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记忆与新闻叙事:修订版研究成果

文化记忆与新闻叙事:修订版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系列纪念活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我们以《解放军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80 周年的相关报道为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时,《解放军报》推出了“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15]。

文化记忆与新闻叙事:修订版研究成果

近年来,各媒体依托纪念日、纪念周年,用新闻的方式介入历史,披露被宏大叙事所淹没的真实细节,还原历史事件中个体的经历,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舆论焦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样的一种报道形式就是我们要提到的第二个核心文本:纪念性新闻。

(一)纪念性新闻的含义及生发的缘由

纪念的本义是指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而纪念性新闻就是指以纪念某一特殊日子为新闻由头,对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进行追溯式、史料式报道的新闻。它实际上是对过去曾报道过的重要事件的“旧事重提”,以“现在”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当时的报道,既带有纪念性,同时又会披露一些新的事件材料。

纪念日是指为纪念某人、某事或某物在每年特定的时间举行仪式或庆典的日子,是一种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日或娱乐活动日。最初的纪念日被用于庆祝、纪念、重演、预演某些大事件,有农业生产的、狩猎的、宗教的、社会文化的。纵观中外纪念日的形成过程,往往因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或因重要人物身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或为了纪念,或为了反思,或为了庆祝而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赋予人类个体,以及这一个体所属的政治、宗教或是社会经济的集团以凝聚力与存在意义。因为这种纪念能使人类抚平心灵的创伤和混乱,平稳而充满信心地掌控自己的命运,一次次地强化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理想,激励人类奋进;它弘扬人类社会中的正义、英勇、博爱等优秀品质。这实际上就是纪念日最本质的内在——精神补偿。因为这种精神补偿作用,人类需要它,由此而代代相传,代代弘扬,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俗。王献忠在其名著《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认为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习俗具有约束、实用、教育和娱乐等诸多功能。[13]抗日战争对中国影响深远,而与之相关的各种节点自然就成了我们实施教育的契机,如抗日战争爆发日、西安事变日、抗战胜利日等,每逢节点,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会进行如火如荼的纪念活动。如2015 年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的纪念活动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并创下了若干个第一次:第一次由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为抗日战争宣传工作研究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确定研究重点和主攻方向”;第一次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唯一指定标识;第一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约21 万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纪念章;第一次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名义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第一次邀请多国政要参加抗战胜利纪念仪式;第一次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全国放假一天……这一系列纪念活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史学界的这句俗话,既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今天常常纪念历史的原因,更可以用以指导我们的纪念性报道——毕竟所有的历史,都是从时代需要出发、从当代人的角度来书写和解读的。纪念报道的价值就在于追溯历史、观照现实和启迪未来。埃迪曾认为有关过去的新闻故事常以纪念报道、历史类比、历史语境三种面目呈现,但历史语境和历史类比都无助于公众对历史事件之意义的全面理解,因为历史语境将历史呈现为事实证据型,是“解释”,后者尽管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联系,但它倾向于将过去“简单化”或“戏剧化”。相比之下,系统和深入的纪念报道,则“提供了话语空间,令过去之变动不居的意义在其中展开直接的协商”,也为大众提供了重新审视过去的机会。以纪念长征的报道为例[14],关于长征,媒体通常通过当下的人事切入历史,将追述和怀想作为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数的人物访谈、纪念性报道、文学与历史读本一起,完成了国人对于长征的想象——有关艰苦、执着、牺牲与胜利。2005 年新华社分社与《北京青年报》联合推出了大型报道《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浩浩荡荡70 天的连续整版报道,捧出了老红军的个体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内凝着他们对于长征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感情。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的并不都是骄傲与胜利,同时也能看到困境中的失落,看到失去战友的悲伤,甚至看到无望时的痛苦,这些增加了我们对于红军英雄的无比敬意。这些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长征精神的再次确认,还有视觉与心灵的全面冲击。

(二)纪念性新闻属于史态类新闻

为什么说纪念性新闻也是一种典型的史态类新闻呢?我们以《解放军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80 周年的相关报道为例: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时,《解放军报》推出了“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15]。从2006 年8 月1 日到10 月23 日,中间除去国庆节放假,特刊每周推出一期。第一版为长征大视野,有颂扬红军长征精神的“追寻峥嵘岁月”,有描写红军传人的“红军团队风采”,有展示红军远征历程的“长征看台”,有谈笑低吟的言论“长征随想”;第二版为长征的历史史话,有专家深度点评长征的《解读长征》,有展现长征中著名战役和红军英雄风采的《经典战例》《英雄传奇》,有个人回忆长征的《红军将士口述长征》,有鲜为人知的史海钩沉《长征秘闻》,有《图说长征》小栏目;第三版为长征的文化话题,先后推出了《长征,震撼心灵的历史细节》《红军,留在藏胞心中的圣灵》《经典重读:名家笔下的长征》等13 个与文化有关的专题;第四版为长征广角版,有讲述当代人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的《我和长征有个约定》,有历史场景和追忆思考融为一体的《万水千山的诉说》《红色旧址》,有记录健在老红军生活状况的《寻访老红军》,最后一期特刊在中央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大会召开后的次日刊出,除前4 个版外,又增加4 个版,将70 个老红军口述长征还没发完的22 篇,分为路线篇、信仰篇、浴血篇和团结篇。

在80 周年之际,《解放军报》又推出包括12 期每周三的4 个版特刊和最后一期16 个版的大特刊,共64 个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报道阵势(见图2-1)。如2016 年8 月3 日的4 个版报道内容各有侧重,5 版主打名家专稿,包括《仰望不朽的精神丰碑》《那年那月,那群远征的人》《足迹与力量的延伸》,6 版至8 版分别是“长征·记忆”,包括《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难忘瑞金,那片照亮我信仰的土地》《长征史上的今天》《瑞金》;“长征·传承”,包括《不忘初心,忠诚永在》《铁心跟党铸荣光》《红星照我去战斗》《连史星空》;“长征·映像”,包括《不忘初心继续长征》《红军第一份长征行动计划》《铭记大渡河的炮声》《红军将士忆长征》。最后一期21 日的特刊也是如此,从第5 版到第20 版,除去封面和封底,每个版面都是一个篇章,而连续的几个篇章又形成一个共同的主题,总共可以分成四大版块。第6 版、第7 版、第8 版为第一部分:不忘初心,我们的红色基因;第9 版、第10 版、第11 版、第12版为第二部分:浴血奋战,我们的英雄壮歌;第13 版、第14 版、第15 版、第16 版为第三部分:永不磨灭,我们的文化血脉;第17 版、第18 版、第19版为第四部分:接力长征,我们的使命担当。

从这些文本中我们看到:

第一,多为系列报道。纪念性报道大多体现为系列报道,尤其是重大纪念日报道。

图2-1 《解放军报》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特刊(20160803)

第二,以过去事实为主要传播内容。这些系列报道文本既有报道现在的事实,如人们的纪念活动的报道,也有过去的事实的报道。从前面所有的文本我们看到该纪念活动的所有新闻(主要为现态类新闻与史态类新闻)报道中,过去相关事实的报道占据主要位置,《解放军报》中以过去的事实报道为主体的新闻数量为80%以上,因此,笔者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纪念性新闻是以报道过去事实为主的新闻。

第三,常用特写与通讯。上面文本体现出:现在事实的动态报道一般都较简短,属于动态的消息,而对过去的事实的报道有特写、有通讯,篇幅较长。消息速度“快”却缺乏深度,不能有效地体现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展现事件的全貌给受众一个全面的理解,而特写和通讯可以更好地体现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说明在这些纪念性报道中对过去事实的报道不仅是在数量上占优势,也在质量上取胜。

第四,具有新鲜性。这些文本所披露的历史事实虽说较为有名,但在已经定型的历史轨迹、结论和众人皆知的事件中,仍有大量的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仍有大量有待发现、未曾披露的真实,如从经历长征且目前还健在的红军口中讲出的历史就是大家闻所未闻的,更何况还涉及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的首次披露;还有的虽为大家所知,可因时代久远,已逐渐被人淡忘,重新提及并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赋予一定的意义,也使这些熟知事实产生出新的意义,如有的事实作为四五十岁的人是知道的,但对于一二十岁的人却很遥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其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解放军报》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印象”版中,与解放军档案馆合作,每期提供几份此前未知的珍贵图片资料,让静态的资料通过记者的采访,引领读者追随记者的身影,重走长征路,寻找长征记忆。

第五,有新闻由头。除历史事实本身的新鲜性,这些文本还有一个较为突显的新闻由头,即当下的纪念日及人们的纪念活动。历史事实的新闻性借纪念日而复活。

以上文本涉及的是史态类新闻在纪念日的系列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从这些文本中我们发现纪念性新闻属于史态类新闻,同样从单一文本来看也是如此,例如:

例2-3:唐山大地震:不肯泯灭的记忆[16]

杨 静

编者按: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 周年。30 年前,一场举世震撼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24 万个生命沦为亡魂。30 年后,新城崛起,废墟不再,除去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少部分人,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有关这场灾难,究竟留给今天的人们多少清晰的图像、难忘的瞬间和震撼人心的细节?历史不该仅由宏大叙述和终结话语构成,更多活着的历史,其实就珍藏在你我身边小人物的记忆深处。正值唐山大地震30 周年,我们刊登一位亲历者的回忆:为抚慰这场灾难中的亡魂和受伤痛的心灵。

1976 年,我所在的部队医院,为保障铁道兵某部修筑北京至赤峰铁路医疗卫生工作,从外地调往北京沙河。当时,我是一名护士。

7 月27 日那天,天气异常闷热,我和同屋的刘小红、江平热得睡不着,就拿着小马扎,坐在院里聊天。直到后半夜才回屋躺下。

7 月28 日凌晨近4 时,睡梦中的我,觉得床在使劲晃动。被惊醒后,我立刻意识到是地震,抱着衣服就冲出了门外。也许是起得太猛,或是大地抖得厉害,我觉得天旋地转,晕得只有紧贴着墙才穿上衣服。当时我以为北京地震了,后来听广播说,震中在河北唐山。

7 月29 日,上级通知我们组建医疗救护队。医疗救护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共有15 人,我是其中的6 名女兵之一。我们准备好药品帐篷、粮食,随时听候命令准备出发。

那天,司务长提出买点儿菜带上,但教导员说:“天热,菜就不要带了。到了唐山再买吧。”

曾参加过1966 年河北邢台地震医疗队的一位老兵对我们几个女兵说:“你们去了没什么事干,等着全国人民慰问吧。”

被卷儿里包着的是什么

7 月30 日早8 点,我们乘一辆解放卡车向唐山驶去。一路上,有的聊着天,有的哼着曲。虽然我们心里明白这是执行任务,但从上到下都不够重视。尤其是我,既没带水壶,脚上也只穿了双布鞋。我想,反正唐山离北京也不远,乘车几个小时就到。

汽车进入丰润县地界。我们看到公路两旁倒塌的房屋越来越多,公路上驮着各色家用对象的骑车人也越来越多。一个骑车人的后座上,横着放着一长条木板,木板上有个用棉被卷成长条的对象,被麻绳捆扎得严严实实的。越往唐山走,驮着木板上捆扎被卷儿的骑车人就越多。

被卷儿里包着是什么?一路上我们胡乱猜着。突然,有人大声说道:“这形状,像是人……”

就此,车厢里的歌声停止了。

当汽车路过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时,我们看见公路边的大坑里,堆着上百具尸体。男女老少都有。他们身上没有伤痕,好像还在熟睡,只是他们全身都呈现出灰土色。

汽车驶离这个小村子好远了,才有人轻声说:“他们是被倒塌的土房活活闷死的。”

……

10 里地汽车开了10 小时(www.daowen.com)

也许是7 月30 日那天天气十分炎热,也许是我们对眼前的惨景始料未及,大家都沉默不语,手中的烙饼难以下咽。而滴水未沾的我更是咽不下去,我没带水壶,那种情况下,怎好喝别人的水?

下午2 时,我们到达唐山市郊。我们要去设在唐山机场的“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报到,领任务和药品等。

……

就说你们58 岁

还有两个伤员,我已记不清她们的名字,好像都有个“英”字,但我永远记住了她们的年龄:一个61 岁,一个63 岁。

61 岁的“英”,整个前额从头顶被劈开,翻开前额,白生生的头盖骨全能看见,而前额里的肉的表层颜色已经绿了,阵阵腐臭扑鼻而来。她的伤口感染非常严重,我们只能用盐水和酒精给她清洗伤口,每天两次,却没有明显好转。医生说,必须把她的腐肉全部去掉才能好转,但我们的医疗条件有限,他不敢冒这个险。

……

明天,说不定我们就在海底了

送走最后一批伤员的第二天,我们医疗队也要返回唐山市。因夜里我突然发低烧,回唐山的路上,副教导员让我坐在驾驶楼里。

一路上,不时看到两三个人被五花大绑在路边的树干上,旁边有荷枪的民兵看守。司机告诉我,他们因抢劫商店和路人而被示众。……

洪水和地震哪个更惨?

住了两天院,我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下肢开始轻度浮肿,脸也开始肿胀,眼睛只剩两条细缝,看什么都是模糊的,只能凭说话声分辨人。8 月17 日,医疗队领导决定让我乘坐专送伤员的卫生列车回京治疗,继而又听说搭回京的解放车,并决定让刘群送我回京。我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带好药,坚持一人搭车回去。

还是这条京唐公路,但我已看不清窗外的景物了。

……

据不完全统计:在唐山大地震中,共有24 万人遇难。其中,仅唐山市区,就有7000 多个家庭成员全部遇难,7000 多个丈夫失去了妻子,8000多个妻子失去了丈夫。死难者中有许多变成了我曾见到过的“被卷儿”。

就在本文将要写完之际,2006 年5 月27 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的日惹地区发生了里氏5.9 级地震,有5000 多人转瞬间成了亡魂。看着电视里播出的地震惨况,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为了印度尼西亚,但又何尝不是为了唐山?

我承认,30 年了,我的记忆不时会被牵回震后18 天的日子,任何一点与这个城市沾边的人和事,都会勾起那段不肯泯灭的“灾难记忆”。每年的“7·28”,我都会格外关注媒体的相关报道,但不是报道《抗震纪念碑——出奇地安静》,便是媒体本身“出奇地安静”。年复一年,愈发“出奇地安静”。

我不得不承认,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唐山大地震已成为一段冰冷的历史。

这篇纪念性新闻除编者按的前言外,全文都为一个亲历者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纪念性新闻的报道主体是过去的事实,因而属于史态类新闻报道。而且在后文介绍纪念性新闻的分类时所举案例也会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其现态新闻的特征只是附属于史态新闻特征而为其服务的。纪念性新闻除了拥有史态类新闻特征,还呈现出一些自己的特点。

(三)纪念性新闻的特点

(1)等时距性。纪念性题材的报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报道,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等时距的进行,即每隔一年或一段时间进行。虽然灾荒、战争、疾病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和不幸,但追求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却是人类精神中永不会放弃的,人类要通过一种形式来表达它、强化它,以激励自己的精神追求。而特殊的时辰,使人们相信纪念日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性,它能使人们获得对美好未来追求的勇气,成为一种人生的推动力量。无论是谁,都可以在纪念日中获得自己表达理想和愿望的机会与方式,可以感受到源于自然的心灵感应与支持,得到心灵的慰藉。正如保罗·康纳顿认为,“有关过去的形象和有关过去的回忆性知识,是在(或多或少是仪式的)操演中传送和保持的”。于是人们总会每隔一年或一段时间举行相关的纪念活动,以强化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激励人们奋进。而媒体也会因相关活动的等时距而等时距地进行报道。因而说纪念性新闻具有较强的等时距性。比如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纪念报道,笔者以抗日战争为关键词,统计《人民日报》1949 年10 月1 日至2015 年12 月31 日标题中含有此词的报道共有762篇,主要集中在对抗日战争胜利“逢十”周年活动期间,其他年份则较少。而这些“逢十”周年的相关报道,又主要集中在1985 年、1995 年、2005 年和2015 年,这四年的相关报道分别有76、95、233 和149 篇,占到“逢十”周年相关报道的70%以上。

(2)较强的策划性。纪念性报道具有等时距性的特点,纪念活动等时距发生,媒体就会等时距进行报道,而多次重复性报道似乎很难出彩,于是对于纪念性报道的心态有三种,一种是应付心态,一种是投机心态,还有一种是务实创新心态。在纪念日到来之时,很多媒体会推出专刊或专题,将史料集合起来(见表2-5《人民日报》的纪念专刊)。也有媒体不甘平庸,希望在最不容易出彩的地方与众不同。但这里面也有走偏的,虽然也有创新,但更像是一个借题发挥的投机或噱头。2005 年巴金老人逝世时,某媒体次日就推出了100 个版的纪念号外,声称7 个小时做完100 个高质量的纪念版,不仅创造了报业的奇迹,甚至在整个中国报业史上,都是一个奇迹。但后来却被揭露出来其将以前发表的文章加以篡改,以旧充新、滥竽充数。这是一种典型的带有投机色彩的纪念心态的反映。如果说历史像老酒,时间跨度越久远,品味也就越理性,纪念性报道不单是为了历史的重提,这样只会把历史的味道越冲越淡。纪念历史、发现历史、关照现实,才是纪念性报道的最好心态。纪念,不仅仅是纪念,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旧闻新编,有多少套路可以重来呢?因此务实创新、精心策划才是最好的选择。利用传媒已经发表的东西,重新进行分类、加工、整理、组合、标注、链接,构成新的价值,让读者产生新的阅读快感和思索。如2015 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全国各大媒体对此进行精心策划和实施,从5 月7 日开始,《人民日报》推出《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专栏,由《人民日报》记者组成若干小分队,挖掘新发现的史料,重访重要抗战纪念地,寻访健在的抗战将士及亲属,通过他们的讲述,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抗战故事,以鲜活的方式、全媒体渠道呈现给读者,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新华网推出大型专题《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70 载 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注重历史重现与反思的双重展示。央视网则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影像馆》,利用老照片与经典纪录片再现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吉林电视网开设《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专题,并推出全媒体大型行进式特别报道。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则联合湖南当地媒体发起“抗日英雄、魂归故里——长沙会战浙籍将士遗骨回家”新闻宣传活动,引发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100 多家媒体参与,得到国内外关注。

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时,多家中央媒体推出了纪念特刊、专题报道以及与长征有关的活动,再现历史记忆,展示当今变化。新华社开设《长征胜利80 周年》栏目,以融媒体形式呈现推出。《人民日报》连续刊发评论,论述长征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指出新时期的长征也要沿着确定道路不断前行。10 月21 日,《解放军报》隆重推出16 个版的《征程万里 不忘初心——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特刊》,带领读者通过阅读经典的方式铭记历史,继续前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频道等陆续推出重点栏目——《长征路 新故事》《说不完的长征》《长征故事》《红军走过的地方》《英雄》《布告里的长征》《震撼世界的长征》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连续播出系列报道《不忘初心再长征》,系列新闻广播剧《生死关头》也于9 月中旬与听众见面。从10 月19 日开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续3 天报道遵义新变化。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看出不管是投机还是务实,纪念性新闻都显示出其极强的策划性。

纪念性报道策划的创新,可以是选题方案的匠心独运,可以是报道视角的慧眼独具,也可以是报道形式的推陈出新。策划的重心在于把最能表现纪念主题的内容凸现出来,从而提升纪念性报道的影响力。

表2-5 《人民日报》2001—2016 年纪念特刊

续表

(四)纪念性新闻的类型

从所报道的内容来看,纪念性新闻可分为两种类型:

(1)人物型纪念性新闻。人物型纪念报道指针对重要人物所进行的纪念活动、该人物的历史事迹等的相关报道。对重要人物进行纪念,是因为这些让人崇敬景仰的英雄们在人类追求幸福、追求美的进程中,燃烧了自己的生命,释放了巨大的正义力量,或拯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或体现出一种气壮山河的道德力量,甚或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如大禹、屈原、岳飞、海瑞、郑成功、黄继光、邱少云、任长霞等,英雄的献身,在人们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悲伤。英雄已去,但精神不灭,纪念、追怀、歌颂这些英雄,就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强烈愿望,一系列纪念英雄的节日,正是对人们内心深处这一精神需要的补偿与强化。[17]人们通过这些纪念,使自己的哀思得以寄托,也使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如2011 年,人们以不同方式纪念麦克卢汉百年诞辰:网络上有纪念他百年诞辰的网页;Neopoiesis 和Peter Lang 出版公司分别出版了重新挖掘其思想的《媒介和形式的原因》(Media and Formal Cause)以及《传播理论》(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等新书;全球各地召开了40 余场论坛和讲演等纪念活动。上述种种,不断地将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赛博园区”“数字时代”等新颖语词联结在一起,以此凸显这位“传播奇人”的当代意义。笔者也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在谷歌(google)网上随意输入“纪念诞辰100 周年”进行搜索,就有5 420 000 项符合该要求[18],其中涉及的重要人物中外著名人物均有,但相对而言,近现代人物更多。

人物型纪念新闻的核心就是所报道的人物,当然对人物的报道始终离不开在其身上所发生的相关事件。人物型纪念新闻通过多种体裁报道历史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给世人以启示。如《经济参考报》(以下简称《经参》)在2004 年8 月对于邓小平同志100 周年诞辰的报道,刊登的稿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华社播发的通稿中的重要文章(包括图片),另一部分是《经参》自己组织的稿件。转载新华社通稿的主要文章有《1980—2020:综合国力节节攀升——从奔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有好法子就有好日子”——百姓眼中的邓小平理论》《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回眸慰小平 追忆寄深情——写在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经参》自己组织采写的重点稿件有《开启中国信息革命征程》《引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经济参考报〉在小平同志关怀下成长》《“经济参考论坛”与“三个有利于”》《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经典论段》。从8 月9 日至8 月23 日,《经参》共用12个整版的版面进行报道,刊登稿件27 篇,图片21 张,5 张题词和批示影印件,稿件字数累计8 万多字。[19]通过这些报道受众对邓小平其人其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2)事件型纪念性新闻。所谓事件型纪念新闻是指对历史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纪念而进行的报道。它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报道,如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 周年,纪念长征胜利80 周年,纪念唐山大地震40 周年,纪念“9·11”十周年等等,都是围绕着具体事件进行的。正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 周年的活动中,新华社记者重访长征路的开篇语中所提到的,无论是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民族也好,都是在一个个历史事件中成长的。而一些特殊的历史片断,因其对国家、民族具有特别的意义,而被重点记录,但不管史料是如何丰富,随着当事人的渐渐消失,一代代人之间的代沟不断扩大,历史总是因为时间流逝产生的距离而充满了神秘感。于是有远见的人,因担心历史的启示也会随之消失而不断地纪念它,以启迪后人,从中吸取教训或力量。[20]如在2018 年,为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中央电视台专门策划出一个5 集的特别栏目《追梦时代》,分为激情出发(1978—1987)、市场活力(1988—1997)、走向世界(1998—2007)、复兴征途(2008—2017)和未来之梦(2018—),每一个名称都是针对特定的时间段的不同特点进行的总结,前4 期以十年为单位将改革开放40 年中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地点等元素,以观察的视角与个人记忆讲述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对世界的影响性,以及给国家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带来的启示。而最后一期节目重在展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