作品采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旧闻是新闻的组成,旧闻在新闻中再生。新闻因背景而出新,背景因新闻而刷新。新闻不断变成旧闻是必然,旧闻变成背景资源是或然,采编人的背景资源拥有和背景使用技巧成为决定新闻作品质量的因素之一是当然。

(一)定义及特点

背景原指绘画等艺术作品中衬托主体的背后景物,借用到新闻写作上来,指的是衬托新闻主体的材料。背景新闻就是以新闻背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但它不是背景材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对背景材料进行整理加工,提炼出观点,是系统的、全面的新闻背景。它以原发新闻为基点在广度上发散开来,在时间上回溯从前,寻找新闻的第二落点,对新闻要素中“为什么”展开,是对形成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历史环境中各种矛盾之间内在的辩证关系的剖析与解释,不仅“让读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它具有以下特点[21]:①新闻性。这是背景新闻区分其他知识介绍的最主要特点,背景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旧的背景资料的组合,但因其辅助新闻,随新闻事件的发生而不再是单纯的资料,而是新闻引发的新闻,从而凸显出自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具有自己的新闻性,因此背景新闻必须在原发新闻刚刚发生不久组织刊发,过早或过晚就不再成其为新闻。②相对独立性。背景新闻有别于新闻中的背景部分,新闻背景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背景新闻则以相对独立的形式独立成篇,它在内容上与原发新闻相对脱节,所反映的内容要比新闻中的背景部分要广要深,在背景新闻中不仅要交代事件的背景、相关情况、影响,还要将观众想知道、要知道的内容作立体化传播,是实现传播立体化的重要手段。③知识性。背景新闻的核心功能是解释与说明,因此它除了有助于读者了解把握原发新闻,还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如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的同时,配发了一系列背景资料,这些资料有知识性的:美国摩天大楼世界恐怖组织简介;有人物资料:“拉登其人”;有历史资料:“阿富汗战争回顾”;有地理资料:“阿富汗地形概况”;有数据资料:“塔利班武装力量知多少”,等等。这些知识性资料的配发,增添了这一突发事件报道的力度和广度,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报道的深度感显而易见。④补充性。背景新闻虽独立成篇,但它的存在仍由原发新闻报道的基本事实确立,失去了所依附的事实,也就失去了报道的源泉。因此它通过更详细地报道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形成的历史分析,对事件成因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的阐明,形成对新闻主体的一种补充,一种铺垫,以使读者对主体有更深的理解。有了背景新闻的衬托,原发新闻中所蕴含的精彩内容就格外清楚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背景新闻虽不具有原发新闻事实的那种时效性,但原发新闻事实离开它就难以产生应有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背景新闻:史态类新闻与现态类新闻的交叉地带

从背景新闻的概念和特点我们看到背景新闻属于新闻,那么,它是否属于史态类新闻呢?以《环球时报》为例来分析,《环球时报》每期设了3 个版面的《新闻背景》(第二、三、四版),经过通读发现,第四版的新闻背景更属于笔者阐释意义上的背景新闻,因此样本着重选取第四版的新闻背景,时间为2006 年3 月,这期间的样本共有23 期,由于2006 年3 月2 日样本缺失,故笔者获得22 期样本共61 篇文章。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从报道内容发生时间来看,史态类新闻着重于过去事实的报道,而现态类新闻着重于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新闻背景》版的报道从其报道内容及发生时间来看又该属于谁呢?笔者按报道内容及发生时间分类对此做了统计(见表2-6),发现从报道内容的主体来看,以过去事实为主的大概有19 篇,而以刚发生事实为主的占42 篇。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背景》中的报道仍以现态类新闻居多,更多体现为现态类新闻的深度报道,但也不乏借一定新闻由头以报道过去事实为主的史态类新闻,如《金融反恐就像大炮打蚊子》一文,以英国警方刚对外公开的对恐怖分子搜捕行动的细节为新闻由头,详细地、揭露性地报道了近年来恐怖活动资金来源的重大演变及国际态度。《美抓老逃兵吓唬新兵》一文以美国五角大楼展开的一场规模浩大的抓捕老逃兵行动,来介绍美国新老逃兵的情况。

因而可以说背景新闻处于史态类新闻与现态类新闻的交叉地带,也就是说,它既具有史态类新闻的特征,也具有现态类新闻的特点,还具有文献资料的特点。

表2-6 《新闻背景》新闻列表

续表

续表

(三)背景新闻的种类

新闻背景资料有纵向性(发展的来龙去脉)和横向性(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特点,相对于当前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动态性,无论是环境材料还是历史材料,都具有历史性。从背景新闻本身的材料内容来看,我们发现其可以分为四类:历史背景新闻、人物背景新闻、环境背景新闻、事物背景新闻。[22]

(1)历史背景新闻,是以时间为条件的背景新闻。这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历史以及它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事实上,新闻事件与历史事件是难舍难分的,新闻和历史之间的差别仅仅是时间,而时间具有相对性。有很多新闻就是从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如果没有历史背景材料,新闻事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或者新闻也就根本不存在了。因而历史背景新闻就是报道内容以历史资料为主的背景新闻,多用于需回忆事件发展过程、需要做今昔对比的新闻中。有的历史背景新闻与原发新闻乃并行关系,即使缺少一般也不影响原发新闻的完整性;有的则直接解释说明原发新闻,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甚至是原发新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等于是新闻作品内容的一部分)。它可以采取回顾式,如对原发新闻难以细述的有关事实出现、产生的整个过程的情况回顾报道,这是背景新闻较为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如某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某一经验的推广,某一事件的构成。严格地说,回顾式属于资料,只是已融入有血有肉的描述之中。也可以采取溯根式报道,就是把着眼点放在为什么上,去寻找其构成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平面地介绍原发新闻不能细述的事实,如推行某种做法,则要解答为什么要推行,由于属于一种事实性背景,因此,它必须依靠新闻主体而存在。[23]

例2-4:从伦敦纽约,国际都市对暴力说不[24]

中国青年报记者 杨杰

这几天,一位中国内地游客取消了8 月末的赴港计划。一个月以来,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在内的至少11 个国家和地区更新了旅游警示,在爱尔兰外交及贸易部网站上,香港的旅游安全级别显示为“高度警戒”。

香港机场以井然有序、现代化和高效著称,是这个商业中心地位的象征,前几天却因为抗议活动一度陷入瘫痪。香港曾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大城市”之一,随着暴力事件频现,对它的担忧已成为各方“共识”。

近些年,一些国际大都市都曾在骚乱中被暴力刺痛。2011 年伦敦骚乱,年轻人在夜色中焚烧警车、切断交通、劫掠店铺。纽约,美国联邦调查局将“占领华尔街运动定义为恐怖主义行动。而“黄背心运动”中,英国广播公司形容“浪漫之都”巴黎形同“战场”。

“非暴力”的活动,却带来骚乱的恐惧感

8 月7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应询回应香港的事情时,发问:“美国警方是如何处置2011 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如果当前香港极端暴力违法事件发生在美国,美国的警方又会如何处理?”

2011 年7 月中旬,反消费主义的杂志《广告克星》刊登出一张海报,画面上一位女性芭蕾演员站在华尔街标志性雕塑铜牛身上起舞,背景是戴着防毒面具警察和烟雾。海报上方写着醒目的红字:“我们一致的要求是什么?”下方用黑字写着:“占领华尔街,从9 月17 日开始,带着你的帐篷。”

这一天是美国的宪法日,大大小小的帐篷和形形色色的标语成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主要标志,标语从“金融家是骗子”到“99%为1%服务”来控诉社会不公,媒体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是美国社会矛盾积怨的爆发点。

巴黎的“黄背心运动”则以反光背心为标志。2018 年11 月17 日,逾30 万名示威者走上大街小巷,抗议政府提高燃油税,要求经济平等,引发了法国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骚乱。法国规定汽车上必须备有黄背心,它又是许多工人的工作服,黄背心就成了抗议者的纽带。有人甚至把黄背心套到了宠物狗的身上——动物也被迫承担了政治使命。

2011 年发生在另一大城市英国伦敦的骚乱,起因是一名29 岁的黑人男性马克·达根被伦敦警察枪杀。

起初,因对移民问题而不满的人走上街头。

但游行发展到后来,人们的诉求逐渐分裂。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有人支持自由主义但要求节制资本,有的抗议专门针对政府的个别政策,有的宣扬无政府主义;有的是失业无助的基层民众,有的是教授、学者和其他专业人士。

25 岁的罗伯茨来自宾夕法尼亚州,他曾是垃圾清理工,2010 年失业。他加入“占领华尔街”运动后,一直在纽约的祖科蒂公园安营扎寨,有免费食物派发,“我待了12 天,胖了5 磅。”

一些媒体认为,尽管组织者表示活动大多是“非暴力”的,却总给人带来骚乱的恐惧感。美国联邦调查局将“占领华尔街”运动作为恐怖组织行动进行监控和打击。2011 年11 月15 日,警方与部分不愿离开的示威者爆发冲突,约200 人被捕。随着冬季的到来,警察的强制清场冲散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大部分示威者,这场大规模运动也逐步消散。

“它对生命和财产来说是严重的威胁”

凯旋门上,弗朗索瓦·吕德的那块著名的“马赛曲”浮雕,被示威者砸出了巨大的黑洞。紧张氛围从一个街区扩散到另一个街区。

“黄背心运动”开始之后,出于安全考虑,巴黎关闭了它引以为傲的一部分博物馆和公园,公共停车场的自动售票机也被拆了下来。(www.daowen.com)

很多人戴着黑色头套,撬起历史悠久的香榭丽舍大道路面上的石头,投向街边的名牌商铺。包袋品牌Longchamp(龙骧)的店面被烧得一片焦黑,高档餐厅遭到破坏。一家位于一楼的银行被点燃,造成至少11 人受伤。有人将燃烧物抛向警方竖起的路障,高喊“革命了”。

法国零售联合会对路透社说,一个多月里,法国零售商损失了11 亿美元。法国财政部长称,法国餐饮业营业额已下降二至五成。英国保险业协会估计,伦敦骚乱对工商业造成的损失将达到数千万英镑,保险公司们估计将要支付超过2 亿英镑的赔偿金。

英国《太阳报》称伦敦骚乱的一些场面是“可耻的”,并写道:“在伦敦奥运会即将在一年内开幕的时间里,我们的名誉在这个最糟糕的时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是绝对的混乱状态,它对生命和财产来说是严重的威胁。”

至少有11 人在“黄背心运动”中丧生,2200 名示威者受伤,其中24 人失明。受伤警员达1600 人。有人在示威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亡。一位年逾80 岁的老太太被橡皮子弹射中头部,不治身亡。

2018 年11 月,一名50 多岁的女性示威者在靠近意大利的萨瓦省不幸身亡,法国内政部公布了她的死讯:她是在路障附近被一辆汽车撞死的,肇事司机当时载着女儿,正通过一个由40 多名示威者把持的加油站,有人敲打车辆,司机惊慌失措之下加速,导致事故发生。

仅仅隔了一个月,一名司机驾车时撞上了前面一辆因示威者设置路障而慢驶的货车,司机当场死亡。

伦敦那场骚乱中,至少有5 人丧生。一位名叫埃利斯的男子在南伦敦被射杀,警方认为他是死于暴乱者的内斗,至今未找到凶手。

26 岁的埃利斯是4 个孩子的父亲。他被送到医院的第二天就去世了,他的母亲说,“凶手使我儿子的生命无足轻重。”她说当晚起码有3 车人看到了凶手,却没人愿意出来指认,“他们不比杀人犯好到哪里去”。

在伯明翰,有3 名巴基斯坦裔英国男子,在保护邻居、反抗暴力分子时被车撞死。其中一位逝者的父亲听到撞击声,跑了出去,“我永远记得看到儿子的画面,他的额头上粘着一块小小的鹅卵石,鼻子里的血流到了胡须里。我摸他的脉搏,但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位父亲之后呼吁人们冷静下来停止暴力。政治家赞赏他,诗人为他撰写诗篇,威廉王子颁给他英国荣誉奖。但事情过去几年后,他说:“当我的儿子去世时,我对新闻界说,‘一两天之后,全世界都会忘记,没有人再关心’,现在看来就是如此。”

“枪不会杀人,人才会杀人”

2011 年夏天,一位在伦敦工作的中国人错过了一个朋友的电话,对方就连续拨打,直到听到他的声音、确认他安全为止。这在英国并不常见——打电话不如发邮件普遍,连续打电话甚至有些不够礼貌。

那段时间,民众密切关注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互发邮件,通报安危

伦敦骚乱发生后,有人利用twitter(推特)组织抢劫,并通过facebook(脸书)展示战利品,呼吁对警察使用暴力。滋事的青少年不仅乐于将犯罪现场照片放在社交网站上炫耀,还通过手机相互联络,告知潜在的洗劫地点。

没过多久,民意在社交网站上开始反转。有人发起了“暴乱清理”行动,立即得到响应。诸多英国年轻人自愿去清扫街道,还自己社区一片整洁。

伦敦居民拿着扫帚,而不是棍棒,出现在街头。志愿者们将各色扫帚举向天空,以此为“武器”,向暴力宣战。“我们都住在这个社区,我们希望让世界知道,我们爱这里”,请假来参加清扫活动的志愿者说。他们用扫帚清扫骚乱留下的碎玻璃等残渣。

到了后期,英国民众对骚乱普遍感到失望和愤怒。在政府开设的电子请愿网站上,要求严惩骚乱者的联名信,在短时间内就有超过10 万人签名。还有人在脸书上号召大家支援警察维持秩序,一天内就有几十万人声援。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号是,“枪不会杀人,人才会杀人”。

2019 年7 月的最后一天,香港挂出今年的第一个“8 号风球”,热带气旋离境后,码头海风如往常吹拂,茶餐厅依旧忙碌,港交所的钟声照常响起。“听日准时返工(明天准时上班)”是香港人面对台风时的揶揄,也是事实。风暴过后,中环的白领头戴耳机不失礼貌地抢路,一位当地人这样形容,香港像东八区的一盏永远准时的钟,在日光点亮这个区域时正常进行它的新陈代谢。

这条背景新闻报道内容的主体是历史事实的概述,讨论美国、法国和英国在类似游行示威中的反暴力行为。首先,全文除开篇概述了香港游行中的暴力带来的后果(共186 字符)以及结尾表明期望(167 字符),其主干部分(共2400 字符左右)则主要运用历史材料,介绍了美、英、法政府和民众在遇到此类事件时的态度与处理情况,直接用小标题引出观点并佐之以历史事实,如“它对生命和财产来说是严重的威胁”“枪不会杀人,人才会杀人”等等,让受众在横向与纵向比较后能综合相关情况进行处理。其次,这条新闻内容虽然大多为旧的背景资料的组合,但通过历史材料的整合唤醒了人们因时间流逝而意识渐趋模糊的记忆,已不再是单纯的资料,背景在此因新闻事件的发生凸显出自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而具有独特价值的背景就成了新闻引发的新闻。此时,背景就不仅仅是围绕新闻而展开,也变成了受众应知、欲知的事实,从而具有了新鲜性。再次,该新闻的报道有其新闻由头——香港“反送中”运动引发的暴力事件的报道,借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展开。因此,类似这样的历史背景新闻,笔者认为,它属于史态类新闻。

(2)环境背景新闻,指以空间为条件的环境背景。当新闻事实与现实环境因素有直接联系,或受制于现实环境,或影响现实环境的变化时,就需要提供有关现实环境的背景。环境背景新闻交代新闻事实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以及它在现实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环境背景的内涵很丰富,包括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国情环境、民族环境、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如《再上甘巴拉——边海防纪行系列报道之十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1994 年8月4 日播出)的导语是:

“边海防纪行摄制组走出墨脱,经拉萨来到位于世界屋脊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采访。”

环境背景是:

“字幕:甘巴拉海拔5374 米,上山雷达站要转199 道弯。

“从拉萨到甘巴拉有104 公里。在藏语里,甘巴拉是不可逾越的山,著名的羊卓雍湖就在上山乙路的下方。别看这湖清澈无比,却无法饮用,甘巴拉的每一粒米、一滴水都得从山下运上来。然而,米能运,水也能运,空气中的氧分子却无法搬运。

“字幕:甘巴拉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

艰苦的环境,衬托出边防战士崇高的精神。

(3)人物背景新闻。当新闻事实与人物密切相关时,就要提供相关人物材料。对受众有所了解的新闻人物,背景要简明扼要地点明人物的特色;对受众不熟悉的人物,要介绍人物的概况。有关人物的出身经历、身份特点、社会关系的背景材料,对说明新闻事实很有作用。阿拉法特去世的新闻震惊世界,全世界人民对此事都比较关注,《人民日报》在对该新闻的处理上增加了一条背景新闻《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通过对阿拉法特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梳理来进一步树立其在中国受众心中的形象。

例2-5:中国人民的好朋友[25]

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人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国人民对巴勒斯坦人民一直怀有深厚诚挚的情谊,一贯坚决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恢复自己合法的民族权利所作的努力和斗争。1965 年5 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 年11 月20 日,中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建交。同年12 月,巴解驻京办事处改为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馆。从1964 年阿拉法特对中国进行首次访问之后至2001 年8 月的几十年间,阿拉法特曾经14 次来华访问。几十年来,中巴领导人间的互访从未间断。1989 年10 月5 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阿拉法特总统时说:“我们是几十年如一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典范。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2000 年4 月15 日至16 日,应阿拉法特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巴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巴勒斯坦。江主席与阿拉法特总统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1998 年7 月,阿拉法特在访华前夕就巴中关系题词说:“巴勒斯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伟大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对巴勒斯坦斗争事业所持的正义立场,我们为巴中与日同辉的深厚友谊感到自豪。”

(4)事物背景新闻。当新闻事实与某些事物密切相关时,就要提供相关的事物背景。把新闻事实放在大背景下去考察,可以使受众看得更清晰。如大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一小时》在选播新华社消息《“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第一次飞行实验获得成功》后面,配发了背景新闻《载人航天》,详细介绍了载人航天技术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概况、载人航天飞船的结构、用途以及人类太空探险情况。受众从中可了解到:中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消息中报道的是飞行实验的时间、地点、过程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贺信,仅凭此受众很难体会到实验成功的意义。通过背景新闻的介绍,受众领悟到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行列。

环境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与原发新闻关系紧密,大多必须依托其原发新闻而出现,因而更多地体现为现态类新闻的深度报道,笔者认为应归属于现态类新闻。

由于背景新闻处于史态类新闻与现态类新闻的交叉地带,不完全具备史态类新闻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它应归属于史态类新闻的边缘性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